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趙彩巖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01
試管嬰兒是為不孕不育患者解決生育問題的有效治療手段,主要是通過體外將卵子與精子結合成受精卵后再移植入母體讓其正常發(fā)育,從而在患者子宮內形成胎兒并順利孕育。試管嬰兒臨床妊娠的成功率受到較多方面的影響,其中子宮內膜的形態(tài)對于妊娠是否能夠成功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我院就此選取了2014年至2016年2年間9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簡要探討了陰道B超下子宮內膜形態(tài)與試管嬰兒臨床妊娠的關系,現(xiàn)將本次回顧性分析的詳細內容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間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共95例,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已有37歲,最小的患者為21歲,95例患者的平均年齡則為(28.6±3.7)歲。根據(jù)患者是否妊娠成功將妊娠成功的45例患者設為研究組,將另外50例妊娠未成功的患者設為對照組。95例患者不孕的原因有輸卵管性、子宮內膜異位癥、配偶原因以及其他不明因素等,排除有合并疾病不適宜妊娠、患有嚴重軀體疾病、存在精神功能障礙以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BMI等方面的差異對本次研究無影響(P>0.05)。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治療時間均選擇為上次月經(jīng)黃體中后期,對其進行降調節(jié)并達標后進行控制性的促排卵治療,在陰道B超檢測下進行整個治療過程。當經(jīng)陰道B超檢查發(fā)現(xiàn)有2~3個直徑大于17mm的卵泡時即可為患者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的劑量一般為10000個單位,在注射完成后的36h進行取卵并在取卵完成后的2~3d開始胚胎移植。
1.3 評價指標
在HCG注射日與取卵日均對患者進行陰道B超檢查,以子宮長軸切面為主對子宮內膜形態(tài)進行檢測,將子宮內膜的形態(tài)行為A型、B型、C型3種形態(tài):經(jīng)陰道B超檢查顯示內膜基底與子宮肌層的層交界處形成線狀的回聲,屬于中央宮腔線,為典型的三線征即是A型;經(jīng)陰道B超檢查顯示中央宮腔回聲不清而內膜基底與子宮肌層兩者的交界處呈現(xiàn)強回聲并有增厚趨勢,為A型、C型過渡類型即是B型;C型在陰道B超檢查下顯示的則是均一的強回聲,且三線模糊。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選擇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檢驗,采用對比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并以(±s)表示,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45例患者均妊娠成功,50例對照組患者則妊娠失敗。兩組患者在HCG注射日的內膜厚度對比情況為:研究組為(12.14±2.91)mm,對照組為(11.26±3.02)mm,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計算結果顯示t=1.4427,P=0.1525,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取卵日的內膜厚度對比情況為:研究組為(11.43±3.07)mm,對照組為(11.05±2.81)mm,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計算結果顯示t=0.6299,P=0.5303,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5例妊娠成功的患者中,HCG注射日的內膜厚度>12mm的有34例,占比75.6%,而對照組患者則有13例。占比26.0%,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49.2158,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HCG注射日研究組患者的內膜分型情況為A型25例(55.6%)、B型13例(28.9%)、C型7例(15.5%),對照組患者則為A型28例(56.0%)、B型14例(28.0%)、C型8例(16.0%),3種類型患者在其組別中的占比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取卵日研究組患者的內膜分型情況為A型7例(15.6%)、B型23例(51.1%)、C型15例(33.3%),對照組患者則為A型28例(56.0%)、B型14例(28.0%)、C型8例(16.0%),兩組患者的B型內膜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11.1597,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試管嬰兒技術是使精子與卵子在體外完成受精過程并形成受精卵,之后再通過移植手術轉移至母體內進行正常的妊娠,最后經(jīng)過有效的護理使胎兒順利發(fā)育成長并分娩,因此在移植時母體的生理狀態(tài)以及子宮狀態(tài)都會對移植的成功率造成影響。目前已有研究文獻指出,母體的子宮形態(tài)對于試管嬰兒臨床妊娠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影響。
在我院本次的回顧性分析中,共分析了9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最后發(fā)現(xiàn),45例妊娠成功的患者在子宮內膜厚度>12mm時進行HCG注射的有34例,占比為75.6%,而另50例妊娠失敗的患者則只有13例患者在注射HCG時內膜厚度>12mm,占比為26.0%,差異十分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取卵日為B型內膜的患者共有37例,其中妊娠成功的患者有23例,占比62.2%,表明B型內膜為妊娠的一個重要指標。研究組患者的內膜分型情況為A型7例(15.6%)、B型23例(51.1%)、C型15例(33.3%),對照組患者則為A型28例(56.0%)、B型14例(28.0%)、C型8例(16.0%),兩組患者的B型內膜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11.1597,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通過本次研究,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可以指示妊娠成功與否與HCG注射日、取卵日的內膜厚度沒有明顯的關聯(lián),但HCG注射日子宮內膜厚度大于12mm的患者妊娠率明顯較高,妊娠與HCG注射日的內膜類型無關聯(lián)而與取卵日內膜類型相關,且B型內膜類型對于預測臨床妊娠成功與否具有指導意義。因此,在臨床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掌握以上幾點關鍵因素,從而盡量提高臨床妊娠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內膜厚度>12mm時進行HCG注射的妊娠成功率較高,同時,取卵日B型內膜形態(tài)利于胚胎移植并成功著床。
參考文獻:
[1]鈕紅麗.陰道B超下子宮內膜形態(tài)與試管嬰兒臨床妊娠的關系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6,22(14):64-65.
[2]湯惠茹,李蓉,張青萍等.陰道B超下子宮內膜形態(tài)與試管嬰兒成功率的關系[J].放射學實踐,2005,20(3):265-267.
[3]魏振玲.陰道B超在試管嬰兒周期監(jiān)測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04(17):25-27.
[4]朱穎春,孫海翔,王慧焱等.B超下子宮內膜形態(tài)分型對冷凍胚胎移植結局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1,24(9):948-951.
[5]張國玲,王冬玫,李萌等.子宮內膜形態(tài)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結局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22(5):770-772.
[6]蘇蘭,王玨.陰道B超在不孕癥婦女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6):262-263.
[7]What neonatal complications should the pediatrician be aware of in case of maternal gestational diabetes?[J]. Delphine Mitanchez,Catherine Yzydorczyk,Umberto Simeoni.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2015(05)
[8]Passage of nasogastric tube throug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into stomach: A rare event[J]. Ravikiran Shankar Kamble,Rahulkumar Gupta,Abhaya Gupta,Paras Kothari,K Vishesh Dikshit,Krishnakumar Kesan,Kedar Mudkhedkar.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2014(07)
[9]熊露,李豫峰,章漢旺,劉玉芹,賴巧紅,饒群. 凍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宮內膜形態(tài)及厚度變化與妊娠的關系[J]. 中國婦幼保健. 2011(25)
[10]袁華,李慕軍,江莉,馬燕,吳惠梅. 陰道超聲評估不孕婦女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價值研究[J]. 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 2009(02)
[11]湯惠茹,鄧玉清,康漢珍,何芳. 經(jīng)陰道B超對試管嬰兒周期中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5(14)
[12]王煉煉,丘彥,桂文武,李維宏,李恬. 陰道B超在監(jiān)測不孕不育患者子宮內膜中的作用探討[J].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02)
[13] 魏振玲. 陰道B超在試管嬰兒周期監(jiān)測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17)
[14] 陳建玲,吳瑞芳,詹靜. 陰道B超在不孕癥中的應用[J].中原醫(yī)刊. 2003(02)
[15]李道云,盧丹. 利托君致孕婦心力衰竭1例[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17)
[16] 陳玉清,周力陽,唐教清,姚書忠. 助孕失敗患者宮腔內病變分布特點及宮腔鏡檢查價值[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 2013(05)
[17]曠明麗,張駿. 可逆性腦白質病變綜合征1例報告[J]. 貴州醫(yī)藥. 2012(07)
[18]馬寧. 重度宮腔粘連反復應用大劑量雌激素致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1例[J]. 山東醫(yī)藥. 2012(12)
[19]吳俊改. 試管嬰兒術后宮內外同時妊娠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09)
[20] 齊文秀,袁義秋. 臍帶附著異常、雙胎妊娠2例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