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節(jié)能是我國建筑業(yè)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對節(jié)約能源與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技術也在日益加強,由其是外墻保溫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建筑節(jié)能技術。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墻保溫主要有內保溫、內外混合保溫、外保溫等方法,下面就三種保溫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外墻;保溫技術;注意事項
1、外墻內保溫技術
外墻內保溫就是在外墻的內側使用苯板、保溫砂漿等保溫材料,從而使建筑達到保溫節(jié)能作用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對建筑外墻垂直度要求不高、施工進度快等優(yōu)點。
然而,外墻內保溫所帶來的質量問題也隨之而來。外墻內保溫的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結構冷(熱)橋的存在使局部溫差過大導致產生結露現象。
另外,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建筑中,室內溫度隨晝夜和季節(jié)的變化幅度通常不大(約10℃左右),這種溫度變化引起建筑物內墻和樓板的線性變形和體積變化也不大。但是,外墻和屋面受室外溫度和太陽輻射熱的作用而引起的溫度變化幅度較大。
當室外溫度低于室內溫度時,外墻收縮的幅度比內保溫隔熱體系的速度快;當室外溫度高于室內氣溫時,外墻膨脹的速度高于內保溫隔熱體系,這種反復形變使內保溫隔熱體系始終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的墻體基礎上,在這種形變應力反復作用下,不僅使外墻易遭受溫差應力的破壞,也易造成內保溫隔熱體系的空鼓開裂。
內保溫影響居民的二次裝修,內墻懸掛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壞內保溫結構。內保溫在技術上的不合理性,決定了其必然要被外保溫所替代。
2、內外混合保溫技術
內外混合保溫,是在施工中外保溫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溫,外保溫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做內保溫,從而對建筑保溫的施工方法。
從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溫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對外墻內保溫不能保護到的內墻、板同外墻交接處的冷(熱)橋部分進行有效的保護,從而使建筑處于保溫中。然而,混合保溫對建筑結構卻存在著嚴重的損害。外保溫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結構墻體主要受室內溫度的影響,溫度變化相對較小,因而墻體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溫度場內,產生的溫差變形應力也相對較??;
內保溫做法部位使建筑物的結構墻體主要受室外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室外溫度波動較大,因而墻體處于相對不穩(wěn)定的溫度場內,產生的溫差變形應力相對較大。局部外保溫、局部內保溫混合使用的保溫方式,使整個建筑物外墻主體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形變速度和形變尺寸,建筑結構處于更加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經年溫差結構形變產生裂縫,從而縮短整個建筑的壽命。
工程保溫做法中采用內外保溫混合使用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比做內保溫的危害更大,該方法已很少使用。
3、外墻外保溫技術
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是將保溫隔熱體系外置與外墻外側,從而達到保溫隔熱的技術。由于內保溫技術的局限性,我國目前重點推薦外保溫技術,同時外保溫材料等發(fā)展和運用也遠遠多于內保溫技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較大,對材料質量要求嚴格。
外保溫技術是目前我國重點推薦的一項保溫節(jié)能技術,目前主要施工種類包括薄抹灰貼板法、現澆有網聚苯板法、現澆無網聚苯板法、膠粉聚苯顆粒、聚氨酯噴涂、主要施工方法包括涂抹、噴涂、澆筑、粘貼等。目前我國外墻保溫技術發(fā)展較為成熟,得到國家的大力推薦,而內保溫以及其他保溫技術都有許多缺點,而逐漸被外保溫技術所取代。
4、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時的注意事項
4.1圖紙與現場進行核對
在結構施工時,原結構圖紙往往會根據現場具體情況以及業(yè)主的專門要求做一些小調整,而多數情況下保溫部位在圖紙上很難顯示,如果只按圖進行,就可能造成冷橋缺陷。因為做專業(yè)保溫工程的,有冷橋的位置,在發(fā)現問題后,應及時上報尋求解決方案。另外,由于在一些地方外墻外保溫目前尚屬新興技術,圖紙上的問題就難免出現,所以施工人員一定要認真仔細閱讀圖紙,并在深思熟慮的思索后針對一些不可行的技術問題在適當的時候提出需要改進的措施,共同提高保溫施工工程質量。
4.2施工控制
4.2.1打點放線是外墻外保溫施工的第一步,這是發(fā)現結構、門窗等結構問題的最好途徑。由于結構施工在規(guī)范允許的條件下會有一定的偏差,在放線打點的過程中這些問題會顯現出來。了解了這些,有關方面共同研究解決辦法,為正常施工打好基礎。如因結構差,可采取增加或減少保溫厚度的方法解決,但不能以減少保溫效果或采取增減粘結砂漿厚度進行調節(jié)。如果誤差比較大,則需要對基層面進行處理后再施工。
4.2.2設立攪拌點。原則上是依據作業(yè)面的情況進行選定,同時依據電源和水源的位置,本著節(jié)省搬運的原則,實行專職人員進行打膠過程。只有經過培訓的施工人員對膠漿的和易性及二次攪拌的重要性是有相對的了解和攪拌經驗,才能保證膠漿的實際功效。
4.2.3排板與收口處的處理。在施工中一般選用的保溫板為600×1200的尺寸,排板過程中不應排列小于1/3的標準板尺寸。如果建筑模數中由這個問題造成標準尺寸板不好排列,可考慮定購其它尺寸板,以減小在施工中的浪費。
4.2.4掛網前與掛網施工。掛網前要對已貼完成的保溫板進行平整度的檢查,對保溫面的縫隙進行處理,保溫面檢查合格后,即進行掛網施工,這一工序要注意的是保溫面上要先抹灰后掛網。因此掛網前的抹灰厚度一定要控制好,網外抹灰以不露網為宜,不宜抹灰過厚。
5、結束語
建筑墻體外保溫技術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是新時期建筑領域節(jié)能技術的典型和代表,當前建筑行業(yè)應該從認知上和實踐上重視建筑墻體外保溫技術的應用,建立起建筑墻體外保溫技術應用的途徑,為建筑墻體外保溫技術的實施提供必要的空間和規(guī)范.使建筑墻體外保溫技術真正發(fā)揮出價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