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君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宮產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74例,將所有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結果 觀察組產婦在接受護理后SAS、SDS分值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剖宮產實施舒適護理能夠幫助產婦改善身心狀態(tài),強化護理安全性,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剖宮產;舒適護理;分析
近幾年行剖宮產產婦逐年增漲,為產科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給予行剖宮產的產婦最為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保障母嬰平安,縮短恢復時間,是護理人員的首要責任[1]。本文重點分析了剖宮產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74例。將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7人。觀察組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8.5±3.7)歲;對照組產婦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9±3.8)歲。兩組產婦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產婦均在產前入院,對照組產婦在此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產婦則在此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具體如下。
1.2.1術前的舒適護理 入院時由既往為產婦服務過的護理人員負責接待,應面帶微笑和產婦進行有效溝通,問詢產婦需求,將產婦的感受列在考慮的范圍,為其營造舒適、溫馨、安靜的病房環(huán)境,病房中增加綠植擺放,配發(fā)報刊、雜志等,提高產婦生理上的舒適感;從日常的護理細節(jié)抓起,讓產婦感受到護理的舒適性,實施各項操作時,均先加以解釋,告知配合要點,并在實施操作時注意患者的反饋,控制合適的力度且手法盡量輕柔;給予術前心理指導,了解產婦的心理特點,耐心傾聽產婦表達和訴求,給予產婦充分的鼓勵與支持;給予健康教育,讓產婦對所需掌握的訊息、知識有所了解和準備,并根據(jù)產婦的身體狀況以及喜好等給予飲食指導,保證產婦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面對手術。
1.2.2手術過程的舒適護理 術前向產婦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告知手術一定獲得成功;提前將手術室的溫濕度調節(jié)適宜,檢查所需儀器、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備齊手術相關藥品、器械;陪同產婦進入手術室,進行麻醉處理時,給予患者安撫和心理支持,麻醉完成以輕柔的動作協(xié)助其擺放體位,并做好保暖,以緩解患者的不適感;在新生兒出生后第一時間與產婦的皮膚接觸,告知寶寶十分健康,增進產婦幸福感。
1.2.3術后的舒適護理 術后通知產婦手術順利,給予鼓勵和安慰,護送產婦回到病房,協(xié)助患者處于舒適的體位休息,向其家屬簡單敘述手術情況,告知麻醉效果未退時的護理要點,增加對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頻率,及時調整護理重點;幫助產婦對疼痛程度做出準確評估,教會產婦哺乳的正確方法,強調母乳喂養(yǎng)重要性,鼓勵產婦盡早開奶哺乳,分散產婦對疼痛注意力,教會產婦減輕切口疼痛的有效辦法,在不同階段指導產婦適當進行輕緩的活動,幫助產婦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恢復。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產婦接受護理前后分別營養(yǎng)SAS和SDS量表評估其心理狀況,得分高,說明產婦的心理狀況差;術后穩(wěn)定時以問卷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在接受護理前后SAS、SDS分值對比 接受護理前兩組產婦的SAS、SDS分值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產婦的SAS、SDS分值均有所下降;觀察組產婦在接受護理后SAS、SDS分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女性的分娩過程是其人生最為寶貴的經歷,是人生中角色轉換的重要階段,隨著近些年來手術設備、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完善,剖宮產安全性逐漸提升,適用指征范圍越來越廣,產婦在分娩是應用剖宮產手術頻率也相應的越來越高[2]。需要注意的是,多數(shù)產婦妊娠期間情緒波動較大,受到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多數(shù)在圍術期心理狀況不佳,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而且剖宮產做為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的術式,多數(shù)的產婦在術后會感覺明顯疼痛,對術后的恢復構成一定影響[3]。因此,給予行剖宮產產婦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最大程度避免各種不良因素對產婦的影響,是保障實施順利,促進恢復的關鍵。在醫(yī)療系統(tǒng)改革及完善的同時,臨床護理服務的理念和模式同樣需要優(yōu)化,以適宜患者、醫(yī)生多方面需求,舒適護理最先由臺灣學者提出,在于重視護理的細節(jié),需治療環(huán)境、人文關懷、心理及認知等方面工作給予足夠重視,提升患者的舒適感,達到為患者減輕痛苦的目的[4]。
本文研究顯示,給予觀察組產婦舒適護理,與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產婦在接受護理后SAS、SDS分值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說明,剖宮產實施舒適護理能夠幫助產婦改善身心狀態(tài),強化護理安全性,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袁楊,白麗群,何秀菊,等.舒適護理干預在剖宮產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130-131.
[2]張勝男.對剖宮產產婦實施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103-104.
[3]Bloch E M,Crookes R L,Hull J,et al.The impac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on obstetric hemorrhage and blood transfusion in South Africa[J].Transfusion.2015,55(7):1675-84.
[4]Cortes E,Basra R,Kelleher C J.Waterbirth and pelvic floor injury:a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postal survey using ICIQ modular long form questionnaires[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Reproductive Biology,2011,155(1):27-30.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