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兵
壽光市人民醫(yī)院,山東壽光 262700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屬于發(fā)病率較高的靜脈血栓性疾病,發(fā)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干預治療,將會并發(fā)肺動脈栓塞,威脅患者生命。目前,臨床上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以溶栓治療為主,雖然能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評估、監(jiān)測方法,導致患者治療預后較差。D-二聚體時交聯(lián)纖維蛋白水解后的特異性降解產物,能反應機體內纖維蛋白的溶解亢進,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標記物。研究表明:將D-二聚體水平用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治療中效果理想,能評估患者預后,指導臨床治療,但是不同學者試驗結果存在爭議。因此,該課題以2015年5月—2017年7月科室收治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34例及健康體檢者30名作為研究對象,探討D-二聚體水平監(jiān)測在下肢靜脈深血栓形成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科室收治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34例,設為觀察組,男23例,女11例,年齡21~76歲,平均(45.64±5.61)歲,病程(3 h~15)年,平均(4.53±0.89)年。下肢深靜脈血栓位置:左側10例,右側13例,雙側11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下肢深靜脈血栓臨床診斷標準者;②下肢疼痛腫脹、行走困難,且兩側肢體踝上周徑、膝下10 cm周徑;③符合溶栓治療適應證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及精神異常者;②合并急性動脈栓塞、急性淋巴管炎及小腿損傷者;③能遵循醫(yī)囑完成相關檢查、治療者。選擇同期入院健康體檢者30名,設為對照組,男18名,女12名,年齡 20~75 歲,平均(46.09±5.60)歲。 該課題均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案具備知情權。
①治療方法?;颊弑3盅雠P位姿勢,將患肢抬高30°(略高于左側心室),溶栓治療前完善相關檢查,加強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常規(guī)檢查,患側肢體足背靜脈推注50萬U尿激酶(國藥準字H22023485),膝關節(jié)上方對淺靜脈壓迫,1次/d,連續(xù)治療7 d。每天皮下注射 4 000 IU低分子肝素(國藥準字 H23020622),1次/d,出院后每晚口服2.5~5.0 mg華法林(國藥準字H21022003),最大單次口服劑量不宜超過15 mg,必要時可以延長口服用藥時間。②檢測方法。觀察組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取靜脈血3 mL,對照組體檢當天空腹取靜脈血3 mL,15 min離心,速度為4 000 rpm,完成血清分離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各組D-二聚體水平,有關操作嚴格遵循儀器操作說明完成。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 t檢驗,采用(±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 D-二聚體水平為(2 243.25±60.94)μg/L,高于對照組(123.18±13.53)μg/L(P<0.05)。
觀察組3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與華法林治療后28例顯效,6例無效。顯效組D-二聚體水平為(325.61±21.94)μg/L,高于對照組(796.63±26.76)μg/L(P<0.05)。
近年來,D-二聚體水平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治療監(jiān)測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D-二聚體屬于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其產生過程為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從a鏈及β鏈依次脫去多肽A和多肽B,從而形成纖維蛋白I和纖維蛋白II,而纖維蛋白在因子XII的作用下交聯(lián)在血管壁上,能被活化的纖溶酶裂解產生相應的FDP碎片,能反應凝血、纖溶活化的特異性分子,并且D-二聚體還能反應纖溶活性。臨床上將D-二聚體水平用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治療監(jiān)測中效果理想,能反應患者治療情況,有助于評估患者預后,指導臨床治療,使得患者的治療更具合理性。
綜上所述,將D-二聚體水平用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治療監(jiān)測中效果理想,能指導臨床治療,評估患者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1]馬明靜,劉道闊,王慶凱,等.D-二聚體水平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治療中的監(jiān)測價值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7,9(1):46-49.
[2]邊樹疆,朱兵,田廣磊,等.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價值[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1(19):3764-3766.
[3]蘇興旺,孫立伶,劉永東.低分子肝素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前下肢深靜脈血栓及D-二聚體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9):11733,11736.
[4]郝銀麗,高東艷,張志強,等.利伐沙班與低分子肝素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的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0):141-143,146.
[5]于華齊,周春暉,趙俊波,等.利伐沙班與依諾肝素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42(3下半月刊):311-313.
[6]孫瑜,周榮斌.D-二聚體檢測在下肢骨折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價值[J].中醫(yī)正骨,2012,24(4):22-23.
[7]胡欽勝,聶涌,沈彬,等.通過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線確定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D-二聚體警戒值 [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17,11(4):359-363.
[8]袁偉,馬華松,王曉平,等.全膝關節(jié)置換后短期血栓預測:D-D二聚體與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動態(tài)監(jiān)測[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17):2661-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