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堅+劉添柱
摘 要: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機制與模式創(chuàng)新的成果。與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yè)技術學校不同,獨立學院在辦學定位、辦學模式、融資方式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為了進一步提升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理應對其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此,對獨立學院的性質與特征做了簡要介紹,并提出了其教學改革的基本路徑,以期能夠為獨立學院實現更好的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獨立學院;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53
獨立學院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出現緩解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辦學壓力,為普通高等教育增添了更多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此外,獨立學院成功的將民間資本引入高等教育,提升了高校辦學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新型,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獨立學院已經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發(fā)揮的積極作用也愈來愈明顯,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獨立學院也面臨著如何更好發(fā)展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實際的需要對獨立學院的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高等教育的目標。
1 獨立學院的性質和特點
獨立學院是指具有本科以上辦學資格的普通高等院校與非國家機構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依靠非財政性經費開辦的本科類高等院校。獨立學院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擁有自己的辦學地點,在教學管理、財產管理、招生與頒發(fā)畢業(yè)證書等方面擁有自主權。獨立學院與其所屬院校并無實質性的關系,是一所完全獨立的院校。從獨立學院的經營和管理方面來看,其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是全部為民辦機制,它的經費投入與支出都由合作方負責或者通過民辦機制進行籌集,在收費標準方面按照國家關于民辦高校收費的相關政策進行;其次是辦學模式新穎,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獨立”,教學管理和組織較為獨立、招生獨立、畢業(yè)證書辦法獨立、財務核算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獨立等等;最后是管理體制靈活,獨立學院的管理體制不再拘泥于其所屬的院校,而是由申請者與合作者在共同商定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2 獨立學院教學改革的基本路徑
為了使獨立學院能夠更好地適應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應當立足于獨立學院的辦學定位,對獨立學院的教學進行改革,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進行。
2.1 緊盯社會需求,優(yōu)化專業(yè)結構
充分利用合作院校的優(yōu)勢學科,堅持社會需求導向,努力探索發(fā)展符合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的特色專業(yè)。例如合作院校的財經類專業(yè)優(yōu)勢較為突出,獨立院校就可以圍繞合作院校的這一優(yōu)勢專業(yè),同時結合當前或者將來有可能出現的熱點社會需求,開設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yè),使新開設的專業(yè)結構更加科學和細化。
2.2 打造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是建設優(yōu)勢專業(yè)的重要保障,從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來看,他們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能力也較為突出,但是他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制力不強的問題,與合作院校的學生相比較,他們在就業(yè)層次方面與合作院校的學生存在差異,所以合作院校的重點專業(yè)課程并不一定完全適合獨立學院的學生。這就要求獨立學院在打造精品課程方面必須從學生們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出發(fā),在課程的設置與教材的編寫方面更加貼近學生們的需要,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2.3 加強實踐教學的應用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與合作院校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們掌握扎實理論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也即是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獨立學院應當進一步完善專業(yè)選擇機制,探索按大類招生、中期分流的機制,為學生們更好地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在實際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過程中,發(fā)揮學分制靈活的特點,對課程的類別和層次進行科學劃分,設立多個課程群,為之后的專業(yè)分流提供方便。
2.4 進一步增強師資力量
在獨立學院所擁有的師資力量中,主要包括了合作院校的教師資源、自招的教師隊伍和外聘教師。近幾年來,隨著高等院校不斷擴張,很多高等院校面臨著師資短缺的困難,很多合作院校只能將一些年紀較大的老師派往獨立院校。一些獨立院校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大量使用外聘老師,學校對于外聘老師的管理能力較弱,使得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所以,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流動性過大依舊是影響獨立學院發(fā)展的最大障礙。這就需要獨立學院建立健全科學的激勵機制,努力發(fā)揮激勵的引導作用,引入并留住更多優(yōu)勢教師資源。在待遇方面,應當大力提高教師們的工資福利水平;在職業(yè)發(fā)展前景方面,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定工作,建立健全“庸者下、能者上”的機制;在學院文化建設方面,大力符合學院自身的核心價值觀,提升教師們的歸屬感、榮譽感、自豪感。
參考文獻
[1]李相然,王憲杰.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2):81-84.
[2]青立花.獨立學院高級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