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忠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各學科不斷進行改革,以適應現(xiàn)在的形勢以及學生學習的需求。讀史可以使人明智,歷史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的發(fā)展過程,明晰過去,朝著更好的未來發(fā)展。歷史知識的學習在學生整個知識的架構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針對當前歷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模擬歷史情境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以推動歷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歷史情境;課堂有效性;問題;方法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歷史課堂就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同時也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有效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喜歡歷史課堂,并能夠從中有所收獲是當前歷史教學的重點。
一、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歷史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但是,縱觀當前的歷史課堂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以考試為主要目的
當前教學追求功利性,無論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以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習的唯一標準,能考、會考、考得高是對學生的要求。我國的教育多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在歷史課堂上只是教會學生應付各種各樣考試的方法,照本宣科地對學生講解歷史知識,簡單按照時間順序?qū)⒏鞣N知識進行講解,告訴學生在相關考試中該如何做題。關于歷史知識的講解,教師多以教會學生如何分析為主,缺乏相關歷史思維以及歷史觀念的教育,學生多是機械地學習歷史知識,等考完試,就把相關知識拋之腦后,沒有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
2.學生在課堂上過于被動
歷史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只會機械學習,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再加上,歷史課程一直被定位為副科,不受重視,教師上課的時候只負責把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進行講授,缺乏相應的引導和思維觀念的培養(yǎng)。而且,歷史考試主要是考學生的記憶力,多種因素導致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感興趣的聽聽教師的講解,不感興趣的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語數(shù)外這類主科上。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師生缺乏互動,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失去學習興趣。
二、模擬歷史情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模擬歷史情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手段,不僅可以推動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也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1.變被動為主動
教學相長,即將教和學統(tǒng)一起來,傳統(tǒng)歷史課堂只著重突出教師的教,忽略了學生的學,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采用模擬歷史情境的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一方面,教師在講課時要發(fā)揮自己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歷史知識和語數(shù)外不同,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太大,家長和教師一直將其視為副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太大的動力。教師的講授多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主,把歷史知識的灌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鮮有獨立思考和參與課堂的機會,這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位置,對歷史不感興趣,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因此,采用模擬歷史情境的方式,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讓學生由被動的聽課者變?yōu)檎n堂的參與者,不僅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充分調(diào)動其興趣,進而推動課堂的發(fā)展。
2.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采用模擬歷史情境的方法進行教學,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中扮演相關歷史人物,對人物所在的時代背景及經(jīng)歷進行調(diào)查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學習、掌握、了解歷史知識,從而在模擬情境中更好地扮演相關人物,主動預習相關知識,課堂上也能夠相應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3.采用多種模式進行情景模擬
要想真正推動情景模擬的教學,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模式進行教學。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是有限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不能是機械的,不然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三分鐘熱度”,最終感到疲憊。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模式,在情境模擬的時候,不能僅僅只是學生課前查找相關知識,在課堂上扮演一些歷史事件中的人物,教師還要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通過游戲等形式,引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對歷史戰(zhàn)爭以及歷史事件進行推演,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思維,形成歷史思維。同時,加深學生的記憶,推動教學發(fā)展。
歷史的學習不是機械的,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推動歷史課堂的發(fā)展,就要不斷革新教學觀念,從實際出發(fā),采用新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不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還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黃靜萍.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華章:教學探索,2006(3).
[2]羅中安.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 提高歷史課堂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