李厚
【摘要】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高校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對于促進高校及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文本針對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管理活動的主要程序提出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的方向:提高教學管理決策的科學性、規(guī)范教學管理過程和客觀評估教學管理結果。
【關鍵詞】教學管理 決策 評估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教學管理工作是各項管理工作的中心,在教學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學管理模式是實施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一所大學的教管部門具備怎樣的教學管理理念,尤其是基層管理者具備怎樣的教學管理思維,成為左右一所大學發(fā)展興衰的決定性因素。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戰(zhàn)。
我國的高等教育經(jīng)歷多的改革,在很多方面如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模式、學科建設、專業(yè)布局及細化、國際合作與交流等等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在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通過對我國高等教育問題的梳理,不難看出,高校教學管理問題是教育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教學管理問題在整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中起到?jīng)Q定性作用。而在教學管理體制所面臨的問題中,筆者認為,教學管理行政化色彩濃厚是最主要的表現(xiàn),而這種行政化色彩作為一種管理態(tài)度,其影響涉及到教學管理過程的方方面面。
從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理論模型出發(fā),建立“多層環(huán)狀”教學管理系統(tǒng),完善教學工作的決策、執(zhí)行、監(jiān)控和信息反饋系統(tǒng),構建多層環(huán)狀、環(huán)環(huán)相扣、結構緊密、功能優(yōu)化的教學管理工作“回路”。強化教學管理在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保障和對學生學習等方面的引導功能,強化教學評價在教學管理中的激勵、導向作用。
首先,在一個管理組織中,決策的制定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管理活動的運行及管理效果的評估。在教學管理政策的制定上,要保證管理決策的科學化,努力使決策全面客觀的反映教學管理的相關問題。教學管理政策的制定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教授參與民主決策。有學者指出:教學管理政策的指定要包括決策核心層、咨詢層、信息層幾個方面,其中校長、主管教學工作副校長、教務處處長及各二級學院院長構成教學工作決策中心(核心層),制定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計劃,并進行決策;教學指導委員會等組織構成咨詢層,猶如“外腦”,對教學工作發(fā)揮宏觀指導、決策論證、咨詢作用;教學管理機構的信息反饋網(wǎng)絡是“神經(jīng)中樞”,負責提供決策參考信息。
筆者認為,這種決策制定突出了“領導”這一高層人士在決策制定過程中的決定作用,而忽視教師、學生這兩個教學主體在教學管理中能動作用。將教師和學生至于被管理者地位上,是我國教育教學行政色彩濃厚的重要表現(xiàn),這當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決策制定過程中,為盡量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就要聽取多方意見和需求,結合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和自身條件來制定相關政策。
第二,保證教學管理過程的規(guī)范化和人性化,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一般情況下,規(guī)范化管理更容易被理解成制度化管理或標準化管理。但是制度僅是形式,任何一種形式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貫徹。所以人們所說的制度化管理僅僅是強調要把管理者的穩(wěn)定意志,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僅僅是相對于由情感主導的管理者的隨意性管理行為而言的,強調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而規(guī)范化管理則是與泰羅的科學管理相對立的,強調的是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人的價值,而不是把人當作一個機器上的螺絲釘和齒輪,是在對人的本質特性準確把握的基礎上,通過確立一套價值觀念體系來引導被管理者的意志行為選擇。因此規(guī)范化的教學管理過程可以理解成:在尊重教學管理個體價值的基礎之上,通過合理完善的制度引導而實現(xiàn)管理目標的過程。而管理過程的人性化則更容易理解,就是強調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人的價值,這與充分發(fā)掘受教育個體的個人潛質,達到個體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不謀而合。
第三,要保證對于教學管理結果評估的客觀性和一致性。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需要對結果進行評估與考核,從而明確本次管理過程的實施效果,并對下一階段管理過程的實施提供指導性意見。對于教學管理過程及其取得的結果進行評估,要保持客觀性和一致性的原則,主要是為了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影響。組織的評估標準如何確定,筆者認為應遵循組織決策時的標準,只有保證對結果評估的客觀性和一致性,才能保障組織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的一致性,保證管理過程的嚴謹性,保證管理過程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證對教學管理結果評估的客觀性和一致性,就要求教學組織決策時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如何依據(jù)教育教學目標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決策尤為重要,這對教學管理中的管理階層提出很高的要求。
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明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的素質、規(guī)范管理過程、客觀評估教學管理結果對教學管理改革均起到積極作用。而如何將教育的特殊性與管理的一般性合理結合也是教學管理體制改革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畢靈敏,關于高校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的思考[J],學習月刊,
2008年
[2]路彥冬、王博,國內一流大學教學管理模式及分析[J],科
技信息,2010年第15期,97
[3]茶世俊、廖才英,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究[J],現(xiàn)
代大學教育,2002年第1期,40—44
[4]王慶豐、申愛紅,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J],遼寧教育
行政學院學報,2007.11:149—150
[5]李建,對高校教學管理模式變革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
干部學院學報,2007,20:98—100
[6]吳同善,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J],淮北煤師學院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130—131
[7]陳葉玲、肖昊,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轉型目標、阻力和對
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9期,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