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嬌 許紅梅
(佳木斯大學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城鄉(xiāng)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
□魏麗嬌 許紅梅
(佳木斯大學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小學語文中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對于啟發(fā)學生的德育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學德育內容的滲透,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我國大部分語文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意義,因此導致德育滲透中問題較多。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問題和德育滲透策略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問題
1.1 教師角色定位問題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一直充當著主導甚至是主體的角色,在教學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種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下教師的角色定位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就出現(xiàn)了問題。教師角色定位大部分為學習的主導者和知識的傳授者,在教學中主要的角色是為學生傳授知識。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會認為自己的主要角色就是為學生傳授書本中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內容以及形式等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實施的,在德育滲透方面就容易出現(xiàn)疏忽的情況[1]。此外,教師角色定位將教師過度權威化,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較少,教師不會主動聯(lián)系學生,學生不敢靠近教師,因此也會限制德育滲透的效果。
1.2 思想觀念過于片面
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實際上是要求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能夠認識到其中包含的德育知識,以便對學生進行德育影響。但是在我國小學語文的德育滲透中經常會出現(xiàn)德育滲透片面化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完一篇文章之后會對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進行道德分析,而這些分析就會讓學生產生對道德觀和思想觀的思維定勢,導致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受到限制,這并不是真正促進學生道德思想發(fā)展的體現(xiàn)[2]。不少教師對德育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認為德育就是告訴學生什么行為是錯的什么行為是對的,導致學生只需要向教師提問這種行為對不對,就相當于是德育滲透的具體表現(xiàn)。當然,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德育的局限性問題是較為突出的。尤其在現(xiàn)在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的情況下,農村地區(qū)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以及城市地區(qū)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均存在各種形式上的差異。事實上,對一件事情的評判應該是多個維度、多個標準的,過度站在對立面分析事物的正確與否并不能培養(yǎng)學生完整的人格。因此,教師在這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1.3 社會現(xiàn)實的誤導
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會發(fā)現(xiàn),學生總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反駁,讓教師處于較為尷尬的地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追根究底在于社會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較大,尤其在城市發(fā)展中社會現(xiàn)實與德育理念違背的現(xiàn)象較多,給德育滲透形成了一定的阻礙[3]。德育滲透主張要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為人廉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尊老愛幼等等,但是現(xiàn)實社會中與之相反的現(xiàn)象卻非常多。如商家信用度低、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碰瓷現(xiàn)象以及腐敗現(xiàn)象等等。德育滲透需要一定的社會事實為依據(jù),當社會現(xiàn)實與理論存在偏差時,德育滲透的效果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這也是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2.1 充分挖掘德育因素
字詞句中的德育因素挖掘要求教師能夠從字詞句本身的含義著手,讓學生能夠對字詞句進行全面的認識。以“字”的德育因素挖掘為例。中國的漢字在結構上具有廣泛的意義,這也是中國古代通過測字來進行命運解說的重要原因,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可以對字詞本身進行結構分析和內涵分析,就可以達到較好的德育滲透效果[4]。如“恕”字?!八 笨梢赃M行上下結構的拆分,上面是一個“如”字,下面是一個“心”字?!叭纭贝碇鴮⒆约罕茸魉?,“心”則指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心臟,比如一個人的思想和想法。因此“如”和“心”的結合指的就是人應該要將心比心,要站在別人的思想和立場上進行思考,盡可能為他人開脫。教師在教學中這樣對學生進行解析,不僅能夠讓學生立刻掌握“恕”的內涵,實際上也是德育的滲透,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認識到寬恕他人的重要性。
文章內涵中的德育滲透主要指的是通過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其中包含的德育內涵和思想。例如,在《司馬光》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知道告訴學生司馬光很聰明,懂得變通,但是卻很少有教師能夠進行思想的滲透,告訴學生要向司馬光學習、團結友愛、樂于助人,及時在助人過程中遇到了問題,也要積極思考,盡可能解決該問題,幫助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學。
2.2 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滲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德育啟發(fā)和德育滲透,實現(xiàn)對學生的德育教育[5]。但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灌輸式的德育教育和滲透,而是應該要以啟發(fā)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對課本中的德育內容進行分析,這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多元化的德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完整的人格。舉個簡單的例子。不少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豐富語文內容,會以《灰姑娘》的故事對學生進行告誡或者教育,告訴學生應該要向灰姑娘學習,做個善良的孩子,而不能向灰姑娘的后媽和兩個姐姐學習。甚至教師會告訴學生,某些文章中人物的做法是錯誤的、要堅決予以抵制[6]。但是就有人對這種說法進行了反對,有人認為灰姑娘的媽媽是為了自己女兒的利益考慮,因此并不能說錯,她仍然是一個好媽媽,只是對灰姑娘而言并不是好繼母。因此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也不能對德育內容一概而論,要盡可能幫助學生以多元的觀點和角度進行問題的分析。
2.3 寫作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也可以進行德育滲透,實現(xiàn)德育的思想到行為的轉變。為什么說寫作中進行德育滲透就能夠實現(xiàn)德育思想到行為的轉變呢?舉個例子。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任務,學生寫完之后交給學生檢查,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舉了這樣的例子:“小紅每天很晚回家,但是學校早就放學了。因此不少人認為小紅是在學校玩耍,學習不夠認真,紛紛指責小紅,甚至編造謠言,最后得知真相后后悔不已?!睂W生在寫出這樣文章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對德育本身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知道德育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表現(xiàn)。那么如果在實際生活中真正出現(xiàn)了這樣的事情,學生就會從這些方面進行思考,可以對行為進行一定的指導。
綜上所述,德育滲透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還存在不少問題,教師可以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方面著手,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德育飲食進行德育滲透,提高教學的全面性。
[1]鄒曉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171.
[2]趙建成,石云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3]張曉蘭.新課改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德育滲透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6,10:57.
[4]何紅.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主要內容[J].基礎教育研究,2012,18:61.
[5]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5:57.
[6]袁玉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德育滲透的新視角——利用教材“主題重現(xiàn)”的特點實現(xiàn)德育滲透[J].基礎教育研究,2013,10:9-11.
1004-7026(2017)07-0081-02
G623.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7.058
魏麗嬌(1993.1-),黑龍江,佳木斯大學,小學教育專業(yè)。
許紅梅(1968.11-),教授,出生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教師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