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猶太人在哈爾濱生活的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為哈爾濱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們?yōu)楣枮I引進了西方盛行的體育活動項目,在學校里建立了體系完整的體育教育內容,在社區(qū)建立體育組織,建設體育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把西方的體育活動普及開展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直到今天,哈爾濱人仍保持著猶太人開創(chuàng)的休閑體育活動習慣。
關鍵詞:猶太人;哈爾濱;體育活動;體育精神
猶太人與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淵源要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他們陸續(xù)移居到這座城市,在這里居住、生活、工作,為這座城市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西方體育在哈爾濱的傳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1西方體育在哈爾濱的傳播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正經歷著一場社會和政治的“大裂變”,是中國社會震蕩最劇烈、最不穩(wěn)定的時期。而此時的哈爾濱,宛若世外桃源,遠離喧囂,靜候著自己從漁村到國際都市的華麗轉身。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使得大批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人來此定居,客觀上加速了這座城市驚人變化的發(fā)生:經濟開發(fā),文化融合,城市面貌亦增添了西方文化的色彩,這其中,猶太人的貢獻功不可沒。
猶太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他們歷經坎坷,長期流散于世界各地,猶太歷史文化是一種宗教性極強的文化,憑借著這種強烈的宗教信仰,猶太民族無論在何時、何種境遇都能以民族共同體的形式頑強的生存下來,并且創(chuàng)造了流而不散的歷史文化奇跡,體育運動于他們而言,被賦予了更多的有關教育、經濟和政治的功能,他們把體育運動和振奮民族精神相融合,寄托強烈的強身健體的希求,時刻為猶太人的復國夢而準備著。猶太人在哈爾濱是以社區(qū)為基本組織,形成一種嚴密的社會體系。因此,其體育活動也是以社區(qū)形式存在的:1903年哈爾濱的俄國猶太人已經達到500人,同年2月16日,猶太人在哈爾濱建立了自己的民族社團組織——猶太宗教工會;1903年第一座猶太會堂——西那國窯(音譯)會堂在道里炮隊街(今通江街)建立;1917——1931年哈爾濱猶太社團進一步發(fā)展,直到1962年關閉。這些社團里均下設了文化教育委員會,每年舉辦全猶太社區(qū)的運動會,在猶太節(jié)日時,社區(qū)還會組織滑雪橇、篝火舞蹈、游泳等各種體育比賽活動來烘托節(jié)日氣氛,在它的領導下,哈爾濱近代猶太人體育文化快速發(fā)展。
猶太人不僅在猶太社區(qū)組織體育活動,他們在哈爾濱建立的各類學校中,體育教育也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內容。1903年,猶太人在哈爾濱建立了西方教育模式的“赫杰爾”(猶太人小學校),1910年猶太小學(現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qū)通江街86號的朝鮮第二中學校址處)正式建成,1916年創(chuàng)辦猶太中學,1920年,猶太實業(yè)家斯基德爾斯基捐資修建了斯基德爾斯基塔木德——托拉學校,它是在哈爾濱存在時間最長的猶太民族學校。猶太人在這里建立了自己的幼兒園、小學、中學、政治團體和各類專業(yè)技術學校,“據1935年出版的《滿洲教育史》統計,是年哈爾濱共有俄國人公立學校14所,各類私立學校,包括鐵路沿線……總計60余所”。1918年籃球運動傳人哈爾濱,濱江道立中學俄人學校舉辦籃球賽,在其影響下,一些學校和工廠自發(fā)地組織籃球隊,舉行籃球友誼賽?!?0世紀20年代,哈爾濱足球、排球運動興起,哈埠舉行中等以上學校冬季球類比賽。每年,中東鐵路局俄僑隊、俄人青年會、秋林洋行隊和朝僑隊、扶輪中等技校、許公學校、東鐵學校、東省特別區(qū)第一中、二中、三育中學、省立第六中、普育中學、商船學校、私立職業(yè)學校、第一女子中學、師范??茖W校、醫(yī)科專門學校、哈工大、法政大學等運動隊經常舉辦各項球類項目的比賽”(哈爾濱市志·體育志)。在重視民族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學習的同時,幾乎無一例外的都開設了體育課,培養(yǎng)他們頑強、堅韌不屈的精神,并且每年都有各種形式的運動會和單項的競技。
為了更好的宣傳體育運動和參加比賽,猶太人在哈爾濱還建立了專項的體育組織:“馬卡比”和“貝塔”?!榜R卡比”是我國東北地區(qū)最完善的體育組織之一,創(chuàng)立于1921年,具有管理健身、訓練、競賽的功能,有專職的管理人員、教練員、運動員,從我國近代的體育史料來看是我國僅有的社區(qū)體育管理機構。其成立效仿了俄羅斯和國外的“馬卡比”,提倡民族文化和體育活動,發(fā)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哈爾濱運動員協會體育場舉行的比賽中,“馬卡比”代表隊不止一次第成為比賽的優(yōu)勝者。1929年5月哈爾濱成立了“貝塔”總部,致力于文體活動和軍事訓練,這兩個組織對哈爾濱本地的體育活動和大型體育比賽的開展起到了幾位重要的作用。
除了體育組織外,猶太人在哈爾濱還建立了專項的體育協會和體育有關的體育俱樂部:1903年中東鐵路的管理部門決定開設哈爾濱體操協會;20世紀初成立網球協會、滑冰協會;清末民初的水上體育會以及俄商務俱樂部、英國俱樂部、意大利俱樂部等以體育活動為主的俱樂部。與之相應的,為了滿足觀摩體育比賽的需要,在20世紀初的哈爾濱,就修建有自行車賽車場、賽馬場、阿城體育場、玉泉滑雪場、游泳場、滑冰場、籃球場等各類體育設施完備的體育場所。其中多項場館及項目的出現在我國屬于領先地位:如1905年初猶太人庫列紹夫與人合作創(chuàng)建的賽馬場是中國內地出現最早的西方式跑馬場所,每年春秋兩季舉辦馬術表演比賽活動,吸引了大量外僑和國人觀看表演,成為當時哈爾濱通過體育活動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1905年在道里藥鋪街(現中醫(yī)街)和商市街(現紅專街)的西端修建的哈爾濱市最早的體育場,是我國最早的半圓式體育場;1924年在現道外建立的網球場,是我國最早的網球場之一;1928年哈工大學生組成的“愛好者”冰球隊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群眾性冰球競技活動(哈爾濱市志·體育志)等等。這些場館兼具了訓練和比賽的功能,因此他們經常組織和邀請國內外的優(yōu)秀選手參加本地的比賽活動外,并且還經常參加一些國際賽事,對哈爾濱成為國際文化名城產生深遠影響。
猶太人在哈爾濱居住生活的這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活躍于在哈爾濱舉辦的各項體育賽事中,他們不僅有自己民族的運動組織和運動隊伍,很多人也是俄僑體育組織的運動隊員,火車頭運動隊的隊員,哈工大的學生運動隊的隊員等,據史料記載,當時采爾茨瓦澤·瓦西里·馬克西莫維奇是火車頭隊的著名隊員,在哈爾濱籃球界里享有很高的榮譽,后來成為猶太人體育運動的領軍人物。
2猶太體育精神在哈爾濱的傳承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數萬名猶太人曾來哈爾濱定居,他們將西方流行的體育項目引進到這座城市,并且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使得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國人有幸最先接觸到賽馬、自行車、拳擊、籃球、排球、田徑、網球、體操、棒壘球、滑雪、滑冰、冰球、登山、釣魚等在西方盛行的體育活動,不僅如此,猶太人在這座城市還開創(chuàng)了諸如冬泳、滑雪橇、野炊、郊游等悠閑類體育活動,直到今天哈爾濱人仍保持著這些休閑習慣。即使在哈爾濱解放后,猶太人大批離開,但他們的體育精神依舊在這里繼續(xù)傳承著:市人民政府于1946年8月召開了第一次大型體育運動會。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亦在這里舉辦了全國第一次冰上運動會,20世紀50年代后,群眾的體育活動仍然活躍,傳統的體育項目如賽車、武術、田徑比賽、球類比賽仍然有聲有色的舉辦著……與此同時,哈爾濱的體育人才亦數不勝數,這里有首次在全國冰上運動會奪得金牌的運動員,也有最先在國際冰壇上獲得獎牌的運動員,這里有第一個出國表演武術的女運動員,也有攀登珠穆朗瑪峰第一人……時至今日,哈爾濱仍是市一座熱愛體育運動的城市,春天的徒步、夏天的賽龍舟、秋天的馬拉松、冬天的滑冰、滑雪、冬泳,爬山,從幼兒園到大學再到各個企事業(yè)單位、公司每年的春秋季運動會等無不異彩紛呈。一年四季藝術體育活動在這座城市輪番進行,豐富多彩。
哈爾濱是一座曾被西方文化浸染過的城市,從1899年第一位猶太人進入這座城市至1985年最后一位猶太人阿哥列在哈爾濱辭世,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僑居在哈爾濱的猶太人在鼎盛時期曾有數萬人,他們?yōu)楣枮I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到來使哈爾濱在近代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多元文化特色,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至今還影響著這座城市。猶太人在諸多方面成為哈爾濱社會生活的“拓荒者”和“領路人”,猶太人的精神信仰及其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不屈不撓的性格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民族,他是哈爾濱城市建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哈爾濱城市發(fā)展前行的動力,為哈爾濱在短時間內成為國際都市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其文化精髓在這里繼續(xù)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將加強保護并充分利用,他們將影響著世代哈爾濱人,為哈爾濱的經濟發(fā)展和學術研究繼續(xù)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