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利杰
(中國傳媒大學(xué) 北京 100000)
《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愛情
付利杰
(中國傳媒大學(xué) 北京 100000)
《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詩305篇,分《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風(fēng)》指《國風(fēng)》,共有十五國風(fēng),收詩160篇。它來源于民間,又是在社會制度和集體生活瓦解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人們已經(jīng)關(guān)注到了個體,有了個體生命意識,所以它反映的情緒,除了上對下的教化和下對上的諷諫,更多更耐人尋味的還有青年人之間所追求的情愛。
《詩經(jīng)》;《國風(fēng)》;愛情
封建社會里,男女之間的婚姻都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如《齊風(fēng)·南山》中所反映的那樣:“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由此可見,那時的青年男女是沒有自由戀愛的權(quán)利的。但有時候愛情如爆發(fā)的山洪,擋是擋不住的。一旦觸碰到束縛的枷鎖,處于愛情中的人就會發(fā)出震撼人心的吶喊聲。如《鄘風(fēng)·柏舟》: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之!不諒人只!
汎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忒。母也天之!不諒人只!
這首詩中的女主人公,在各種禮制的約束下,不能與心愛之人相結(jié)合,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于是她哭天喊地,捶胸頓足,發(fā)出心中的感嘆。在封建禮教統(tǒng)治著人的思想的時代,想要追求自由戀愛的難度可想而知。封建時期的禮教太多,對女子的束縛也很多,一不小心就被冠以罵名。
另外,還有《鄭風(fēng)·將仲子》:
將仲子兮,無踰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踰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踰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很明顯,這首詩里的女主人公的情緒不像《柏舟》中女主人公那樣慷慨激昂,這里的女主人公更符合孔子所說的“溫柔敦厚”類型。如果說《柏舟》中的女子是大膽潑辣型的,敢于大聲控訴父母對愛情自由的限制;那么這里的女子則是溫婉含蓄型的,語言更像是在情人耳畔的撒嬌與抱怨。兩人偷偷約會時,女子小聲地對情郎說:以后你再也不要翻我家的院墻了,人言可畏,讓父母、兄弟、相鄰知道了,就解釋不清了。這里的女子對于受阻的愛情,選擇了無言的退縮,這無疑也是對封建禮教控訴的另一種方式。
周人比較重視婚姻,以婚姻為人生之大本,因為當時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它關(guān)系到宗族的發(fā)展延續(xù)。周代是宗法制社會,為了保障私有財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和宗法制秩序,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因而必須確立婚姻關(guān)系;而且貴族的婚姻關(guān)系同時也是政治關(guān)系,因為可以通過婚姻關(guān)系來達到在政治上的相互依存。作為自然人,同時婚姻好壞也關(guān)系到個人的幸福問題,關(guān)系整個人類、家族的延續(xù)。所以《詩經(jīng)》中有很多詩是關(guān)于婚姻嫁娶的。然而他們婚后生活是怎樣的呢,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婦女被丈夫拋棄,過著悲慘的生活;另外一方面則是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過著恩愛和諧的生活。
封建禮教制度下,受傷害最深的往往是女性,男性可以三妻四妾而不被人指責(zé),女性就得遵守三從四德。在古代,女性是沒有自己獨立地位的,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屬品。比如《衛(wèi)風(fēng)·氓》(節(jié)選):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這首詩是一個婦女對婚后悲慘生活的自敘,作者以細膩的筆調(diào),描繪了女主人公與氓相識相知相戀到最終被拋棄的全過程,以及被棄后的所思所想。女主人公只是想要嫁給一個愛自己的老實人過踏實的日子,而氓正好符合女主的心目中擇偶標準。然而世事難料,過了三年的貧苦生活,在她的辛勤努力之下,家境漸漸殷實,可丈夫喜新厭舊,拋棄了自己。然而她的憤怒指責(zé)在封建禮教日益加強的時代,是得不到社會輿論支持的,連自己的兄弟也嘲笑自己,這更加劇了自由戀愛與封建禮教的沖突。
愛情是詩歌的永恒主題,從古至今,物轉(zhuǎn)星移,時代發(fā)生了變化,然而不變的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感受和追求,《詩經(jīng)》中就有很多這類的作品。這些詩歌大都以真摯、熱烈、淳樸而健康的歌唱,反映出愛情生活中各種典型的情感,描述了青年男女對幸福愛情的渴望、大膽追求、相會的歡樂、相思的痛苦、失戀的悲傷等等。如位于《詩經(jīng)》之首的《周南·關(guān)雎》,它就描繪了男主對女主的渴慕之情。比如《秦風(fēng)·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方對另一方朦朧的、可望不可及的愛戀之情,或許另一方不知道,又或許知道,但并未袒露自己的心意。詩人通過對蒼蒼蒹葭、清晨未逝去的露珠、蜿蜒曲折的河流、水中的陸地等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凄涼朦朧的意境和哀婉的情調(diào),對戀人可望而不可得的失望、痛苦表現(xiàn)的很充分。并且通過“溯洄”、“溯游”、“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等字眼,可以看出詩人滿懷渴望,歷經(jīng)艱難,上下求索地尋找愛人,最終還是可望而不可即。全詩籠罩著凄冷的色彩,迷離的情調(diào),貫穿著思戀的焦渴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詩的意境優(yōu)美,畫面生動,情景交融,以隱約朦朧、凄涼而又纏綿的色調(diào),呈現(xiàn)一種藝術(shù)之美,為現(xiàn)代人廣為傳唱。
《鄭風(fēng)·溱洧》則表達了情人之間相會時的戲謔之情。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這首詩與其他詩相比,有很多的獨特之處。上巳節(jié),在去游玩的路上,女生敢于大膽主動邀請男生一起,在男生拒絕說已經(jīng)游玩過了的時候,竟然還能說出“且往觀乎”的話,并且一路上“伊其相謔”,有說有笑的,在那個禮教深入人心的時代,真的是少之又少。整首詩給人一種青春洋溢的歡樂,很活潑,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1]聞一多.詩經(jīng)講義[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周滿紅.詩經(jīng)[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夏傳才.詩經(jīng)講座[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7.
[4]張連舉.論《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J].寶雞文理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5年第三期(總第54期)
[5]王守謙.試論《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J].四平師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0.2
付利杰(1991-),女,漢,河南省開封市,碩士研究生,中國古代文學(xué)唐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