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清明螺螄賽只鵝。然而嘗了鮮美“一只鼎”的螺螄,吃貨們心里又不禁細細琢磨起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_用螺螄和鵝相比,是不是鵝的味道更勝一籌呢?嗯,這還是得實踐出真知??!趁清明趕快入手一只鵝,學兩道鵝菜吧!
清明時節(jié)食鵝李
鵝脯胭脂紅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春天正是萬物生機盎然之時,但清明前后天氣濕冷,讓人心情抑郁,食欲不振。不過吃到美味心情就大不同啦!市場上轉一圈,此時確實有一種營養(yǎng)兼美味的食物頓合時令,那就是鵝。古有“春鵝秋雛”一說,指的便是春天宜吃鵝。因為雛鵝到春季正是三四個月齡,肉質鮮美,實屬上佳食材,美食家蔡瀾也說過鵝肉一年中就屬清明和重陽時好吃。
鵝常出現在中國人和歐洲人的餐桌上,歷史悠久。我國古代小說中曾出現過各色鵝菜,歐洲人則有烤全鵝等多種吃法。鵝肉營養(yǎng)價值高,相較于其他肉類,有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的特點。鵝的祖先是大雁,為了耐受長途飛行,肌肉纖維中肌紅蛋白含量很高,因此鵝肉呈深紅色,別有風味?!都t樓夢》中就曾經出現過一碟腌的胭脂鵝脯,其中“胭脂”兩字十分形象。也正因如此,鵝肉中鐵的消化吸收率很高,有助于改善貧血體弱的癥狀。而鵝肉中富含的硒,更具有抗氧化、抗腫瘤的功效。
美食當前,注意飲食陷阱
中國人食不厭精,對于鵝,有各種做法。燒鵝是粵菜中的一味名菜。廣東人喜歡吃鵝,因為“肥鵝”在粵語中有“肥我”發(fā)財的吉祥含義。所謂“燒”的過程,其實就是明爐烤制,將鵝皮烤脆,十分美味,但皮雖然好吃,一定要適量,因為烤制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苯并芘,這種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會致癌。潮州人喜歡鹵鵝,鵝肉鮮嫩,但無論用怎樣的方式鹵制,鈉的含量必然升高,1只鹵鵝需用100克以上的鹽鹵,所以對于高血壓、腎病、肝硬化患者,食用時要慎之又慎。
無論燒鵝還是鹵鵝,味道雖好,皆需淺嘗輒止。而且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店家購買或食用,因為市場上還有些不法商販為了方便,或者增加鵝的風味,用瀝青、松香等處理鵝毛、鵝皮,無形中增加了大量致癌物質。
鵝是發(fā)物嗎?這口鍋鵝可不背
很多人對鵝有忌諱,民間多把鵝定義為“發(fā)物”。最著名的就是朱元璋賜蒸鵝給開國元勛徐達,讓他背癰發(fā)作身亡的故事。不過從現代醫(yī)學來說,背癰就是背部皮膚發(fā)生毛囊深部感染,和鵝并沒有關系。
人們把鵝列為“發(fā)物”多半是以下幾種可能,一是古代鵝不是常用的食物,普通人食用較少,如有人偶爾食用,引起過敏,就會讓人聯想到“發(fā)物”。二是鵝肉纖維較粗,蛋白質含量高,如果進食鵝肉過快過量就可能弄傷口腔內壁導致潰瘍,或者產生蛋白質熱效應,導致口干舌燥。由此看來,吃鵝要適量,每頓100克即可,并且一定要細嚼慢咽。
美味的鵝肝別成為“黑”天鵝事件
鵝除了鵝肉外,鵝掌、鵝肫、鵝蛋均可食用,當然最讓人垂涎欲滴的就是鵝肝,鵝肝一向是奢侈美食的代名詞。古埃及人就已經發(fā)現,野鵝為適應長途飛行在遷徒前會吃大量的食物,并將能量儲存在肝臟里,在這段時間捕獲的野鵝肝味道也最為鮮美,由此開始了進食鵝肝的歷史。其實在法國大餐中,鵝肝的正確名字為肥肝,和我們普通鵝中取出的鵝肝不是一個概念?,F代人為取得此種美味,常會使用非常不人道的方式灌注飼養(yǎng)。這些鵝肝一般重達1斤以上,脂肪含量極高,所以進食每次不宜超過25克,吃的時候切記搭配無花果、蘋果、梨等解膩之物。
鵝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鐵,對生長發(fā)育的孩子有益,但是它同時是高膽固醇、高嘌呤的食物,對那些高尿酸血癥患者、膽囊疾患患者,一定要慎食,如果因此導致痛風急性發(fā)作,或者膽源性胰腺炎急性發(fā)作,那就可能成為人生黑天鵝事件啊!
除本期推薦的香醉鵝肝、冬瓜鵝掌湯、紅燒鵝肉、鵝肉手抓飯和筍燜鵝外,再推薦幾道美味的鵝肉營養(yǎng)菜吧!
鮮菌鵝柳、竹蓀鵝湯鍋:這兩道菜都用菌菇和鵝肉搭配,營養(yǎng)美味更勝一籌,而且將鵝肉切成細條更容易消化,煲湯則更美味鮮香。
鵝蛋燒:鵝蛋現在菜場中也有賣,由于鵝蛋體積大相對蛋黃也大,鵝蛋黃富含卵磷脂,對老人孩子都是很好的補腦佳品。
山藥燉鵝:山藥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和淀粉及多糖,和鵝肉共同燉煮,起到食物互補作用。
香醉鵝肝
材料:鵝肝半斤,腐皮適量,魚膠片適量,蔥姜水5毫升,黃酒2小勺,香醋、白酒適量,蠔油2勺,蒸魚豉油適量,細砂糖適量。
制作方法:
71.鵝肝清洗干凈,沖洗去除血水和筋膜,放入蔥姜水中浸泡2小時。
2.將鵝肝放入鍋水中煮三分鐘,然后撇去浮沫。
3.將鵝肝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成泥,放入模具中壓實,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
4.魚膠片用清水泡軟,倒入黃酒,加入白酒、清水,開小火煮至魚膠完全融化。
5.把黃酒啫喱水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拿出凝固的黃酒啫喱切成小丁備用。
6.蠔油、白砂糖和香醋混合均勻待用。
7.鍋燒熱后,倒入適量的油,燒熱后,放入腐皮炸至金黃撈出待用。
8.炸腐皮放在碟子里,鵝肝脫模放在腐皮上,放上睹喱,澆上蠔油醋汁即可。
營養(yǎng)點評:
鵝肝富含維生素A、鐵、B族維生素,具有明目、改善貧血等作用;豆腐皮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白酒具有一定的暖身功效,適量使用能提升食物的風味,但這道菜膽囊炎、肝硬化、痛風的患者宜慎用。
鵝掌冬瓜湯
材料:鵝掌2只,冬瓜200克,香菇6朵,香油、鹽、陳皮各適量。
制作方法:
1.鵝掌煮熟后,撇去浮油,連同湯水盛到碗中備用。
2.冬瓜切片備用。
3.冬瓜、香菇、鵝掌以及鵝掌湯水一起煮開,冬瓜煮至熟爛,放入鹽。
4.出鍋前放入新鮮的陳皮、食鹽,滴上幾滴香油即可上桌。
營養(yǎng)點評:
鵝掌富含膠原蛋白,含有較低的膽固醇:冬瓜不含脂肪,利水利尿。兩者燉湯鮮美清淡,推薦食用。
紅燒鵝肉
材料:鵝肉半只,花生油100毫升,醬油、蔥、淀粉、紅糖各適量,生姜、蒜少許。
制作萬法:
1.鍋中放入沒過鵝肉的清水,將鵝肉煮熟。
2.煮熟的鵝肉剁成塊狀。
3.用花生油炸—下撈出備用。
4.把適量的清水放入鍋中,加入醬油、紅糖,鹽調成稀糊狀備用。
5.鍋內放少許花生油,油熱后放入蔥、姜、蒜末,烹出香味后加入炸好的鵝肉。
6.翻炒—下后,勾上用紅糖調好的糊。
7.翻炒均勻,讓鵝肉均勻上色,撒上蔥段,即可端上桌。
營養(yǎng)點評:
鵝肉含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脂肪酸構成以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主,鵝肉肌紅蛋白含量高,別有風味。但是由于肌肉纖維較粗,應燒至酥爛,一定要多咀嚼,不要一次性進食過多,防止消化不良。
鵝腿粉條煲
材料:鵝腿1只,干粉條50克,白菜150克,蔥1段,姜2片,料酒15毫升,鹽5克,胡椒粉1克,雞粉1克
制作方法:
1.鵝鵝腿洗凈剁成小塊兒,蔥姜切細絲。
2.干粉條提前用冷水浸泡,白菜切粗絲。
3.鍋中燒適量的水,待水開后,放入鵝腿,焯水去除血沫,撈出并沖洗干凈。
4.另起砂鍋,鍋里放入適量的水,加入焯水后的鵝腿,再加入蔥絲、姜絲和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煮約25分鐘。
5.再加入泡好的粉條和切好的白菜,煮10分鐘。
6.最后調入鹽、雞粉和胡椒粉即可。
TIPS
做這道菜最好是用砂鍋,可以很好地保留食材的香氣,讓菜的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
營養(yǎng)點評:
燉菜正適合乍暖還寒的春季;鵝腿肉脂肪含量低,優(yōu)質蛋白含量高;白菜屬于十字花科食物,具有抗癌作用;粉條含豐富的淀粉,煲湯更添美味。此菜非常適合需優(yōu)質蛋白同時補充能量的腎病患者。
鵝肉手抓飯
材料:鵝1/4只,大米2量杯,生抽5毫升,蠔油5毫升,蔥1段兒,姜2片,料酒10克,鹽2克
制作方法:
1.在鵝肉洗凈切塊兒,蔥切段兒,姜切片。
2,鍋里放入適量的油,待油熱后,放入蔥姜爆香。
3.并加入鵝肉爆炒,加入料酒去腥,再加入生抽、蠔油、鹽調味。
4.電飯煲中放入大米,并淘洗干凈,加入指定刻度的水量。
5,再將鍋中的食材全部倒入電飯煲中,啟動電飯煲的米飯程序即可。
TIPS
這道菜和羊肉手抓飯有異曲同工之處,是一道頗有家常味道的菜肴。其中還可以加入胡蘿卜、洋蔥等等,風味更足。
營養(yǎng)點評
手抓飯配料多樣,谷類提供充足的能量,鵝肉提供優(yōu)質蛋白,胡蘿卜、洋蔥等含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植物化學物,搭配均衡,食材豐富,可降低升糖指數,推薦食用。
筍燜鵝
材料:筍350克,鵝肉400克,蔥1段兒,蒜2頭,姜2片,料酒15克,老抽5克,鹽5克,雞粉1克
制作方法:
1.鵝肉剁成小塊兒,筍切塊兒,蔥、姜、蒜切末。
2.鍋里放入足量的水,待水開后放入鵝肉,煮約1分鐘,撇去血沫,撈出并用廚房紙巾吸干表面水分。
3.另起鍋放入適量的油,待油熱后,加入鵝肉,轉小火,逼出表皮油分。
4.再轉大火,加入蔥姜蒜翻炒出香味,并加入料酒去腥,老抽上色。
5.加入切好的筍塊兒,翻炒均勻,調入鹽。
6.加入水沒過食材,蓋上蓋子,小火燜煮約35分鐘。
7.出鍋前調入雞粉即可。
營養(yǎng)點評:
春筍味道鮮美,含豐富的纖維素,可以改善便秘,和鵝搭配鮮美無比,用燜制方式能使鵝的味道更為濃郁。做春筍前最好能在沸水里先焯一下,減少草酸,有胃病和肝硬化者患者忌食。而且這兩種食物很容易引起過敏,有過敏史的患者小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