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 劉國芳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學生思維訓練
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 劉國芳
寫作在高中英語中所占比重較大,對于學生整體的語言能力要求較高,它是語言輸出的過程。寫作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從設計話題、培養(yǎng)思維意識入手,通過思維導圖來培養(yǎng)思維方法,借助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學生思維訓練
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寫作輸出成果,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因而學生的整體寫作能力欠佳。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注重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不能單純地給出題目,讓學生機械寫作,而應轉(zhuǎn)變教學模式,利用話題,引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也就是說,教師要以設計與寫作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進行討論,從而將學生的寫作思維調(diào)動起來,促進學生寫作。
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8中的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這一單元時,教師以話題引出寫作,同時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意識。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電影以及世界各大電影節(jié),由此,教師設計的大致寫作方向為介紹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在教學中,教師設計話題:What’s your favorite movie? Why do you like this movie? Plot? Actor? Or some other reasons. 由此,學生開始展開熱烈的討論。有學生說“My favorite movie is the Witness”;有學生說“I like Jane Eyre”;有學生說“Titanic is my favorite movie, because the plot is so moving”……教師繼續(x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What’s this movie about? 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英文簡單敘述電影情節(jié)內(nèi)容。最后,教師引出英語寫作主題,即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一部電影,介紹電影情節(jié)以及自己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有了之前的話題討論做鋪墊,學生的寫作思路基本已經(jīng)“活”起來,寫作起來也不會感到無從下筆。
在這個寫作教學案例中,教師改變一貫做法,并非直接引題,而是利用話題將學生的思維激活,讓學生首先對話題產(chǎn)生興趣,促進學生表達,再引出寫作主題。由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電影進行寫作,因而學生的寫作激情非常高。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體實踐中,教師主要利用思維導圖,層層引導學生思維,把學生的寫作思路層層“打通”,從而讓學生的寫作邏輯更加清晰,寫出的文章不再混亂,而是更加有序。
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5 中的Unit 2 The environment這一單元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單元的內(nèi)容主要與環(huán)境相關(guān),教師設計的寫作主題與此也緊密相聯(lián),強化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首先,教師在黑板上寫下environmental pollution,學生根據(jù)這一信息,進行思維發(fā)散。很快,學生說出主要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如air pollution , wate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等。教師將這些信息列在黑板上。然后,教師繼續(xù)在黑板上寫:What are the causes of the pollution? 即讓學生說出污染的原因,由此,學生思維越來越深入。最后,教師寫下問題: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即學生需要快速說出如何解決這些污染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邏輯思維非常清晰明了,從選擇具體的環(huán)境污染,再到寫出造成污染的原因,最后到給出解決污染的方法,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主體突出。
由此可見,運用思維導圖能夠非常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這其中的關(guān)鍵在于教師恰當?shù)囊龑А?/p>
“讀寫結(jié)合”是新課改提倡的重要理念。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總是被無形的分開教授,教學效果不佳。其實,教師可以借助英語閱讀教學,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3.1 引導學生轉(zhuǎn)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轉(zhuǎn)述,即換一種語言表達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說,看到一個英文句子,需要運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一句子的意思。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運用轉(zhuǎn)述的方式,檢查學生是否已經(jīng)理解句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其實已經(jīng)運用自己的思維,將自己的理解流暢表達出來。
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10中的Unit 1 Building the future這一單元時,教師引導學生轉(zhuǎn)述,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本單元的閱讀主題是teach a man to fish,閱讀原文中有一句:Finally, we must remember that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lies in the hands of its children. 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轉(zhuǎn)述這一句話。句子雖長,但是比較易于理解,即“我們需要記住,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學生可以先將其翻譯成中文,再利用英文組織語言,表述出來,如:Children are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這一句子更加簡潔,但是已經(jīng)把原本句子的中心意思表述出來。在英語閱讀中,教師可以挑選適宜的句子,多訓練學生的英語轉(zhuǎn)述能力,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由此可見,轉(zhuǎn)述,其實首先考察的是學生對句子的理解能力,其次才是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而這兩方面,都涉及到學生的思維,因而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
3.2 引導學生復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復述,即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將整篇內(nèi)容講述出來。這對于學生的英語整體要求較高,既要求學生理解閱讀全文,也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思維,將閱讀文本串聯(lián)起來,同時運用英語復述出來。在訓練初期,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如利用圖片,或者利用關(guān)鍵詞等,如此激活學生的記憶與思維,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3中的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這一單元時,教師引導學生復述,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本單元的閱讀主題為Fog,講述的是一個故事,教材中也給出了詳細的閱讀策略,即:a plot, main character, a certain time period, a plac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a climax or a surprise ending。其實,這一策略中也包含了文本的重要閱讀信息,掌握這些信息內(nèi)容,即可將文本串聯(lián)起來,并利用英文進行復述。為此,在帶領學生學習文章內(nèi)容后,教師便在多媒體展示這些關(guān)鍵信息,引導學生在對故事理解的基礎上嘗試復述。果然,學生借助關(guān)鍵信息,復述起來非常順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鍛煉。如果學生在復述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提示,以幫助完成復述。
復述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也有較高的要求,但其中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閱讀文本,并將其轉(zhuǎn)化成英文復述出來。這一方式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
總之,英語寫作教學中,思維訓練必不可少。只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寫作起來才會更加順暢,寫出的文章也才會更符合邏輯。因此,教師要主動探索訓練學生思維的途徑,以促進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鄧鸝鳴. 2001. 注重背誦輸入 克服英語寫作中的負遷移[J]. 外語教學(04).
杜曉芳. 2006. 高中生英語過程寫作寫前階段情況的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張福. 2011. 詞塊理論視角下的中學英語寫作教學探析[J]. 中學教學參考(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