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賞牡丹》是唐朝詩人劉禹錫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描繪了牡丹盛開時(shí)節(jié),眾人紛紛賞花的盛況。歷史上很多詩人都曾寫有詠牡丹的詩,唯劉禹錫的《賞牡丹》流傳最廣。
牡丹是中國特產(chǎn)的名花,一般在春末盛開,花大且美,無論紅、白、粉紅、黃、紫,各色都有很高的觀賞價(jià)值,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再讀《賞牡丹》一詩,你會發(fā)現(xiàn)詩里還提到了另一種花——芍藥。
沒錯(cuò),芍藥花大色艷,和牡丹花的外形很相近,在分類上兩者也同為芍藥屬,千百年來被并稱為“花中二絕”。在很多地方的公園和植物園里,人們常常能看見芍藥和牡丹被栽種在一起,但由于兩者外形太相似,所以很多人都難以分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們的區(qū)別吧。
首先,牡丹和芍藥的莖不同。牡丹的莖較粗,質(zhì)地堅(jiān)硬,表面為棕色;芍藥的莖為草質(zhì),比較軟嫩,表面為綠色。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冬天葉子會掉落,但枝干不會枯死,第二年春天,原枝干上會再長出新葉。芍藥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天的時(shí)候,地上部分的枝條和葉片會一起枯萎,第二年春天,會從根部長出新的枝條和葉片。
其次,牡丹和芍藥的葉片不同。雖然兩者開出的花朵讓人難以分辨,但是它們的葉片卻有明顯的不同。牡丹的葉片較寬,顏色為綠色,多為三出復(fù)葉(三片小葉著生在總?cè)~柄的頂端),每一片小葉的頂端都會裂至葉片中部;芍藥的葉片較窄,顏色為深綠色,雖然也是三出復(fù)葉,但只有最上面的那片大葉的頂端會裂至葉片底部,其他兩片小葉則會組成一個(gè)復(fù)葉。
再次,牡丹和芍藥的花型和花期不同。牡丹花多生于花枝頂端,且都是獨(dú)朵頂生,花型較大;芍藥花多生于花枝側(cè)端,一般是一朵或數(shù)朵頂生或腋生(長在葉子和枝條的“腋窩”里),花型比牡丹小很多。
雖然牡丹和芍藥都是春天常見的花,但實(shí)際上牡丹的花期比芍藥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藥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所以才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藥”之說。
最后,牡丹和芍藥的植株高度不同。牡丹屬于小灌木,可以長到2米高,但芍藥屬于草本植物,一般高約1米。
怎么樣,掌握了這么多分辨牡丹和芍藥的方法,下回你再看見它們的時(shí)候,一定能胸有成竹地叫出它們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