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修鑾
古詩,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有著鮮明的形象、強烈的情感、豐富的意境、濃郁的詩味以及優(yōu)美的音韻。可由于它篇幅短、內(nèi)容豐富、跳躍性又極強,學生難以一下就領悟古詩的意境及其所表達的感情。而古詩的教學一般要求是在一節(jié)課內(nèi)既要理解古詩的詩意,體會意境,又要指導朗讀,最后還要背誦默寫。那么,如何使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nèi)就能體會到集意境、思想、聲韻于一身的古詩的美,又能熟練地背誦默寫呢?我們設計了運用“一支歌、一幅畫、一首詩”的情境教學法,按“講講讀讀、聽聽唱唱、畫畫題詩”的教學程序來教古詩,讓詩中的形、聲、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古詩的教學效果。
古詩中的人、景、事、情都是高度凝練的,每一個字詞都是經(jīng)過詩人精心推敲、千錘百煉得來的,含義深遠。要體會詩的意境,必須先要理解字、詞、句的意思。教學時,教師或簡介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或展示引人入勝的詩意插畫,或以生動感人的語言描述圖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初步把學生引入作品的藝術境界。然后,再利用抽拉幻燈片和復合幻燈片并適當?shù)嘏湟院喒P畫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分析,讓學生深入到藝術的境界里去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煉字煉句的功夫。在學生基本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產(chǎn)生美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中寧靜幽雅的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奇壯美,“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秀美……這些美的畫面、美的形象、美的情懷,通過學生的反復朗讀,已呼之欲出。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面對一種空白、刺激,由于某種原因,就會在知覺中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一種急于完善,并使之完善的內(nèi)驅(qū)力,而音樂的“節(jié)奏與樂調(diào)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在某種意義上則能恰如其分地充當這種誘因,激活學生的想象。學生通過前面的講、讀,美的畫面、美的形象、美的情懷已呼之欲出。此時,再讓學生聽唱配樂詩歌,就能輕而易舉地撥動學生感情的琴弦,他們便會突破時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詩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世界中:或領略到春眠將曉時聞到的風聲、雨聲、雞鳴聲;或感受到了似“銀河落九天”的瀑布轟鳴如雷之聲;或想象出那滿園春色、紅杏出墻的熱烈氣氛??傊?,學生在如癡如醉的藝術享受中和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了共鳴,使自己的感情得以升華,受到教育,使主題得以深化。
古詩一般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生通過聽唱,古詩中鮮明的形象、優(yōu)美的意境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學生個個都情緒高昂。這時讓學生動筆畫一畫,發(fā)揮想象,筆下“流”情并適當?shù)丶右栽賱?chuàng)造,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領悟古詩,同時在畫上默寫古詩,又可以檢查學生掌握古詩的熟練程度。
運用“一支歌、一幅畫、一首詩”的情境教學法來教學古詩,并不是把語文課上成音樂課、美術課,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聽唱配樂詩歌,能體會意境,熟練地背誦;通過畫畫題詩,檢查學生正確默寫情況,這一切都是教師圍繞教學目的所采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把學生引入作品的藝術境界里去欣賞美、理解美,接受詩情畫意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塑造美的心靈。
情境教學順應了人的感知心理和審美規(guī)律。實踐表明,它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想象的能力。如此,情境教學定能讓古詩文教學高效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