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頒證工作的開展,對于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理清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關系具有積極意義。整體上來說,確權工程程序繁雜,稍有疏忽就會影響到整體工作質量,為了確保確權工作成效,必須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的確權處理方案,同時,加大確權頒證工作的宣傳力度,獲取村民的理解與配合,在工作時嚴格按照相關確權程序進行作業(yè),確保測繪信息的真實性,提高確權工作質量。
【關鍵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開展
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持續(xù)推進,城鄉(xiāng)差異會越來越大,為了協調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縮小貧富差距,必須重視對于新農村的建設,在農業(yè)發(fā)展政策的支持下,鼓勵農村居民應用農業(yè)發(fā)家致富。在此過程中,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工作,對于完善農村土地管理體系,規(guī)范農村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農村土地承包人對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處分的權利,明確各個區(qū)域農村耕地、林地的權屬信息,加強對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及用途管制,是現階段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保障,對于加快農村經濟建設步伐具有重要作用[1]。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概述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依法享有對成本土地的占有、使用的權益,為了推動農村經濟發(fā)展,轉變傳統的農業(yè)經營模式,我國開始在各地設置農村改革試驗區(qū),并開始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試點,為村民土地權益提供了制度保障。自2013年1月31日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鞏固了農民對土地的經濟權利,同時促進了土地經營權流轉的規(guī)范化管理[2]。
整體上來說,進行農村土地成本經營權確權工作,具有以下積極意義:①完善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土地是農村家庭的主要資產,確權頒證后,為其土地權益提供了基本保障,為農民對所占有土地的承包、轉讓、抵押、入股等提供了原始憑證;②為農民的土地權益提供了基礎保障。經過土地確權頒證后,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集體資產產權等可通過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公開公平的交易,使得土地權益轉化為現實收入;③化解農村矛盾糾紛。在農村建設過程中,由于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信息不明晰的問題,其發(fā)展速度及管理水平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經過確權頒證后,各個地塊的界址點及權屬信息確定下來,能夠有效避免紛爭。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的開展策略
2.1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現階段,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頒證工作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土地承包期未明確;②歷史遺留問題未得到對癥解決;③確權面積無統一規(guī)定;④各個村落私自開發(fā)的荒地無明確的確權登記準則;⑤公共事業(yè)占地無確切的處理方式;⑥水域面積無明確確權方案[3]。上述問題都是在確權頒證試點中顯現出來的,為了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順利開展,就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物權法》、《土地承包法》等現行法律制度的基礎上,根據各個區(qū)域的工作實情,制定相應的政策,以維持農村土地成本關系的長久不變。對于確權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政策未覆蓋的問題,可由省市相關單位、村干部、村民的三方協商下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2.2加大確權頒證工作宣傳力度
我國對于新農村建設較為重視,并為此發(fā)布了多項專項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宣傳力度不足的原因,相關政策并沒有傳到到位。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頒證工作來說,由于村民不了解相關政策,所以他們配合工作的積極性大大降低,這導致確權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此外,農村遺留人口多為老齡人、幼兒以及婦女,整體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正確理解相關政策。相關單位在執(zhí)行確權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采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宣傳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民眾介紹相關工作的內容,同時積極解答人民群眾提出的疑難問題,讓村民了解到確權頒證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配合確權頒證工作人員的工作。
2.3保障確權工作程序的執(zhí)行力度
按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工作程序繁雜,先后需要經過宣傳、入戶調查、收集資料、制作地塊草圖、實際測量、信息錄入、公示、頒證等數十道程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相關操作均需按照法律制度中的標準執(zhí)行,以確保確權工作質量,提高我國國土資源管理水平。但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常常由于流程執(zhí)行力度不足而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實地測量前沒有繪制草圖,導致最終成圖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必須返工重測。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確權工作效率,而且會引起群眾的不滿,必須避免,嚴格按照相關制度進行作業(yè)。在確權工作是,嚴格按照作業(yè)流程進行工作,在實地測量時必須要地塊主人及證明人到場,明確地界親自確認后方能開始測量,在公式過程中如果群眾反饋有信息不屬實的情況,應及時處理,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量的農村人口都流向城市,農村土地大批荒廢,城鄉(xiāng)差距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要想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就必須加強農村的經濟建設,從政策上給予支持。2015我國國務院發(fā)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的意見》明確提出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新政策,讓長期在城鎮(zhèn)居住的農村人口有償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在農村集體土地二輪承包的基礎上開展確權登記工作,并頒以證書[4]。加強農村土地管理,是加快其經濟建設的第一步,相關單位必須保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工作質量,確保登記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參考文獻:
[1]陳明,武小龍,劉祖云.權屬意識、地方性知識與土地確權實踐——貴州省丘陵山區(q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的實證研究[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4,02:65-74.
[2]曾皓,張征華,宋丹.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思考——基于江西省的實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1:41-43.
[3]李強,張立亭,陳竹安,李志華,戈財若.基于ArcGIS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相關技術[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5,06:161-165.
[4]劉照媛,馮雙生,張文君,張麗貞.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5:26-28.
作者簡介:
張文斌(1987.6.8-- )男,畢業(yè)于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測繪工程師,畢業(yè)至今一直從事于測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