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新媒體在舞蹈中的運用,是將舞蹈與新興的媒體技術進行相互間的結合。對于傳統(tǒng)的舞蹈表演來說,舞者在舞臺上表演舞蹈,借用服裝、道具、布景、燈光等等的輔助,使表演具有特殊。而現在很多舞蹈的表演借助于新媒體的運用,將新媒體運用在舞蹈之中,使用科技改變舞臺環(huán)境,將舞臺與舞者進行更好的融合,將舞蹈表演從視覺、聽覺上表現出更加獨特的變化,使得觀眾能夠看到不一樣的舞蹈表演,感受不一樣的舞蹈審美體驗。
關鍵詞:新媒體 舞蹈 相互結合
現階段新媒體在舞蹈中的體現主要有以下幾種具體的方式:
1.多媒體舞蹈。多媒體舞蹈是采用多媒體技術,例如計算機、LED顯示屏、全息影像技術等等,用電影的形式來表現舞蹈效果,讓舞蹈表現能夠與實際的內容完美統(tǒng)一,所以我們經??吹降挠蠰ED大屏幕和全息影像的舞蹈表現形式。其中LED大屏幕的舞蹈表現是因為科技的前進而產生的,現在很多舞蹈的表現都運用到了LED大屏幕。例如在表現舞蹈可以運用LED顯示屏幕,來代替以前的舞蹈布景,而且LED大屏幕的運用將原先不變的布景變的豐富多變,而且舞蹈形象直具有3D的效果 。例如在2015年春晚表演的舞蹈《絲綢霓裳》,其中表現不同的地域的舞蹈時,采用的不同國家的標志性建筑,運用LED大屏幕來展示,只有五分鐘的舞蹈向我們展示了埃及、意大利、俄羅斯、印度、緬甸、敦煌留個不同地域的舞蹈,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布景調換的話,就會耽誤很長的時間,而且表現效果不好,但是LED顯示屏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現階段很多舞蹈表現都采用了LED顯示屏。在舞蹈中還有一種是全息影像技術的運用,使用虛擬成像的技術,使得舞蹈表現時能夠在產生立體的空中幻想,使得舞蹈表演者能夠與幻象融合在一起,讓人能夠感受到舞蹈震撼的表演效果。
例如2016年遼寧衛(wèi)視六小齡童表演的舞蹈《金猴鬧春》,其中采用的就是3D全息影像制造出花果山的壯麗景觀,還有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進行金箍棒表演,七仙女表演的舞蹈,三者的交錯,美輪美奐,讓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舞蹈視覺盛宴。在以前的舞蹈表演中,舞蹈編導不可能將這些舞蹈創(chuàng)意放到觀眾面前,但是全息影像的出現卻將想象變?yōu)楝F實,為我們展現出一場奇幻的舞蹈表演。
2.影像舞蹈。影像舞蹈采用的是投影成像的技術,使得舞蹈表現時能夠將舞者與投影相互結合,產生互動的舞蹈表演,讓觀眾觀看到不一樣的舞蹈表演,產生更好的舞蹈共鳴 。例如AMCB舞蹈團的舞蹈作品《像素》其中就是將人體與影像結合,帶給我們新的視覺沖擊,感受到舞蹈不一樣的藝術魅力。在舞蹈《像素》中,舞者的優(yōu)美身軀與影像相結合,通過數字科技與互動創(chuàng)編為一體,舞蹈家和數字藝術家將舞者的身體、舞蹈動作結合舞蹈的現場表演,使得舞蹈表演實現無邊界的可能性。新媒體舞蹈以探討生命在數字化生存中的身體感知、轉化、想象,成為了人與數字科技之間關系最為親密的全新藝術形式。在舞蹈中,舞者如果只是運用肢體動作,并不能夠給將舞蹈作品內在的思想進行傳達,而一些具體的道具使用過多則會限制舞蹈的表演。所以AMCB舞蹈團的舞蹈《像素》則是采用光投影技術在舞臺上模擬出極富層次,又有多種變化的幻象,在舞臺地面上還能夠呈現出3D效果。運用高科技數字化舞臺表演,舞蹈中使用EMOTION個性化工具和QLAB將聲音融入構圖之中,在地面上的投影,加上空中模擬的影像,舞者在光影之間自由穿梭,像素墻模擬出的影像如同真實的存在。靈活的舞姿配合3D光雕科技完美的投影,交相輝映,猶如一首動態(tài)的詩篇,美輪美奐讓人完全癡迷。
裝置舞蹈。裝置舞蹈是在進行舞蹈表演時能夠利用特殊的環(huán)境與表演空間,使得舞蹈表現更加具有真實性。最近幾年最流行的裝置舞蹈就是山水的實景表演,其中經典的代表作就是楊麗萍的《云南印象》,在表演時結合其中的真實的美景,表現時結合高科技的媒體表現,使得舞蹈表演中能夠融合人文地理,還有歷史風情 。其中《云南印象》的舞蹈表演就是結合云南的美景,再加上科技燈光與LED的裝置,使得舞蹈表演頗具云南風范。舞蹈編導楊麗萍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時,通過新媒體技術盡可能的將所有真實的場景進行再現,使得人們能夠置身其中,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與感染力。
雖然國際性的新媒體論壇在開展時往往還是以美術領域和音樂領域為主,涉及到舞蹈的種類較少。但是北京舞蹈學院新媒體舞蹈編導專業(yè)、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等學校的學生們都已經開始在創(chuàng)作新媒體舞蹈作品。在上海音樂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學院舉辦的新藝術季“群英薈藝”——跨界與融合系列高峰論壇上,多媒體藝術作品《境界》由作曲家趙光、舞蹈家黃豆豆、視覺藝術家代曉蓉跨界合作,帶給人們一新的視覺震撼??偠灾?,現在中國新媒體舞蹈的發(fā)展,更加注重培養(yǎng)我們對于新生事物的樂趣,從而增強對于舞蹈和科技交匯的動力。
選材是舞蹈編導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在進行舞蹈選材時,舞蹈編導的創(chuàng)作思維必須要盡可能的進行擴展,使得舞蹈表演能夠以最優(yōu)秀的形式進行展現,凸顯舞蹈的藝術魅力。原先舞蹈編導在進行選材時因為科學技術的限制,超越現實的選材往往較少,而新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得舞蹈編導的選材變得具有多樣化,新媒體的技術與資源的運用可以在進行舞蹈選材時能夠更加貼近現實。由于舞蹈編導的特殊性,可以讓舞蹈編導在進行舞蹈選材時,能夠直接將舞蹈創(chuàng)作變得具有現實性。舞蹈編導的思維不僅僅是依賴于現實而存在的,所以選材時除了建立在現實之上,還需要進行想象,不能夠依賴于文學的思維來進行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編,而需要在具有共性的同時還要充分挖掘自己獨立的個性,使得舞蹈創(chuàng)作時能夠具有創(chuàng)新性。而在進行新媒體舞蹈的選材時,同樣是在現實的基礎上,然后再結合新媒體技術,將現實中的一些畫面,或者想象中的一些畫面,采用科技的手段進行表現,將原先一些無法在劇場中表現出來的舞蹈內容,借用新媒體來表現,給觀眾一種現實空間與新媒體交錯的感覺,能夠更好的帶領觀眾走進舞蹈之中,讓觀眾通過新媒體走進舞蹈之中,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與感染力 。
在新媒體技術的幫助下能夠盡可能的還原當時的情況,或者是將想象進行充分的說明,在思維的驅使之下,使得舞蹈編導能夠創(chuàng)新自己的思維觀念,將舞蹈呈現出更加真實的一面。在觀眾進行欣賞時,能夠充分地融入到舞蹈編導想要表現的場景之中,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與價值。例如齊志峰的舞蹈作品《全息影舞·成長》的選材依據一個人的舞蹈學習經歷,是非常真實的人物成長歷程,編導用摩登舞、現代舞等舞蹈元素講述了國標舞舞者齊志峰從少年、青年到暮年的人生歷程。齊志峰的少年時期的經歷由小舞者趙敞、周佳靜進行扮演,齊志峰則化身啟蒙舞蹈教師。悠揚的小提琴如歌如泣,訴說著舞者的童年都是在練功房度過的。與舞伴的共舞則是采用的柔和并清真意切的華爾茲舞曲。人到中年的舞者,思索著舞蹈的真諦,探索國際標準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淵源,思想如探戈舞班的激蕩?!度⒂拔琛こ砷L》的表演采用了“紗幕投影和地面投影”的3D投影多媒體技術,又被稱為“異形幕成像技術”。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意設計及制作,將藝術創(chuàng)意、高新技術完美結合,讓觀眾感受到強大的視聽沖擊力,使得舞蹈更具有亮點和吸引力。
作為舞蹈編導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獨立個性的見解,對于自己想要創(chuàng)作的舞蹈內容進行選材時,必須要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將舞蹈借用新媒體更好的進行表現。新媒體是舞蹈編導創(chuàng)作更加新穎的橋梁,借用新媒體能夠使得舞蹈表演更加貼近現實。很多舞蹈編導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時,新媒體的運用依然占據的是小部分,沒有形成一個大的概念。但新媒體卻為舞蹈編導們在舞蹈選材時提供了重新認識身體、劇場和舞蹈的機會,給舞蹈編導者帶來深刻的藝術價值與創(chuàng)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