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酈君
(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英語新聞報道中的詞匯應用特點研究
巢酈君
(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當前是一個網(wǎng)絡時代,大眾媒體也在不斷優(yōu)化、發(fā)展中,而英文新聞在傳達國際大事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伴隨國際交流的日益緊密,閱讀、收看英語新聞已成為大都數(shù)人獲取有價值及了解信息的重要方法。英語新聞報道作為媒體英語有著自己的特點。本文先分析了新聞的結構以及英語新聞的總體特征,之后再從詞匯特點的應用進行分析,旨在對英語自主學習提供相應幫助。
英語新聞;詞匯運用;特點
新聞報道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可以廣泛來傳達信息。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新聞傳達方面非常重要。新聞報道的內容主要是與社會、生活等各方面事件、動態(tài)有關,為可讓新聞報道更具有可靠性、真實性、生活化等,編寫人員要綜合運用大量的寫作手法以及修辭方法,把事件快速、及時、準確的傳達給受眾人員。
詞匯是語言表達中最突出、最基礎的一個部分,在新聞報道中,受眾人員包含了不同階層及文化水平的人員,這也讓新聞詞匯展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在國際交流不斷頻繁的今天,英語學習人員以及新聞從業(yè)者掌握英語新聞特點、翻譯等方法,可以把世界發(fā)展動態(tài)、方向更真實的詮釋。由此可見,正確翻譯英語新聞,不單要求有關工作者有良好漢語及英語的功底,還要掌握正確翻譯標準、技巧等,客觀、公正對事件進行翻譯。
新聞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標題、導語、正文。
標題的字號大于正文,主要是用精準的詞語來對新聞內容、中心思想以及極富特色的精華來對新聞事件進行總體的概括,同時還要表達出作者的態(tài)度、立場、判斷、評價等,在受眾群體以及報道間構建起一個溝通用的交流平臺,有著點睛文章、總結內容等功能。
導語是新聞報道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話,其作用是引導受眾群體去閱讀、觀看新聞,同時傳達報道內容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信息。一般來說,導讀的類型有多種,可以是總結性的,也可是提問式、描寫性的等等[1]。
伴隨國際傳媒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與完善,信息傳播技術也得到了極速發(fā)展,傳媒在人們生活、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英語,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官方語言,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英語新聞就是信息的載體,所有受眾人員都可以通過這一平臺獲得全世界的資訊信息,包括了生活、工作、社會等各方各面的內容。
在英語新聞的不斷發(fā)展中,其已成為了獨立部分,有自己特定的用字和語法方面的特點,在詞匯、語篇、修辭手法等方面極具特色,而且標題、導語、消息、評論等形式的不同,所表現(xiàn)出現(xiàn)的文章特點也有所不同。
對英語新聞進行全面了解,有利于我們去理解、閱讀英語新聞。當前,新聞的種類繁多,分類方法也各不一樣。例如,根據(jù)內容進行劃分,新聞可分成經(jīng)濟、政治、體育、文化等多個內容。根據(jù)新聞事實發(fā)生地點以及范圍又可分成國際新聞或國內新聞、地方新聞。以報道媒介不同進行劃分,可分成廣播新聞、紙媒新聞、電視新聞、網(wǎng)絡新聞等等。以新聞性質不同劃分,可分成硬性新聞(指的是消息報道,標題嚴肅,符合客觀事實報道)、軟性新聞(具有人情味,寫法輕松,一般是以社會新聞為主)。由此可見,雖然新聞的種類很多,但基本的共同特點是一樣的,即準確、高效、真實、簡短精致[2]。
英語和中文不同,對于一些新型的事物,中文只需在原有字的基礎上找到最能形容的字、音來組成即可。但是,英文則不然,英文很多時候是當有一個新事物出現(xiàn)后,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詞來代表其意思。
3.1.1 新事物所產(chǎn)生的新生詞
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日,新聞媒體是各地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不斷優(yōu)化、改變的渠道,其中,所使用的新生詞和這些領域內所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問題、事物等有著千千萬萬的聯(lián)系。因此新事物的產(chǎn)生就意味著新生詞的產(chǎn)生,伴隨新聞報道傳播,這些新生詞也慢慢被大眾所接受、認可、運用。
例如,伴隨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blog正以快速發(fā)展之勢成為了網(wǎng)絡時代的新寵。當然也為英語新聞報告所頻繁使用。這一段所說的blog實際上是單詞weblog的簡稱,主要是由兩個單詞,即weblog所構成的一個新生詞。
再例如,伴隨電視業(yè)的發(fā)展,當前很多國家都增設了類似talkshow的電視節(jié)目形式。這里所說的talkshow就是talk/show的合成用法的新詞匯。
而這樣的例子還有非常多,在新聞報道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如second j ob(第二職業(yè))/jellybuilt project(豆腐渣工程)/win-win(雙贏)/internet bar(網(wǎng)吧)等等。
3.1.2 舊詞延伸
舊詞獲得新義也就是一個詞獲得新的詞義內容,讓原來表達形式再分支成了一個新的詞匯。在英語新聞報道當中,舊詞延伸的方法非常流行,有的已被收錄進字典里形成了現(xiàn)代的詞匯。
以tsunami一詞為例,本意是海嘯之意,主要指的是在由震源在海底五十千米以內、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所引起的災難性海浪。但在英語報道中則會使用financial tsunami,即金融海嘯一詞,形容經(jīng)濟危機。
這種例子也有非常多,如mouse(由老鼠延伸出了鼠標之意)/break(由破壞延伸出了霹靂舞之意)等。
新聞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于傳達有效的信息。在標題、導語中信息量巨大,常常會涉及到事情、人物、地點、原因等等問題。而人物也會與世界各國、地區(qū)政界、娛樂界、商界等熱點人名和比較有影響力的組織機構名稱、縮寫。在地點中更是實際到主要的國家、首都地區(qū)等。而這些名稱都是專有名詞,在英語新聞中大量出現(xiàn)[3]。
例如:Willam Fenical directs the Center for Marine Biotechnology and Biomedicine at the Scripps Instiute for Oceanography in California中所涉及了人名、地名和幾個機構的名字。
由此可見,對于專有名詞的積累,是一項非常困難、長期的工作,在平時,一定要多多重視關注時事方面的信息,通過閱讀或是收聽、觀看英語新聞作為輔助,適當查閱資料、整理并收集,加上辨析等等。掌握程度也要求讀音要正確,可根據(jù)讀音判斷其中的含義,而拼寫則是其次的。這樣的積累一定可以慢慢見效,在遇到有關新聞時也不會覺得陌生。
3.3.1 縮寫詞匯
在英語新聞的報道中,還運用了大量的縮寫詞匯。例如我們常見的一些縮寫詞語WHO/FIFA等,還有這些年新起的SOHO,即居家辦公、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指的是畢業(yè)后仍靠父母經(jīng)濟支持的啃老族。當然也有一些是獨創(chuàng)性的,單單在新聞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縮寫語,例如ad:advertisement/nukes:nuclearweapons等等。這類詞匯的運用是為了盡量節(jié)約版面。
3.3.2 借用詞匯
在英語的新聞報道中還有一個明顯的詞匯特點就是廣泛運用其他領域的詞語。例如軍事、文學、宗教、文化等等。不單如此,一些外來詞、俚語、典故等也是英語新聞詞匯的借用法定。例如,在一些新聞中的JapaneseWatergate一詞,這一用法就是借用了美國的著名政治丑聞水門事件,而這樣,新聞編寫人員無需再多用筆墨就可將新聞內容生動、形象的進行表達。例如,以下這篇CNN新聞報道標題也可看出詞匯的借用:
Obama declares he`s running for president
Run for在這里所表達的意思是競選某個職務或政治職位的候選人的意思。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此用法原于Temple Bar一書,后來被流傳,這也就是從文學作品中借用而來的詞匯。
在英語新聞報道中,復合詞的用法也是比比皆是。復合詞運用起來方便,不單有復合動詞、名詞,甚至還有復合型定語。
第一,復合動詞。復合動詞相對而言比較少一些,但也非常生動、形象,例如 to test-fire a cruisemissile(試射)。
第二,復合名詞。復合名詞的種類繁多,有以-er結尾的,也有動詞和副詞相結合構成的,還有以-ing結尾的。例如,維和部隊=peacekeepers.允許=the go-ahead.販毒=drug-trafficking等等。
新聞翻譯與其他翻譯不同,可以根據(jù)功能劃等號的原則進行,通過幾種方法來進行翻譯。
等值對應是不用進行任何形式高速,只是要注意在運用等值對應詞匯時,要留心并觀察由字面上看是否符合等值,而實際意義因社會、文化背景差比較大的詞匯。直譯主要指的就是在翻譯的過程中根據(jù)原文的意思,以原文形式做好字面了的翻譯。在一些時候,東方與西方是存在文化差異的,但在全球一體化大背景下,不同地區(qū)居民生活體驗及對很多事物理解也是比較類似的,多數(shù)情況可運用這種方法來原有文章的意思也可達到預期的效果[4]。
兩種語言運用主體、使用背景、民族特點等都存在不同的差異,一些帶有文化底蘊的詞直譯起來無法完全表面文化背景。因此,為了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原來的意思,需要在不影響文章的基礎上,通過意譯法進行補充說明。對新聞詞匯翻譯補充解釋常見的形式就是要在解釋詞匯的前后運用同位語結構名增加定語進行說明。
音譯在英語新聞翻譯中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音譯指的是根據(jù)源語新詞的發(fā)讀音,巧妙翻譯成對應詞。音譯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保留的原詞的完成意識,而且方便記憶。例如hacker被音譯成黑客或駭客。反例,中國的豆腐被翻譯成tofu等等。
漢語、英語在語法結構上存在比較大差異。在翻譯過程中經(jīng)常是要更換原文詞語的前、后順序,可以根據(jù)譯文的語言習慣對原文的詞序來進行重組、高速,讓譯文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通、順。
總之,為了可以最大限度與社會發(fā)展相協(xié)調、同步,作為信息傳達的平臺,新聞報道一定要與時代相結合,英語新聞詞匯也在不斷優(yōu)化、發(fā)展中,這對于提升英語新聞的質量非常有幫助,也常常會讓受眾人員有新鮮的感覺。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收聽、閱讀、觀看英語新聞已成為人們了解世界發(fā)生重大事件的主要途徑,對于廣大英語學習者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素材。因此,在對英語新聞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守這些詞匯的特點,并以此為基礎,綜合對英語新聞詞匯特點進行分析,這樣不單有利于英語新聞報道的傳播的渠道拓寬,更有利于培養(yǎng)英語愛好者自主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1]張希.學習遷移對英語新聞詞匯習得的影響[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7(6):163-164.
[2]胡筱蓉.淺析英語新聞中的構詞法對語言教與學的啟發(fā)[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3):170-171.
[3]袁婷.網(wǎng)絡英語新聞特點探析[J].青年記者,2015(5):35-36.
[4]朱曉云.從VOA新聞看網(wǎng)絡英語新聞標題的文體特征[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28(1):81-84.
H313.1
A
2095-7327(2017)-12-0124-02
2015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晚清拜倫《哀希臘》譯介研究(2015SJD518)。
巢酈君(1981—),女,江蘇常州人,本科學歷,文學學士,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PETS口語考官,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