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長英
一、尊重生命的獨特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對話,是“主觀感受的表述,是內心情感的流露,是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上課不再是“獲得標準的答案”,而是與學生進行精神的交往和生命的對話。
如教學《草船借箭》,一位學生在課堂上質疑:“我覺得課題中的‘借字用得不恰當,因為‘借要在征得人家的同意下進行,用后還要歸還,可是課文中的箭既沒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必歸還,這是在‘騙箭,怎么能說是‘借箭呢?”這個問題一問出,立即在課堂上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教師及時組織學生發(fā)表意見,有的說:“用‘借箭是可以的。因為船受滿箭后,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這不是說箭收到了,表示感謝嗎?” 有的說:“這不是真正的感謝,而是嘲諷,譏笑曹操上當了,白白損失了十萬支箭”?!?/p>
同學們各抒己見的發(fā)言,解讀深刻而獨特。學生才能體驗到學習成長的快樂,才會熱愛學習,熱愛生命。尊重每一個生命的差異,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不至于成為一句空話。
二、發(fā)現(xiàn)生命的潛能
把學生推到臺前,把自己隱藏到幕后,為學生鍛煉才能、展示才華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舞臺。讓學生學習不再是外界的強迫,而變成學生內在渴求的時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不斷迸發(fā)出來。
自學思路確定之后,馬上進入自學階段,讓每一個學生體驗我能學會,我能學懂,我能提出問題,我能解答他人的問題,使自學過程不僅是認知過程,也是心理體驗的過程;在充分獨立思考自學一段時間后,自由組合或自然結合成小組一起暢所欲言,教師也隨意參與到任何一組中讓學生嘗試、體驗,學會與人交流、協(xié)作也是極有價值的;讓學生對老師的質疑積極答問,對老師點撥的內容做歸納,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收獲。
這樣的課堂教學,適應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他們在與老師、與同伴的交流中主動思考,主動發(fā)展,他們學習情緒飽滿,學習氣氛熱烈,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火花在不斷迸發(fā),在課堂學習中真正活起來。
三、激活生命的活力
未來教育是喚醒求知欲望,充滿激情的教育。激情是甘露,生命需要甘露的澆灌。教育的責任就在于激發(fā),激勵和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
首先,老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一個互相尊重、理解、寬容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有一種對老師的親近感,情感上的安全感,心理上的輕松感。其次,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性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不是負擔,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才會去主動發(fā)現(xiàn)和探究問題。課堂教學實現(xiàn)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和豐富其精神生活,讓學生的情感得以舒展、個性得以張揚,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生命潛能不斷開發(fā),生活的品質不斷提升。
四、促進生命的成長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生命的顏色就是五彩繽紛。課堂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更是學生生命成長的主要場地,在這里是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追尋夢想的天空;還是讓學生品嘗失敗的苦果,喪失進取的信心,這一切都取決于教師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應以開放、接納、包容的心態(tài),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現(xiàn),個性得以張揚和舒展。
課堂不是一個簡單進行知識傳授的場所,而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陣地,應該關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實生活與真切的成長。因此,教師要用賞識的目光注視學生點滴的進步,用激勵的話語滋潤學生干涸的心田,用發(fā)展的觀點對待學生前進過程中的失誤。學生變得充滿自信,課堂變得充滿活力,學生興高采烈,激情飛揚,天性與個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樣的課堂才讓人感到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