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東
【試題展示】
如果你是導(dǎo)游,請從下面景點中選擇一處,為游客設(shè)計一段100字左右的解說詞。
滕王閣 梁山泊聚義廳 水簾洞 泰山玉皇頂
答:
【技法指導(dǎo)】
解說詞,即解釋說明性的文字,作為一種實用類文體,它包括入場解說詞、導(dǎo)游解說詞、展覽解說詞、影視畫面解說詞,等等。它通過對事物的準確描述和生動渲染來感染觀眾或聽眾。解答解說詞類語用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解說詞要抓住解說對象的主要特征。解說詞是講者針對觀眾的解說,觀眾對解說內(nèi)容記住多少,對解說對象理解的深淺直接由解說詞的優(yōu)劣決定。假如觀眾對解說詞內(nèi)容過耳即忘,聽和沒聽過一個樣,那么這樣的解說詞是失敗的。解說詞要想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絕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談,必須抓住解說對象的主要特征。好的解說詞即使不點明解說的是什么,不看只聽,就能馬上猜出解說的對象。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關(guān)于“毛豆腐”的一段解說詞:“安徽南部,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溫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zhì),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這些附著著白色菌絲的奇特食物,它們的實質(zhì)是豆腐。豆腐上濃密的絨毛帶給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比如說動物。這里的確有生命,白色的細絲是毛霉菌的菌絲,是它們賦予豆腐新的活力,很難想象這種食物是如何誕生的?!边@段解說詞緊緊抓住毛豆腐上面的“毛”——白色菌絲,再配合上視覺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解說詞要得體,包括稱呼、解說語言風格都要適合觀眾或聽眾對象。如果解說詞聽者對象是“中學生”,稱呼為“先生們,女士們”那肯定不合適。另外,即使是同一解說內(nèi)容,針對年齡不同或知識程度不同的人也要采用不同的語言風格,可以是通俗易懂,也可以是文雅優(yōu)美,要處處為觀眾、聽眾考慮,站在聽者的角度,“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而非一成不變,機械解說。
3.解說詞語言要簡明、連貫、生動。這也是解說詞作為語言運用題的重點考查角度。由于觀眾、聽眾的注意力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一個解說對象上,因此解說詞要受時間的限制,所以解說詞語言一定要簡明,切不可啰嗦。解說詞是按照實物陳列的順序或畫面的推移順序、時間順序編寫的,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連貫性,要注意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語言連貫。此外解說詞中還可以用一些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
【同步訓(xùn)練】
1.下面是一位教師向來學校參觀“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上級領(lǐng)導(dǎo)所作的解說詞,表述和銜接上有不妥之外,請推敲一下,提出四點修改意見。
①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各位同學:②大家好?、勰F(xiàn)在看到的這幾塊展板是我校誦讀工程的一個縮影。④國學經(jīng)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作為寶貴的人們的精神財富,千百年來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賢者精英,成為一種長效的民族滋養(yǎng)劑。⑤我校開展了“與圣賢為友、與經(jīng)典同行”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三年來,誦讀國學經(jīng)典已成了我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⑥誦讀經(jīng)典的路是漫長而艱辛的,學校有信心帶領(lǐng)著我校學子一路走下去,在經(jīng)典中享受幸福人生!
答:
2.高一新生入學軍訓(xùn)完畢后,舉行軍訓(xùn)閱兵式。假如你是高二(1)班的一員,請你為自己所在班級方陣擬寫一段入場解說詞。要求100字左右,且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
答:
3.下面是紀錄片《玄奘之路》中的一段解說詞,請在下面畫線處補寫恰當?shù)木渥?。要求?nèi)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
公元七世紀,一個大唐的僧人踏上了絲綢之路,他要前往遙遠的西方,尋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懸一線;① ,② 。懷著堅定的信念,他終于抵達了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時間,一百一十個國家,五萬里行程。在異國土地上,他被奉為先知;在佛陀的故鄉(xiāng),他成為智慧的化身,就連他腳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為圣物。然而,③ ,④ 。
4.為下面這幅圖片擬寫解說詞,要求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能揭示畫面的內(nèi)涵(不少于40字)。
答: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