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興,薛雄豪,朱翠清
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療效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群和心肌酶的影響
周景興,薛雄豪,朱翠清
目的 研究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群和心肌酶的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基礎(chǔ)上加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進行輔助治療。觀察兩組在治療兩周后外周T淋巴細胞的變化情況,治療4周后檢測心肌酶水平,評定治療臨床療效。結(jié)果 對照組在治療兩周后外周血中CD4+T淋巴細胞顯著降低。觀察組在治療兩周后患兒外周血中CD4+T淋巴細胞較治療前顯著降低,CD8+T淋巴細胞和CD4+/CD8+的值較治療前顯著升高。兩組患兒在治療后血清中的心肌酶含量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治療后血清中心肌酶的含量觀察組普遍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療效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944,P<0.001)。結(jié)論 治療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時使用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對患兒體內(nèi)心肌酶和T淋巴細胞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在臨床上進行初步運用。
病毒性心肌炎;丙種球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心肌酶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由于病毒感染導致的心肌彌漫性或局限性病變,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主要是柯薩奇B族病毒[1]。雖然病毒性心肌炎的發(fā)病與感染與該種病毒有關(guān),但其具體的致病機制目前還未完全明了,且發(fā)病多集中在兒童,所以該病是兒科心血管的一種常見疾病[2]。目前還缺乏這方面的抗病毒藥物,所以治療的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特別是對于某些合并心律失常的患兒治療效果不佳[3]。近年來,很多領(lǐng)域使用了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它使病人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進而具有一定的抗炎抗病毒的作用[4]。本研究對收治的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兒進行大劑量丙種球蛋白的靜脈注射,現(xiàn)將治療過程以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歲~11歲(7.5歲±2.1歲)。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5歲~12歲(7.8歲±2.3歲)。進入研究的患兒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制定)。確診條件:患兒的心電圖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段異常改變。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30例患兒給予常規(guī)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主要包括吸氧、營養(yǎng)心肌藥物、對癥治療、臥床休息、抗病毒藥物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觀察組患兒除使用以上藥物進行常規(guī)治療外還使用丙種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主要是在患兒入院后24 h內(nèi)使用人丙種免疫球蛋白進行靜脈注射,連續(xù)使用3 d。在治療過程中務必密切關(guān)注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生命體征,且每周進行一次心電圖的檢查,連續(xù)觀察4周。
1.3 心電圖以及臨床癥狀觀察 在患兒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測定患兒體內(nèi)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情況;在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觀察患兒體內(nèi)血清心肌酶譜水平的變化情況。使用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橋聯(lián)酶標測定法測定T淋巴亞群的數(shù)量,采用美國雅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兒血清心肌酶譜。
1.4 療效評定標準 經(jīng)過4周的治療后評定。無效: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還具有加重的趨勢,心電圖以及心肌酶譜仍然呈現(xiàn)異常;好轉(zhuǎn):生命體征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和心肌酶譜均有一定程度好轉(zhuǎn);痊愈:生命體征完全正常,且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和心肌酶譜也恢復正常。
2.1 兩組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情況 對照組在治療2周后外周血中CD4+T淋巴細胞顯著降低,而CD8+T淋巴細胞和CD4+/CD8+和治療前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在治療兩周后外周血中CD4+T淋巴細胞較治療前顯著降低,CD8+T淋巴細胞和CD4+/CD8+的值較治療前顯著升高。詳見表1。
組別時間CD4+CD8+CD4+/CD8+對照組治療前35.8±2.317.5±2.12.0±0.5治療后33.8±2.617.9±2.51.8±0.4t值3.156-0.6711.711P<0.0010.5050.092觀察組治療前38.0±2.517.6±2.32.1±0.1治療后31.8±2.121.8±1.61.3±0.3t值10.401-8.21113.856P<0.001<0.001<0.001
2.2 兩組心肌酶譜變化比較 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脫氫酶,兩組患兒在治療后血清中的3種酶含量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治療后血清中3種酶的含量觀察組普遍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組別時間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乳酸脫氫酶(U/L)對照組治療前282.6±77.5286.3±45.676.3±12.5治療后174.3±30.1145.2±50.618.9±8.5t值7.13511.34620.798P<0.001<0.001<0.001觀察組治療前288.9±70.6288.3±45.277.6±10.2治療后144.3±2.51)100.2±32.61)11.2±6.61)t值11.21118.48729.935P<0.001<0.001<0.001 與對照組比較,1)P<0.001。
2.3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4周后,對照組痊愈5例,好轉(zhuǎn)18例,治療無效7例。觀察組痊愈19例,好轉(zhuǎn)9例,無效2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944,P<0.001)。
病毒性心肌炎是發(fā)生在兒童身上較為嚴重的疾病之一,其發(fā)病機制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還無法確定有效的治療措施,這給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惑[6-8]。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患兒受到病毒的侵染而使其心肌受到損害,由于心肌組織受到了損害,在大大降低患兒身體的免疫能力的同時使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體內(nèi)T淋巴細胞無法有效積極的分泌抗病毒因子,則病毒得不到消滅,進而導致惡性循環(huán)[9]。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該進行積極有效地抗病毒治療,盡量提高免疫力,這樣才能對疾病的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10]。
靜脈注射的丙種球蛋白是一種具有針對性的中和性抗體,該抗體的針對性比較廣泛,可以有效的清除患兒體內(nèi)的病毒,提高患兒的免疫力,最大限度的保護機體,達到更好的臨床效果[11]。目前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在治療病毒性心肌炎中所起的作用還不清楚,可能的機制為:丙種球蛋白可以中和很多類型的病毒,可以很快清除患兒體內(nèi)的病毒;丙種球蛋白本身作為一種抗體也可以提升免疫反應,減輕心肌炎癥。但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12]。
對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大劑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治療可以得到較好結(jié)果,最大限度降低患兒的住院治療時間[13-15]。本研究證實,對照組在治療兩周后外周血中CD4+T淋巴細胞降低具有顯著性差異,而CD8+T淋巴細胞和CD4+/CD8+和治療前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在治療兩周后患兒外周血中CD4+T淋巴細胞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兩組患兒在治療后血清中的3種酶的含量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治療后血清中3種酶的含量觀察組普遍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在治療后的療效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944,P<0.001)。
對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靜脈注射大量丙種球蛋白可以更快、更好達到目標臨床效果。
[1] 林清,馬會霞,高秀娟,等.抗柯薩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膠囊復方提取物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保護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1(6):1609-1611.
[2] 張彪.老年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曲美他嗪治療期間血清心肌酶譜的變化及其與預后的關(guān)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7):4850-4852.
[3] 劉佩勇,謝梅,紀玉強,等.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0(5):46-49.
[4] 鄧文,唐遠平,黃冬平,等.甘草酸二銨注射液對重癥暴發(fā)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炎癥因子、CK-MB、肌鈣蛋白的影響及其治療效果[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10(2):104-106.
[5] 陳元元,范曉晨.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Ⅱ受體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達[J].廣東醫(yī)學,2015,10(96):832-835.
[6] Mackman N,Antoniak S.Roles of PAR1 and PAR2 in viral myocarditis[J].Thrombosis Research,2014,133(1):18-20.5.
[7] 寇艷,桑葉.心電圖及動態(tài)心電圖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5):1540-1542.
[8] 田琳,何春枝,李雙杰等.黃芪甲甙對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TLIA表達的影響及意義[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40(2):150-157.
[9] 吳嵐,王朝霞,高曼,等.百令膠囊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纖維化小鼠骨膜蛋白表達的干預作用[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64-67.
[10] Zhang Y,Li JN,Xia HH,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losartan in mice with chronic viral myocarditis induced by coxsackie virus B3[J].Life Sciences,2013,92(26):1186-1194.
[11] 袁安冬,王昃睿.中醫(yī)藥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55(12):1390-1392.
[12] Pankuweit S,Klingel K.Viral myocarditis:from experimental models to molecular diagnosis in patients[J].Heart Failure Reviews,2013,18(6):683-702.
[13] 石秦東,李昊,滕琰,等.持續(xù)腎臟替代治療聯(lián)合血液灌流治療急性重癥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33(14):1717-1722.
[14] Yan Shen,F(xiàn)eng Qi Zhang,Xiao Wei,et al.Truncated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can alleviate cardiac injury in mice with viral myocarditis via infiltr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s[J].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14,58(3):195-201.
[15] Jeserich M,Brunner E,Kandolf R,et al.Diagno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b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and viral genome detection in peripheral blo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13,29(1):121-129.
(本文編輯王雅潔)
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qū)人民醫(yī)院( 廣東惠州 516229),
E-mail:jingxingzhou@163.com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6.040
1672-1349(2017)06-0760-03
2016-08-03)
引用信息:周景興,薛雄豪,朱翠清.丙種球蛋白沖擊治療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療效及其對T淋巴細胞亞群和心肌酶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6):76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