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磊
微笑向暖,眾木成林
文│周 磊
教育是對人靈魂的喚醒,是一項富有深遠意義的筑夢工程。“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在文化蘇醒、民族復興的實踐征程上,幼兒教育的作用無可替代。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尚未完全綻放的花蕾,需要加倍的呵護與關懷。北京市海淀區(qū)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百望山畔的夢想伊甸園,六年光陰鑄就金色品牌的“奇跡園”:2010年建園,2013年便以優(yōu)異成績順利通過北京市級類驗收,成為北京市一級一類幼兒園,目前已形成北辰香麓園區(qū)、凱盛園區(qū)、蘇家坨園區(qū)三園并立的嶄新格局。承載著社會與幼兒的期盼,肩負著自我的使命與囑托,園所堅持“高起點辦園”,把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作為自己最本真的追求,不畏風雨,向陽而生。
葵花,擁有著“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陽心”的執(zhí)著,這恰如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這所新生園。面對已知或未知的困境,北新人并沒有停下尋路的腳步,深計遠慮之后,園所找到了以品質立園,以文化興園的發(fā)展突破口,以文化建設為中心,為幼兒的終身成長奠基。以葵花為基本元素,在對自我進行深刻剖析的過程中,園所逐步確立起“葵花森林”的特色品牌定位。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任何事物的成形與固化都需要一定的條件與基礎,“以人文、科技、環(huán)保為特色,營造適宜幼兒生活的綠色成長空間;融樂群、博聞、智趣為一體,鑄就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金色教育家園?!鞭k園初期,雙色教育就像是兩個車輪,帶領著北新實幼奔襲在逐夢道路上。以“綠色+金色”為向導,園所大力推進環(huán)境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期達到以境化人,以情動人,以書育人的目的。無論是綠色健康的硬件環(huán)境,還是和諧融洽的人文環(huán)境,都讓社會各界看到了其作為教育者的誠心與擔當。
時光倏忽,晨曦易夕。隨著教育大環(huán)境的改變,北新實幼積極調整思路,與時俱進,從原有的雙色教育理念中汲取養(yǎng)分,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葵花森林”的全新命題:向日葵,寓意溫暖、熱情與進取,這暗合了北新師生向陽、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質與價值理想;森林,則是指要親近自然、保護自然,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形成。它既是對雙色教育的繼承,更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上的創(chuàng)新,以向日葵的意象為依托,借鑒國際先進的“森林幼兒園”管理文化,從幼兒視角出發(fā),將葵花與森林兩個大自然的符號,與幼兒的生活與學習方式融合,使其吸收到充足的外部與精神世界的“氧氣”,收獲健康與快樂。
“三年葉花果,一生木林森”,這是園所在“葵花森林”文化的感召下開展幼教工作的目標與愿景?!叭~、花、果”,彰顯了生命的階段特點與周期性,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是孩子與世界對話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何走好這一步,考驗著教育者的智慧。園所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通過制定合理的政策與方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澳?、林、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強調“我”與“我們”的內在關系,意指幼兒的發(fā)展既需要園所、社會、老師的支撐,也需要自我的獨立與相互扶持。
“笑對笑開花,手拉手成林”,這是園所“葵花森林”文化的具體呈現。笑臉,是人最美的標簽,它可以使寒冰消融,使隔閡破碎,使人產生自然的親近感。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堅持用微笑灌溉孩子的夢想花蕾,用“大手牽小手”的方式與孩子一同成長。從領導層到普通教師,從課堂到戶外,園所的每個人每一刻都在傳遞、感受著溫暖與真誠,每一個孩子都可能長成參天大樹,而園所始終和孩子并肩而立,聚木成林。
“有愛、有趣、有益”的園訓,是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的工作尺標。愛是教育的本質與真諦,是教育者與孩子之間最堅固而溫馨的聯系,園所對孩子傾注了滿腔摯愛,以愛奠基,以夢為馬,編織著屬于北新的教育童話?!坝腥ぁ笔峭诰蛴變簼撡|的基本途徑,也是其接納新知的初始動力,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取樂,讓孩子們在一種輕松愜意的環(huán)境中沐浴書香,增廣見聞?!坝幸妗眲t是來自現實的考量,孩子不能也不該永遠被禁錮在象牙塔中,他們最終是要步入社會,走向生活的,園所要對每個孩子負責,使每個孩子受益。
>>環(huán)保宣傳活動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永遠是推動教育事業(yè)前進的動力來源,也是一所學校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對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而言,若要實現“葵花森林”的教育理想,必須要有一支既充滿朝氣又樂于付出的教師隊伍。
北新實幼的主要管理人員都來自六一幼兒園,均在六一工作15年以上,六一精神中“無私奉獻”“敬業(yè)專業(yè)”“追求卓越”的教育精髓就像血液一樣,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園所管理者的內心,面對這樣一所新建園,以肖延紅園長為核心的管理層殫精竭慮,共同籌謀園所的未來發(fā)展。
“立”與“活”是園所管理方式的兩大特點?!秿徫宦氊熂耙?guī)章制度匯編》《教職工工作質量評價細則》等給教職工心中立起了職責標準;“優(yōu)秀班組獎”“優(yōu)秀個人獎”“服務之星”等獎項,激活了評價機制,提升了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另一方面,北新實幼的教師多數都非常年輕,但他們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也頗有想法,園所通過班子會、全園會、教代會、班長會、班務會等例會制度的實施,采用雙向互動的管理模式,實現層級之間的相互溝通,確?!叭巳硕际菂⑴c者,個個都有話語權”。“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使教師也能和孩子一樣快樂地成長、進步,幫助他們收獲職業(yè)幸福感,同時也加深了他們對園所的歸屬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師德為魂,師道為先?!拌T師魂、樹師德、展風采”師德演講比賽,“金秋歲月憶兩載,攜手奮進頌北新”征文活動,“愛崗敬業(yè)座談會”……教師們將自己對幼教事業(yè)的理解和熱愛化作真誠平凡的話語,讓人為之動容。園所以師德建設為切入點,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水平,使他們能夠永葆赤子情懷,不改初心,不忘原點,甘于奉獻。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百世之師孔子早就已經指出了為人、為師的標準與前行方向,過硬的專業(yè)技能是教師最好的兵器,能保證其在教學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立足園情,從現實出發(fā),制定了符合不同層次的教師需求特點的培養(yǎng)計劃:對新教師進行1對1傳幫帶指導;讓成長期教師在做中學、做中求發(fā)展;讓骨干教師承擔指導任務,開展課題研究。與此同時,借力發(fā)力,充分發(fā)揮園所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廣泛開展內生式培訓,讓教師的成就感由園所而來,繼而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園所工作中去;通過讓區(qū)骨干教師做公開課、示范課,讓師德標兵在三個園之間巡講先進事跡、邀請學前教育專家來園解疑的方式,為教師樹立榜樣,產生正面的影響效應;三所園之間也經常進行相互觀摩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走出去”與優(yōu)秀教師面對面交流,了解幼教前沿信息和先進教育思想,學習教育經驗,使教師快速成長起來,為園所的發(fā)展積蓄內在動力。
人類從自然那里獲得的饋贈是不可估量的,取之于斯,自當感恩于斯,關注環(huán)境就是關注人類自身。北新實幼自建園以來,堅持把環(huán)保教育放在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借以啟發(fā)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孩子的環(huán)保行為,這也是“森林”意識的初始化。園所通過組織專門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到涵蓋水、植物、空氣、噪音等內容的環(huán)保知識,在日常教學及一日活動中進行隨機教育,引導小、中、大班學生開展形式不一的環(huán)保主題活動,并輔以大型親子活動凝聚家園共識,促成全員環(huán)保行動。
最值得一提的當屬“環(huán)保妙妙屋”與環(huán)保童話劇《白雪公主》。在孩子的眼中,環(huán)保妙妙屋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它里面住著一個專吃垃圾的機器,可以把生活、廚余垃圾轉化為有用的營養(yǎng)土壤去種植花草,孩子們自己動手收集垃圾并進行分類,將它們送到妙妙屋中,親眼見證變廢為寶的過程?!栋籽┕鳌返墓适驴芍^是耳熟能詳,園所的老師和孩子對其做了創(chuàng)意性改編,使其與環(huán)保理念相交融,每一件演出服都是老師們親手制作的環(huán)保作品,每一段故事情節(jié)也是圍繞環(huán)保主題展開,該劇代表海淀區(qū)參加了北京市教育系統(tǒng)節(jié)能減排文藝作品展演,好評不斷。
“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是對心靈的洗禮,是一次精神世界的朝拜。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凱盛分園把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作為自己的立園特色,大力推進書香教育,在“葵花森林”意識的驅動下,努力探索幼兒閱讀教育的有效方式并進行了相關實踐。
每年,臨近世界讀書日,園所的老師們便開始籌備多種讀書活動。在日常則會組織孩子們進行繪本教學,邀請家長進課堂,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促進園所閱讀工作的常態(tài)化?!疤槭袌觥?,是通過讓孩子們扮演“小書商”的角色,進行讀書估價、交換,使其更加懂得珍惜書籍;“幸福驛站”公共區(qū),是園所專門為幼兒提供的分享閱讀的交流平臺;“圖書漂流”使圖書真正在孩子們之中“動”起來;“小飛豬”閱讀,通過給予每個孩子一個閱讀包,讓其帶回家中與父母一起閱讀,達到促成親子閱讀的目的。
此外,園所還不忘社會責任,積極發(fā)動幼兒及家長開展圖書捐贈活動,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為鞏固教師的專業(yè)根基,園所打造了教師閱讀工程,促使教師自覺學習,積極進取,并借助定期的讀書交流活動,幫助教師敞開胸懷,拓寬眼界。
>>萬圣節(jié)聯歡
>>西游記表演
人是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的,社會性是人的基本屬性,它是人與人,人與外在世界的聯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幼兒社會性的培養(yǎng)是極度復雜而艱難的。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蘇家坨分園卻迎難而上,將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作為自己的特色建設方向,希冀幫助每個孩子成為巋然屹立的大樹,并讓這些大樹“手拉手成林”。
在研究了諸多社會學材料的前提下,園所將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作為幼兒社會學習的重點,以此為契機,以活動為支點,園所對幼兒開展了點滴滲入式的社會性培養(yǎng):“文明禮貌小明星”“小小志愿者”等稱號喚醒了孩子們的服務意識;開展節(jié)日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感恩,懂得奉獻;“角色屋”深受孩子喜愛與歡迎,仿真理發(fā)店、甜品店、書店等使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逐漸深化對社會的認知。
得益于豐富的社區(qū)資源,園所經常組織幼兒到銀行、超市、消防局等機構參觀、學習,還會邀請不同職業(yè)的家長來園參與活動:交警爸爸來給孩子們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刑警爸爸來給孩子們傳授如何防范危險……
三園共進,以相同的理念,不同的視角,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培育著民族的希望之花,陪他們一同奮力向上,和他們一起迎接明媚陽光。
結語:“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幼兒園就像是一個花圃,真正的愛花之人,最懂得孕育與守望。肖園長以及所有老師們辛勤耕耘,日夜不輟,使得孩子們在北部新區(qū)實驗幼兒園這個天然氧吧里,能夠暢快的呼吸,自由的生長,“傾陽一點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這一株株微笑向暖的葵花,一棵棵極富生命力的幼芽,終有一天會蔚然成林,為社會平添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