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的知識點眾多,考前復習是強化知識記憶的重要途徑。然而,當前許多高三學生復習效率較低。我根據自身復習經驗,認為高考復習應該在反思中優(yōu)化知識儲備,在練習中強化解題能力;同時,應該學會調解高考壓力、提升睡眠質量。
【關鍵詞】高考 復習 備考生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21-02
一、反思中提升
對人的一生而言,高三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學段。隨著高考的日益臨近,我們的學習任務也不再像高一、高二那樣輕松。作為備考生,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對所學知識的深度領悟,從更深的層次面不斷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為高考的來臨做好知識儲備。在每次復習完之后,要認真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反思,每單元和章節(jié)的主要考查方向及重點、考查過程中所涉及的方法等,都是需要反復揣摩吸收的內容。反思能夠加快學生知識體系的健全與完善,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并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知識體系的完善對我們高三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因為零碎的知識很難在高考中發(fā)揮作用,就像沒有枝干連接的樹葉難以存活。所以,我們在復習時,要認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并將知識要點進行歸類性的梳理,理清知識的內在結構,從而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一般情況下,老師會提供知識結構示范圖,學生應在老師進行結構圖的展示以前,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結構歸納,最后再跟老師的示范圖進行比對,從而找出自己的不足,在比較學習中提高。
二、強化解題能力
我認為解題能力是決定高考發(fā)揮的關鍵因素,而對知識的融會貫通程度是決定解題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作為備考生,要想在高考過程中發(fā)揮穩(wěn)定甚至超常,就要掌握審題的基本技巧:首先,解題時要認真讀取題目,對題干、題肢及試題背景進行分析,準確抓住題眼。其次,審題的基本順序為先看題目再看材料,找準關鍵詞并抓住側重點,才能精準解答。最后,答題后要進行復檢與總結,不能答過之后就不再看第二遍,人越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下,越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該犯的錯誤,比如誤看、誤讀、誤答。所以,解題后的復檢非常重要。
審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在平時的答題訓練中不斷積累經驗。只有歸納出適合自己學習思路的審題方法,才能在考試答題中做到舉一反三、穩(wěn)扎穩(wěn)打。
三、學會調解壓力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高考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雖然國家教育部門一再推行素質教育,強調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家長、親友以及社會對高考的關注還是在無形之中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為此,很多同學不得不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學習方式去拼命復習,結果學習效率不僅沒有得到提升,反而會干擾自己的復習計劃。我認為,提高效率必須學會自我減壓。
首先,我們應該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在學習與生活中,要與同學們互幫互助,使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找同學幫助,有不順心的事,可以向要好的同學傾訴,緩解心理壓力。必要的時候,應請老師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有學者進行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記憶力會明顯提高。
其次,作為高三備考生,我們應該時刻謹記對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自我分析,有問題要積極解決。并且,我們要時刻告誡自己放下心理壓力,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考驗,并不能決定我們一生的成敗,即使失敗也沒什么好后悔,至少我們拼盡了全力。
四、保障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對我們高三備考生而言,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但是,對于高三的學生而言,面對那么繁重的復習任務,很難做到睡眠質量的保證。我認為,應在學習之余擠出一些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有氧運動能夠提高大腦的思維敏捷度;同時,有氧運動也能夠提高睡眠質量。高三學期的體育課程安排比較少,因此,我們應該積極主動,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另外,提高睡眠質量,也要戒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睡前喝茶、喝咖啡、進行刺激性娛樂活動等。
五、結束語
高考復習選對策略,才能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備考生應該在反思中優(yōu)化知識儲備,知識儲備是順利解題的基礎;應該在練習中強化解題能力,解題能力是解題效率的強力保障;與此同時,備考生應該學會調解高考壓力、提升睡眠質量,只有在心情愉悅、精力充沛的條件下,復習效率才能事半功倍。良好的復習策略是高效復習的基礎,備考生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并形成適合自己的備考策略。
參考文獻:
[1]何立恒. 站在復習備考2017年高考數(shù)學的角度談2016年高考數(shù)學(全國新課標Ⅲ卷)的特點[J]. 云南教育:中學教師, 2016(11):12-16.
[2]徐迅雷. 科學、睡眠和學習效率[J]. 教師博覽:文摘版, 2016(2):8-8.
[3]吳馨竹. 論當代中學生學習壓力的積累與釋放[J]. 時代報告:學術版, 2016(2):14-14.
作者簡介:
馬毐琳(1998.4-),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 湖北省利川市第一中學高三5班 ,學生,擅長寫作, 學習成績優(yōu)異,社會實踐能力強,優(yōu)秀學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