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瑪寶
摘要: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分析了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基于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幫助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的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育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人才
小學生的各項思想素質都還不成熟,小學是培養(yǎng)人才的基礎階段。一個高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良好的思想品德。一個人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是從小養(yǎng)成的,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思想品德的教育尤為重要,小學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起重視。
一、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單純由教師傳授課本知識的教學方法越來越陳舊和落后,弊端逐漸凸顯出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只是給學生講解課本知識,而沒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和乏味,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容易禁錮學生的思想,失去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課堂不積極活躍,思想品德教育課多在室內教學,沒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課程枯燥無趣,無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的策略
1.更新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思想品德課的生活情境
教育其實是源于生活的,對于思想品德這門學科來說,更是如此。教師要想切實做好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完成教學目標,就要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注重結合實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場景模式,從而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應用到所學知識,提高個人素質。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化場景中不斷實踐和思考。
我們以三年級上冊中《我的角色與責任》這一個單元為例。教師可以利用關系圖譜,將學生在生活中的角色都畫到關系圖譜中,并將關系圖中的角色以及每個角色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一一講解給學生。
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多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此外還要注意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況,營造健康、活躍的課堂氛圍。
2.合理利用教材,變靜態(tài)教學為生活教學
盡管在教學中要不斷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教學都是不能離開教材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對教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照搬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單純的講解。教師應將教材作為教學的基礎,但同時要聯(lián)系實際,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適當?shù)剡M行變通和一定的創(chuàng)新。
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優(yōu)秀品質,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識是有限的,這部分有限的知識為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絕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識,應當以教材知識為原點,不斷進行豐富和拓展。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生產與生活》這一單元中的“從電視機的變化說起”的教學中,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多數(shù)是網絡電視、壁掛式電視,而對于早期的黑白電視一無所知。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電視的發(fā)展過程,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科技的不斷進步,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講解電視機的發(fā)展過程中穿插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發(fā)展進程。
3.改進教學評價,促進品德課與生活統(tǒng)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都是依據(jù)考試成績以及平時的課堂作業(yè),但這種評價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這種方式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也沒有實現(xiàn)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
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的評價不應當局限于考試結果,而應該注重學生在學習中所付出的努力。教師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學過程中,要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對學生付出關心和愛護,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心理或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時,要及時解決。
現(xiàn)代社會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國家和社會需要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高素質的人才。小學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最基礎階段,要注重對于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改進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不應當局限于課本知識,應當以教材為基礎不斷擴展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將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化來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素質,實現(xiàn)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