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怡
摘要:十九世紀(jì)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說《簡愛》是一部以女性主義為主題的杰出作品。小說主人公簡愛隨著她成長環(huán)境的變化,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自我反抗過程,從一個寄人籬下的孤苦女孩逐步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立精神的女性。簡愛身上所展現(xiàn)出來的自尊、反抗、堅強、獨立的精神值得所有女性學(xué)習(xí)。
關(guān)鍵詞:獨立;反抗精神;女性主義
一、簡·愛的性格成因
在舅母里德太太家生活的時期,是她性格的萌芽階段。年方十歲,父母雙亡的簡愛便寄居在這個貴族之家。她孤苦伶仃的身世,并沒有得到舅母的同情與關(guān)懷,這個寄人籬下的窮親戚,反而被視為額外的負(fù)擔(dān),連一個傭人還不如。表哥約翰驕橫殘暴,像個殺人犯,卻從來沒有人責(zé)罵他;喬奇安娜兇狠毒辣,大家卻縱容她;伊麗莎白任性自私,卻受人尊敬。而簡愛循規(guī)蹈矩,卻動輒挨打受罵,肉體和精神上備受折磨。起初她對約翰的責(zé)罵,想的只是如何去忍受。但她領(lǐng)悟到忍受是無濟(jì)于事的,她終于起來以牙還牙了。她打了少爺,結(jié)果被關(guān)進(jìn)里德先生斷氣的紅屋子。她向里德太太求饒,但里德太太還是狠心地把她推回了鬧鬼的屋子里。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她始而傷心落淚,既而思考覺悟,最后終于斗爭起來。針尖對麥芒,這是她回答嚴(yán)峻現(xiàn)實的唯一辦法。逆來順受只會招致更多的拳頭、更多的凌辱和更悲慘的結(jié)局。于是,簡愛像彈簧一樣,被壓迫下去就必然蹦跳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里德太太家倒像是一塊特殊的土壤,培養(yǎng)出她那反抗的性格,這正是梅花香自苦寒來。她的性格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絕望中的反抗,她的性格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中逐漸萌芽的。
二、簡的反抗精神
簡·愛是個不甘忍受社會壓迫、勇于追求個人幸福的女性。無論是她的貧困低下的社會地位,或是她那漂泊無依的生活遭遇,都是當(dāng)時英國下層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能夠把一個來自社會下層的覺醒中的新女性擺到小說的主人公地位,并對主人公為反抗壓迫和社會偏見、力爭取獨立的人格和尊嚴(yán)、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頑強斗爭加以熱情歌頌,這在當(dāng)時的文學(xué)作品中是難能可貴的。其中作品中反映出的女性四次不屈服的抗?fàn)幘褚彩侵档梦覀儗W(xué)習(xí)。
(一)第一次反抗
小說剛開始寫到簡小的時候父母雙亡,自幼寄宿在舅母蓋茨海德家中,里德先生去世后,舅母對她態(tài)度轉(zhuǎn)變很大,對她咒罵甚至毒打,甚至將他關(guān)起來當(dāng)牲口一樣圈養(yǎng),這些幼小的簡都默默的記在心中,她不去反駁反抗不是因為她的懦弱,而是沒有一個好的時機。直到,布羅克赫斯特先生的出現(xiàn),將她帶出了舅母家。臨上車的時候,簡在舅母家大門口將她這幾年的怨恨全都說了出來,用最惡毒的話詛咒了虐待她的舅母和表弟。這是簡第一次勇敢對自私,冷漠,惡毒的報復(fù)。
(二)第二次反抗
從蓋茨黑德“出逃”后,簡來到了羅伍德。她本以為逃出了“地獄”,但是她所面臨的又是另一個噩夢。布羅克赫斯特先生是個外表正派,卻極度虛偽的人。從第一次見面,布羅克赫斯特對簡就產(chǎn)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簡剛來時,他讓簡站在高高的凳子上,當(dāng)著所有孤兒的面批斗她,說她是個罪人,只有主才能拯救她,洗滌她的靈魂。而當(dāng)這一天到來的時候,簡的內(nèi)心是無比的憤怒的,她甚至出現(xiàn)了“呼吸困難、喉嚨緊縮”的狀況,然而,海倫的出現(xiàn)和坦普爾的教誨及時了制止了這個有極強自尊心的女孩子的憤怒。就是這樣兩個對簡來說極其重要的人并沒有一直陪伴在簡的生活,而正是由于他們的離席,成就了簡又一次的抗?fàn)帯:愡^早的逝去,這是簡一生中直面的第一場死亡,但是與海倫的最后一場談話讓簡明白死亡并不可怕,這給這位本就勇敢的女人生命中加入了更多的無畏。加上坦普爾的教誨,簡再一次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和面對自己。 這一次的反抗相較于第一次而言更擁有一種自主意識。簡在身邊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時候,敏銳的意識到應(yīng)當(dāng)?shù)礁蟮氖澜缋飳ふ易约旱膬r值。這樣一種主動的反抗正是女權(quán)主義極力提倡的。
(三)第三次反抗
簡遇到羅徹斯特后,面對他喜怒無常,蠻橫無禮的性格脾氣時,簡總表現(xiàn)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因為簡的這種性格羅徹斯特也慢慢的喜歡上了簡,而簡也對羅徹斯特開始產(chǎn)生好感,繼而一片癡情。但是因為伯莎梅森的存在,想到自己根本比不上伯莎梅森,她無時的不克制著自己的感情,無時無刻的不與自己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做著斗爭,因為這些想法她的內(nèi)心做著掙扎,最終決定離開。如果說,前兩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沖動,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簡建立在理性思維后的反映。這種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對于自由而平等的愛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個完全的理性思維結(jié)果。
(四)第四次反抗
面對圣·約翰的求婚,簡從惠特克勞斯逃走了。這一次的逃走意味著簡的兩種反抗。一種是對宗教的反抗。圣約翰.里佛斯是一個野心勃勃,洋洋自得、個人英雄主義想法極強的基督徒。他企圖簡犧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義上的責(zé)任。簡的反抗是對虛偽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種是對傳統(tǒng)愛情觀的反抗。簡回到了桑菲爾德,回到了已沒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羅徹斯特的身邊。簡的這一舉動是一個顛覆,顛覆的是傳統(tǒng)的門當(dāng)戶對、顛覆的是以往的童話故事。最終,她在追求真愛和獨立的抗?fàn)幹腥〉昧俗罱K的勝利。 從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簡在其抗?fàn)幍囊簧械玫搅怂枷肷系木薮箫w躍,更成就了一個偉大了女權(quán)主義的誕生。簡的反抗不僅是對一些人,一些事的反抗,而是對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些制度的反抗。
三、結(jié)語
簡·愛作為一名只身闖入社會,四處謀生的弱小姑娘,她沒有低聲下氣、乞求憐憫, 相反, 她把自己看得很重,像保護(hù)生命一樣保護(hù)自己的人格。家庭教師這差事是低賤的,然而,簡·愛卻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出現(xiàn)于羅切斯特府上。漸漸地,簡發(fā)現(xiàn)自己從心底里愛上了自己的主人。這愛情本身就是向社會及偏見的大膽挑戰(zhàn)。只有簡·愛這樣敢于與逆境相抗衡的人才做得出這種挑戰(zhàn)。她將自己放在與主人同等地位上宣述──“你認(rèn)為我是機器沒有感情嗎?你以為我弱小、貧窮、平凡就沒有心嗎?那么,你錯了!我和你一樣有血有肉。我的靈魂在對你的靈魂講話!我們在上帝眼里是平等的!”地位卑微的家庭女教師向作為男權(quán)代表的男主人羅切斯特喊出了長期以來壓在女性心頭的郁悶,向男權(quán)社會提出了挑戰(zhàn)。在教堂上,理查·梅森的出現(xiàn)使得婚禮被迫中止,一切真相大白之后,是忍辱偷生還是維護(hù)個人尊嚴(yán),這當(dāng)中沒有選擇的余地。簡愛勇敢地跨出了特恩費得的大門,沖破世俗的樊籠,這出走的舉動令人敬佩,突顯了簡愛的反抗性格及其對平等自由的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簡愛的反抗精神至此發(fā)展到了極頂。最后更是在羅切斯特超自然的呼喊中反抗圣約翰,回到羅切斯特的身邊幸福地生活著。
簡愛使我們相信擁有獨立人格并可以自尊自信自立自愛的女子 ,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會有自己的驕傲,也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春天。
參考文獻(xiàn):
[1]夏洛·蒂勃朗特. 簡·愛 譯林出版社[M].1994,6.
[2]王佩.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簡·愛》[D].西北大學(xué),2010.
[3]劉丹.論《簡·愛》的成長主題[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5.
[4]陳姝波.論《簡愛》中的性別意識形態(tài)[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02(4).
[5]趙竹軒.《簡愛》的敘述語言與主人公的個性發(fā)展[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