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濤
聲音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人的聲音是最自然、最樸實、最親切的“樂器”,它方便、經濟、富于表現力,是最容易被人們接受和理解的表現形式。音樂離不開歌唱。歌唱在音樂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歌唱教學成為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承擔著把學生從音樂藝術起點引領到音樂宏偉殿堂的光榮使命。作為一名特殊的教育工作者,孤兒學生在幼年階段多數沒有經過音樂的啟蒙。因此,在音樂表現面前大多數是一張白紙,需要小學階段的老師引領他們認識音樂這門藝術,進而用歌聲表達音樂。在近幾年的實踐過程中,我慢慢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快樂的歌唱會讓學生的歌唱能力有所提高,聲情并茂的演唱更會讓學生享受藝術的熏陶。因此,在學生歌唱活動過程中,如何能讓學生快樂地歌唱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積極性
(一)在聽唱中認識歌曲
聽唱是人們學習歌唱的一種最直接的方法。時至今日,聽唱法也是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教學方法。在聽唱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聽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對歌曲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識譜練習。
(二)在聽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力
幫助學生建立歌曲中詞與曲的聯系,做好抽象感受與形象感受之間的過渡,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
1.課堂上可以利用歌曲簡介和創(chuàng)作背景為先導
把創(chuàng)作背景簡要地介紹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一步一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音樂想象”的空間。如,在教學四年級《愉快的夢》時,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曾經有過哪些快樂的夢。接著引出歌曲簡介,讓學生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體會他們兒童時代無憂無慮、童話般的想象,體會夢中的幸福感,同時回憶自己曾經美好的童年時代進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為歌唱做準備。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歌唱變得更加動聽。
2.根據課本里所選歌曲的歌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歌詞、體會歌詞、吟誦歌詞,在文字的引導下進入想象的空間
如,在人音版四年級上冊教材《采一束鮮花》中,歌詞內容簡潔,形象生動,既抒情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學生在課堂上,初聽時就覺得旋律很優(yōu)美,于是我讓他們大聲朗讀歌詞,他們讀得很有感情。當他們再次演唱時,就唱得非常有激情。尤其在副歌部分“啊,媽媽,媽媽,親愛的媽媽,您辛勞的汗水,您喜悅的淚花……”情緒再次得到升華,歌聲異常動人。
3.借助教學輔助道具,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
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插圖是最直觀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內容通過視覺形象地表現出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如,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這一課,圖中有很多匹駿馬,一個身著蒙古服飾的小朋友騎坐在馬上,揮動著馬鞭在騎馬。全圖形象、簡單地描述了歌詞“騎上了我的小紅馬,揮動鞭兒唱起歌……”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美。
二、能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唱歌
優(yōu)美的聲音總是能讓人感到快樂,而大多數學生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唱歌時發(fā)出的聲音會發(fā)“白”,容易喊著唱。因此,教師需要給予他們一些正確的發(fā)聲引導。首先,讓學生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站立時,身體站直,兩腳略微分開站穩(wěn),頭正、目平視、兩肩稍向后移、胸自然挺起張開、腹部自然收縮。坐著時,應注意把腰背挺直,精神飽滿。然后,學會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當今廣為采用的是胸腹混合式呼吸法。最簡單的方法是讓學生用聞花的感覺呼吸。同時提醒學生頸部要自然放松,不要緊張,也不要抬肩,吸氣要根據需要決定氣量大小,從而控制和運用氣息。教師示范并指導學生練習緩吸緩呼、快吸快呼等。最后,每次歌唱前讓學生練習一些發(fā)聲訓練。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理特點,要選易于發(fā)聲的母音進行訓練。小學年級的學生要用一些有趣的發(fā)聲練習進行訓練。比如:
這樣的發(fā)聲會讓學生對歌唱很感興趣,并喜歡上發(fā)聲訓練。
三、用律動、游戲手段讓學生快樂歌唱
律動表演是音樂課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課堂之前的一段律動能讓學生迅速投入課堂。而教材中的有些歌曲又需要用肢體語言表達,因此,它與課堂是分不開的。如果在音樂教學中,能做到根據歌曲內容創(chuàng)作一些舞蹈動作進行律動,讓學生邊唱邊表演,一定能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內心體驗與理解,讓歌唱更加動人。例如,在學習《金孔雀輕輕跳》一首傣族舞蹈風格的歌曲時,在課堂中我引導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的歌曲風格,隨著歌曲的節(jié)奏與旋律,學生以“孔雀手勢”和“踮腳走”這兩個動作,模仿展翅開屏的孔雀,在歌唱中翩翩起舞,教室里充滿了優(yōu)美的歌聲。而課堂游戲也是課堂中必要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中恰當地運用此方法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度和參與度。尤其面對低年級學生,他們對枯燥的演唱不感興趣,甚至會產生厭倦心理,學習處于被動狀態(tài)。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些有趣的游戲與競賽活動,如,接唱、對唱、小組比賽等。學生的興趣非常高,都喜歡參與。
總之,唱歌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快樂地唱歌則是引導學生走上音樂藝術殿堂的重要途徑。對于孤兒孩子來說快樂是開啟他們內心的一把鑰匙,作為他們的音樂老師我覺得我有義務讓他們在音樂課上展現他們的天真和快樂。以上這些手段和方法,不僅能讓教師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完成音樂教學的任務,也能讓學生在快樂地歌唱中領略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鄭業(yè)秀.律動教學對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影響探討[J].北方音樂,2016(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