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煜+王慶武+王磊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及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工程建設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進而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難度。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術,預應力技術由于其自身特點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質量,還能延長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本文主要從房建工程預應力技術的特性、施工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房屋建筑;預應力技術;技術應用
1 房屋建筑預應力技術的特性
預應力技術主要應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局部,在其施工過程中必須注重與施工建設的關聯(lián)性,增強兩者之間的配合密度。一般情況下,在結構內部一些預應力梁必須設置后澆孔,在房建工程施工時留設后澆孔的設置必須嚴格遵循圖紙進行。為了有效杜絕張拉操作時局部壓力太大,導致張拉端混凝土產生損傷現象,可以采取將加強螺旋筋設置在張拉端的方式進行有效解決。應保證波紋管在固定端柱筋定位過程中能正常通過;應保證錨墊板在張拉端柱筋定位時能順利安裝。在張拉端部,必須將梁面、底筋的彎折方式和錨具位置進行密切聯(lián)系及相互配合,在箍筋尺寸的設計中必須嚴格遵循工程圖紙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為波紋管的正常通過提供可靠保障。在房建工程施工交底過程中,必須錯開普通鋼筋位置和波紋管位置,同時適當調整影響到錨具位置、波紋管位置的梁筋及柱筋,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少各種鋼筋在施工中因交叉沖突而對工程施工造成嚴重影響。
2 建筑工程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
1、施工準備
遵循預應力施工對各種施工材料的質量要求,及依據樁體數量、樁體長度與配合比等條件對施工選用的材料數量及質量進行確定。按照實踐經驗與馬歇爾試驗進行配合比設計,并選取最優(yōu)數據配制等進行施工。根據地質剖面圖、地下水等實際情況,深度、地質土質情況不同,則選取的灌漿參數也不盡相同,只有確保參數選擇的合理性,才能確保灌漿的均勻性與密實度。深層硬土,可通過壓力、流量增加或降低旋轉、提升速度等方式進行施工質量的控制。
2、支撐與模板
支撐與模板應考慮能承受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要求支撐有足夠的承載能力,穩(wěn)定性好。底模起拱按設計要求,一般取梁跨度的1%~1.5% ,支撐的拆除應從跨中向兩邊對稱進行。 預應力筋的張拉須在梁的側模拆除后進行,以免側模阻礙梁中預應力的建立,因此要考慮粱側模在底模不拆除的前提下拆除方便。
3、鋼筋綁扎
原則上非預應力筋制作及綁扎時應避讓波紋管及端部錨墊板的位置。在允許范圍內(不影響結構和設計意圖)非預應力筋作相應節(jié)點調整布置方案。梁中腰筋的拉結筋先不要放入,避免阻礙波紋管的準確走向,待波紋管鋪設完后再放入進行綁扎。在波紋管走向范圍內柱中的箍筋先套入,但不要綁扎,以免妨礙波紋管的穿入及定位。柱中主筋應讓出波紋管穿入的間距( 張拉端處柱的主筋應留出錨墊板間距) ,波紋管處柱主筋向左或向右移位。為保證錨具內陷,張拉端處梁中主筋的錨固彎鉤應在錨墊板后提前彎下(距梁端或柱外側160 mm)。梁非預應力筋綁扎完畢后應立即墊好保護層墊塊,并不要封粱側模,此時可開始預應力筋施工。
4、波紋管鋪放
鋪放前應對波紋管進行檢查,如發(fā)現砂眼或脫扣應用膠帶纏或截斷。梁非預應力筋綁扎成型后從一端或兩端將波紋管穿入梁內,兩根管間加大一號的接頭管,并用膠帶封裹。對于折線形預應力梁,鋪管時,為適應4眼扁錨單根張拉鋼絞線的工藝要求,每根管事先穿入4根通長連續(xù)的8鋼絲,作為穿鋼絞線時的牽引線,以克服折線形預應力粱穿鋼絞線施工中的難題,在固定端設一灌漿(泌水)孔。錨墊板與螺旋筋緊貼,并與非預應力鋼筋固定,將波紋管理順并與支架筋用鐵絲固定。錨具排列除了考慮結構設計中預應力筋的合理布置外。還必須滿足施工中千斤頂的最小工作空間。
5、預應力混凝土澆筑
澆筑混凝土時,應避免振搗棒直接撞擊波紋管和鋼絞線,以免振壞波紋管,造成漏漿,萬一波紋管內漏漿會造成以后對預應力筋張拉及灌漿不利的影響?;炷帘仨氄駬v密實,特別是鋼筋密集區(qū)、張拉端尤應注意?;炷翝矒v結束后應加強養(yǎng)護,保持充分濕潤,防止水份過早蒸發(fā)而表面產生裂縫。在澆筑中除留置竣工資料中需要的標養(yǎng)試塊外,尚要留置施工試塊,并與構件同條件養(yǎng)護,以確定張拉時間之用。
6、預應力筋張拉施工
預應力筋張拉是通過張拉機械將力作用于預應力筋上,然后通過預應力筋最終作用于混凝土上,從而在結構中建立起預應力。因此,預應力筋張拉是整個預應力施工的關鍵,它將最終決定梁中預應力值的大小,施工時務必精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在張拉預應力筋時,必須確?;炷翉姸确显O計規(guī)定,一般控制在設計強度75%。施工預應力大小對構件質量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預應力施工過程中,應遵循施工規(guī)定確保拉張的準確性。通常情況下,預制構件時預應力梁混凝土強度需控制在60%以上,先進行部分預應力筋張拉,對梁體進行一定預壓應力施加,確保其能夠承擔自身重量荷載,根據施工進度進行施工,確保張拉預應力筋施工符合施工規(guī)定,隨后做好養(yǎng)護工作。確?;炷翉姸确鲜┕ひ?guī)定后,需張拉其他受力筋。根據設計規(guī)定,需選取2端張拉方式進行張拉作業(yè)。張拉施工中,2端千斤頂應具有相同的升降速度,避免偏心壓力過大,造成梁體側彎情況較為嚴重。張拉需分批進行時,先張拉的預應力筋需對其張拉后產生的彈性壓縮預應力損失加以考慮,隨后應及時將預應力損失值計算出來,降低預應力損壞。
7、孔道灌漿
灌漿時間張拉完畢后即可灌漿,但不能遲于3周,原因如下:填滿預應力鋼絞線與孔道間的空隙,讓預應力鋼絞線與混凝土牢固地黏結為一整體;保護預應力鋼絞線以免銹蝕,增加結構的耐久性,減輕錨端張拉部位的負荷狀況;預應力鋼絞線與構件混凝土的有效黏結,可以控制超載時裂縫的間距和寬度,提高結構的抗裂性和承載能力。 灌漿工藝水泥漿要嚴格按配合比配料,攪拌時間應保證水泥漿混合均勻,一般需2~3min。灌漿料的溫度宜控制在18~28℃。
8、端部封錨
張拉端多余預應力筋切除張拉、灌漿完成后,用砂輪切割機切掉張拉端多余的預應力筋。截斷鋼絞線前,檢查下列內容:所有鋼絞線都已張拉至設計荷載,記錄張拉變形值;收到允許截斷鋼絞線的書面文件。密封凹槽用3∶1∶1的比例配制干砂漿,標準為手握成團,松開分散。干砂漿攪拌完成后,在外露的錨固裝置和鋼絞線周圍凹槽處,先手工填充干砂漿,填實凹槽后,用木方搗實壓緊密封。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預應力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施工技術也逐漸成熟。但由于房建工程施工難度大、安全性低等因素的存在,致使預應力技術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具有一定局限性,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施工企業(yè)必須熟練掌握預應力技術的施工流程、重視其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并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充分發(fā)揮預應力技術在房建工程施工中的作用,進一步確保工程建筑的質量,實現企業(yè)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郁鵬飛;;基于建筑混凝土預應力施工及質量控制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2年10期
[2]吳周偲;楊偉波;王磊;吉敏君;沈芳;;超長混凝土結構預應力張拉過程應力監(jiān)測[A];第十一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3]張哲;;后張法超長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施工工藝[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年22期
[4]林祥煒;;高層建筑靜壓預應力高強管樁基礎設計與施工[J];福建建筑;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