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一個小社會,也不是凈土樂園,寶寶們在一起玩耍、交往時總會打打鬧鬧,有時還會被學?!靶“酝酢逼畚?,甚至發(fā)生校園暴力事件。這不能不讓父母們擔憂。因此,我們也要讓寶寶知道,與人交往中應該注意哪些安全。
考考你:
如果寶寶遇到校園小霸王,你會告訴他怎樣做?
建議:可以試試下列方法:第一,盡量不與小霸王們發(fā)生正面沖突,惹不起,咱們先躲開,如果他手中持有工具,更要躲開,要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第二,如果對方要錢物,且他過于強大,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后報告老師,回家也要和爸媽講。第三,同學們上下學時最好結伴一起走。
爸媽咨詢: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最近總是受一個個頭兒大的男生的欺負。今天又被他打了,臉上還掛著花。我們看了很心疼,告訴他他打你,你也打回去??伤煨跃湍懶。桓疫€手。我擔心他老是這樣被人欺負,長大了會不會也逆來順受。
分析:寶寶經(jīng)常受到欺負,要不要教寶寶還手呢?這確實是個很糾結的問題。讓我們來看看專家的建議吧!
1.受欺負不敢還手的寶寶,往往都是不懂自我保護的寶寶,因此,他們常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因為攻擊他們是安全的)。要使寶寶不輕易被人欺負,最重要的是要讓寶寶勇敢、堅強起來。父母要多鼓勵寶寶,當寶寶有了足夠的自信,他們才有能量和膽量作自我保護。
2.要大聲呼喊。當寶寶被欺負時,不能一聲不吭,表現(xiàn)得非常害怕他的樣子,這往往會招來更多的欺負。教他學會用大聲呼喊表示抵抗。一方面,這能引起旁人注意,獲得別人的幫助;另一方面,也是給欺負者一種警告和示威,欺負別人的人畢竟理虧,聽到喊叫,自然會心慌,就不敢為所欲為了。
3.尋求他人支持。如果寶寶受欺負的事情持續(xù)發(fā)生,父母應當請老師幫助解決。或者找對方的爸媽,把事實如實地反映給他們,和他們商量怎么辦。溝通時,態(tài)度要心平氣和,要用商討或詢問的口氣,一味指責或起沖突只會讓事情變糟。
4.爸媽出面找欺負者。如果寶寶還上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這種方法不妨一試。在寶寶不能自己解決好這一問題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出面找這個寶寶談談,試著當他是好寶寶,當他是不懂事的寶寶,多往好處想,告訴他,“你把我家的寶寶打傷了,打痛了,我作為他的父母相當難過,如果你也被其他同學欺負了,我想你也很難受,你父母也很難過。對不對?希望下次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事,好嗎?”態(tài)度要友好、誠懇,讓對方知道,你不是來興師問罪的,而是來溝通和協(xié)商的。還可以邀請他到自家做客,或許,從此兩個寶寶還成為好朋友呢!
方法介紹:
故事討論法,就是講自己編的故事或圖書中的故事,在關鍵之處停下來,提問寶寶,讓寶寶來回答要怎么做,之后再對照故事中是怎樣做的。這種方法能調動寶寶的興趣,因為小寶寶都愛聽故事,而且,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答案和故事中的答案不一樣時,會很驚奇,而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答案比故事中的答案更精彩時,會更開心,很有成就感。
講故事的過程中,媽媽不斷地插入提問,既引導寶寶思考作答,又讓寶寶抱著極大的興趣去聽,再長的故事都聽得進去,不知不覺中,安全教育的目的達到了。我們來看看以下案例:
吃過晚飯,母女倆愜意地躺在床上,開始了她們的故事:
月月下午放學了,剛走出校門,一個50來歲的阿姨手里拿著10元錢迎了過來:“小姑娘,我在地上撿到了100元錢,是不是你丟的?”月月說:“奶奶,我沒丟錢?!眿D人說:“我想把錢交到警察叔叔那兒會更好些??晌沂青l(xiāng)下人,不知道派出所在哪里,你能帶我去嗎?”
(插入媽媽的提問):如果你是月月,會不會帶這個阿姨去派出所呢?
女兒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會帶她去的,把撿到的錢交給警察叔叔是應該的。
媽媽:那我們一起看看月月是怎么做的吧。
月月看天色已晚,就說:“天快黑了,回家晚了我爸媽會著急的,我就告訴您怎樣去派出所的路吧?!?/p>
(插入媽媽的提問):月月做得對嗎?
女兒著急地答:不對!幫人要幫到底。
媽媽:那我們來看看月月是怎么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