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基金項目】本文是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第一批)立項課題《幼兒自主性游戲中教師支持策略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QG1351-06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33-01
游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他們在游戲中有自主選擇材料、自主選擇玩伴、自主決定游戲玩法的權利。在實際活動中,老師們總是精心制作各種功能多樣的“自制玩具”,規(guī)范好玩具的多種玩法,并將這些玩法一一教給孩子。但是我們觀察到這一類的玩具材料并不能支持幼兒深入地開展游戲,孩子們往往會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師的要求玩上幾次后就對這些高大上的材料束之高閣。
大班的孩子有著比較豐富的游戲經驗,他們能夠將材料進行想象組合,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游戲體驗,同時他們也具備各種游戲玩法規(guī)則的經驗,教師應支持幼兒自主組合游戲材料、自主確定游戲玩法、自主完善游戲規(guī)則,引導幼兒游戲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一、支持幼兒自主組合游戲材料
在一次自由活動時間,圣涵拿著一本書坐在那看,同桌的潘憶在玩積木,潘憶拿起了一塊積木遞給圣涵:“這是我的薯條,你要吃嗎?”圣涵開心地“吃了一口”,她拿起了書,像端盤子一樣遞給潘憶說:“這是我的漢堡包,給你吃?!辈灰粫?,圣涵拿了一些積木、花片和塑料積塑,開始在書上擺了起來,擺好后遞給潘憶說:“你看,這是我的水果拼盤。”潘憶顯然十分感興趣,兩個人就在那邊用各種材料,運用了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裝飾,制作了許多“水果拼盤”。
當孩子們把材料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材料原有的既定用途已經被他們打破,而是在他們的想象下賦予了新的意義,也就是在孩子們的眼里,所有的材料都非結構化了,這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象,教師必須給予支持,鼓勵幼兒將自己對材料的組合想象經驗分享給大家,同時也要將材料收拾整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真正發(fā)揮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二、支持幼兒自主確定游戲玩法
以教師為主設定的游戲玩法總想著包容更多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價值,而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玩的游戲不過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自由自主的體驗,游戲就是為了愉悅自己。幼兒是游戲的參與者、評價者、主動建構者,我們應該支持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在自己喜歡的游戲中制定適合的玩法。
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最不喜歡玩的就是桌子區(qū),因為桌子又重,變化又少。今天又輪到我們玩桌子區(qū),孩子們邊抱怨邊搬著桌子,當把桌子都搬過來了,愷宸問我:“老師我們今天要怎么玩呢?”我說:“你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一聽這句話,就有點開心了,就將桌子倒過來倒過去,可是發(fā)現(xiàn)怎么變都還跟以前差不多,突然開展鉆到了桌子底下說:“哈哈,我潛到了水底。”原來上體育課的時候,老師曾經把桌子當成了獨木橋,所以一跳下桌子就是水,雨巖說:“我有見過海底隧道,我們來搭海底隧道吧!”說著他們就把桌子連接在了一起,桌子中間還用輪胎隔了起來,就開始玩了,他們一個一個地從桌子底下爬過去,結果人太多了有點擁擠,愷宸說:“有的人要走桌子上面,不然太擠了?!庇械男∨笥驯硎敬蠹叶枷肴ズ5姿淼揽纯?,雨巖說:“那我們在桌子上做一條輕軌吧!大家要先坐輕軌到海底隧道,買了票才能進來?!庇谑撬麄冇职醽砹艘恍┹喬シ旁谧雷由厦妫@下上面下面就可以一起玩了,不僅分流了一些人群,還讓游戲更好玩了,其他班級的孩子也紛紛被這條海底隧道吸引來。
孩子自主制定的游戲玩法是最適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在這個過程中,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調整自己的玩法以適應大家的需要等這些社會性能力也在其中發(fā)展起來。
三、支持幼兒自主完善游戲規(guī)則
觀察孩子的游戲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他們的游戲有時顯得有點混亂,但每個游戲中都有內隱的規(guī)則。當規(guī)則被違背或破壞,就會影響游戲的順利開展。大班孩子有棋類游戲、電子游戲等規(guī)則游戲的經驗,他們有能力制定并完善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
黃梓宸拿出飛行棋在桌子上鋪好,又拿出了上面帶有數(shù)字的積木塊,然后對洪凱圣說:“我們不要用棋盤,我們用積木來建立我們的炮臺和停機場”。他們將積木圍合成田字形,再把塑料飛機放入里面,接著用積木壘高搭起了炮臺。宸宸又說,我們來互相攻擊,洪凱圣同意了,可是提出了疑問:“誰先開始攻擊呢?”兩人有了爭執(zhí),都說要先攻擊,似乎都很明白搶占先機的好處。看他們兩個爭執(zhí)不下,我說:“飛行棋是由什么來決定誰先起飛的呢?”宸宸立馬站了起來,去把骰子拿了過來,說:“那我們誰先搖到6,誰就先攻擊”。接下來,洪凱圣先出發(fā),只見他拿起一架飛機嘴里念念有詞,然后飛機飛到宸宸的“基地”上空,洪凱圣飛機一放,宸宸搭的“基地”就塌了一大半,他們倆就這么玩著,”基地”偶被毀了以后,兩個人就再次建立更加牢固的基地,就這么玩了一整個游戲時間,而且圍觀的男孩子很多。
在玩具的組合上,孩子們沒有很大的爭議,倒是在規(guī)則的制定上有了一些小插曲,他們的規(guī)則是在游戲中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教師適時的介入給予他們啟發(fā),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經驗分享中,我請宸宸和凱圣分別介紹了他們的玩法和制定的規(guī)則,并啟發(fā)孩子討論這個游戲還能有什么不一樣的玩法,還需要制定什么規(guī)則。于是就有了最新的規(guī)定: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必須在玩之前與同伴商量好。
觀察孩子在游戲中自主組合材料、自主確定玩法,自主完善規(guī)則的過程,可以深刻體會到“孩子是有能力的學習者”。他們敢于想象,富于創(chuàng)造,他們樂于挑戰(zhàn),善于思考。教師要給孩子更多的時間空間和材料,支持他們在安全、衛(wèi)生、合作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加工想象,對玩法規(guī)則進行修改完善。教師還要引導幼兒面對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支持幼兒嘗試不同方式解決問題,促進幼兒自主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