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燕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強化需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也需要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還需要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其不僅包括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情況,也包含學生對語文世界的了解。學習語文,可以和古代的詩人進行對話,學習語文,可以實現(xiàn)情感的交流,教師們要重視小學語文的教學,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看到有些教師的教學只是給學生傳授了一些知識,并沒有幫助學生掌握一些技能,也沒有真正的提升學生的文化氣息,教師們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到底該怎樣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呢?
一、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每時每刻都接受語文的熏陶,讓語文充滿學生的生活。這樣,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好語文。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學習氣氛是非常必要的,這個學習氣氛不僅可以是教室教學,也可以是課外活動。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營造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一個熱情、歡快的課堂中進行語文的學習,教師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培育學生的閱讀才能、交流才能、寫作才能等。
教師們在課下也要多給學生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體會到更多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化氣息和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組織班級的學生進行“漢字聽寫大會”,檢驗每個學生的認字才能,也激勵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教師可以組織班級的學生開展座談會,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交流自己最近看的課外書的主要內(nèi)容和自己看完之后的感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詩歌朗誦比賽、美文誦讀會等,讓學生通過朗誦來感受文化的魅力。
如有一個班級每個星期要開展一次“讀書座談會”,就是要教師和學生講述自己這個星期讀的書,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這本書的內(nèi)容,談一下讀完這本書之后你有哪些想法,還能夠把自己摘抄的這本書中的有思考價值的、經(jīng)典的句子念給大家聽。
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重要嗎?筆者想每個語文教師都會明白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重要性,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學生會更投入、更認真地學習,學生會有更多的收獲,因此,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要注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典故來誘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些典故都是一些文學名著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讓學生去閱讀一整本文學名著,學生肯定不樂意,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對文學名著有誤解,他們總覺得文學名著中的語言都是晦澀難懂的,感覺自己理解不了,也讀不下去,還有一方面是一本文學名著太厚了,學生沒有那個毅力去堅持讀下去,教師們可以通過給學生講文學名著中一些很經(jīng)典的故事來引起學生對文學名著的閱讀興趣。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三打白骨精》,這是《西游記》里面很精彩的一個故事,教師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學生《西游記》產(chǎn)生興趣,之后去閱讀,就這樣,教師以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去閱讀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語文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語文知識是非常有限的,當學生具備自覺學習才能的時候,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自己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挑選喜歡的書籍進行觀看,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和語文知識,擴展自己的眼界和視野。教師們在教學之時一定要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去看文本、理解文本,讓學生可以和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讓學生能夠深入地進入到文章描繪的情境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看一些課外書,自主地閱讀書籍,自主地看一些具有文化內(nèi)涵的影視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在教《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本時,教師只是在旁邊輔導學生,讓學生自主依據(jù)他們自己的閱讀才能來閱讀文章,聯(lián)系自己生活當中的一些情境,體會爸爸媽媽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用流利、簡潔的語言來表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
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們在教學時可以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研習才能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文化氣息。(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蟠龍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