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孟元
專題
擁抱“次時代”MWC 2017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2017 MOBILE WORLD CONGRESS
文_王孟元
什么是“次時代”產(chǎn)物?說白了就是下個時代的東西。如果你想看看汽車領域的次時代產(chǎn)物,那你的目標絕不是車展。在這里,MWC的會場,世界頂尖的技術和理念齊聚一堂的地方,怎么能少了汽車的身影?
概念車這種東西聽起來好像也不怎么稀奇,不過從標致4008開始,這個品牌所做的車型就變科幻了不少,正是因為如此,當聽說標致在MWC上發(fā)布了自己的概念車標致 Instinct時,我才不禁浮想聯(lián)翩,連量產(chǎn)車都極具科技感的廠商,它的概念車會是什么樣呢?
標致 Instinct 的外觀看起來像是個GT類型的跑車,從貫通式尾燈兩側(cè)的三道“獅爪”不難看出標致的家族基因,而這輛車的外觀也標志著未來標致的設計風格。打開無B柱的對開門,根據(jù)i-Cockpit理念設計的內(nèi)飾就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該車具有四種駕駛模式,在Soft和Sharp駕駛模式下,方向盤會自動收起進行自動駕駛;相反,在Relax和Boost模式下,人將接管車的駕駛權。車內(nèi)那絢麗的大屏幕在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不算稀罕物了,其實這輛車的重點是與三星 Artik云系統(tǒng)協(xié)作的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該平臺會幫助車輛同步智能設備的信息,并幫你掌管這一切,所以與其說標致 Instinct是自動駕駛汽車倒不如說它是個智能管家。
自動駕駛的另一個極端應該就是無人駕駛了,自從看過《鐵甲鋼拳》之后,我感覺似乎傳統(tǒng)的競技項目總有一天會被顛覆,而這輛無人賽車的出現(xiàn)再一次印證了我的想法。
我們都看過賽車,但是無人駕駛賽車可能各位都不太了解。其實Roborace賽事從2016年就開始進行籌劃了,在本屆MWC大會上,Roborace的首席執(zhí)行長Denis Sverdlov與首席設計長Daniel Simon,給我們帶來了Robocar賽車戰(zhàn)馬的實車。因為不需要駕駛員,所以車輛在設計時也不用考慮駕駛員G值的承受能力,全車碳纖維的車身和極具進攻性的線條表明了他們要把這輛車推向極限的決心。車的動力來源于4個300kW的電動機,據(jù)可靠消息稱,該車的極速可達320km/h。為了保證賽車在賽道中的發(fā)揮,該車裝有2個雷達、5個LIDAR、18個超聲波感測器、2個光學測速計與6個AI攝影機,這些傳感器收集到的資料會全部傳輸?shù)接蒒VIDIA所制造的“大腦”當中,以判斷車輛下一步的動作。
相比前面的具體車型,福特帶給我們的就更加“玄幻”了,AUTOLIVERY 自動投遞目前還是一個僅存于示意動畫中的概念。
這個概念的靈感來自福特在公司內(nèi)部所舉辦的“最后一英里挑戰(zhàn)賽”,它所展現(xiàn)的是物流在末端的投遞方式。在示意動畫中,快遞會通過一輛無人駕駛的廂式貨車完成配送。這輛廂式貨車能夠發(fā)射無人機,無人機會直接把貨物投遞到收件人的門口或陽臺。對于人口密集、高樓林立、不好停車的大城市來說,這種方式再適合不過了。不過話說回來,我不得不感嘆老美的腦洞真是不小,這個概念實現(xiàn)起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這般容易,想要精準投遞,對于無人機技術也是一項很嚴格的考驗。
相比前面那些不知道何時能實現(xiàn)的科技產(chǎn)品,不得不說還是奔馳的技術比較實在,至少它所展示的科技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就能為我們帶來不少方便之處。不是我鼠目寸光,是這些服務確實好用。
奔馳在本次MWC展上所展示的是他們的CASE 理念,即Connected, Autonomous, Shared & Service(互聯(lián)、自動駕駛、分享和服務)。其實就是利用科技手段讓用戶們可以更好更方便地體驗奔馳的產(chǎn)品。
除此之外,奔馳還主要展示了針對Smart用戶的“ready to share”和“ready to drop”服務。前者有些類似于國內(nèi)的CAR TO GO共享汽車,只不過奔馳鼓勵車主將自己的車共享給別人,當然在同時車主可以獲得一定的“租金”。至于“ready to drop”,則是方便車主收取快遞的服務,快遞員先通過 GPS 定位找到收件人的 Smart,然后使用一個一次性密碼打開后備廂,直接把快遞放進車主后備廂中。據(jù)了解,這種服務已經(jīng)在德國的科隆和斯圖加特開始了試運行。
現(xiàn)在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很像CES展覽,我們總能從其中看到包括汽車在內(nèi)的科技前沿技術。站在會場中你所看到的不是現(xiàn)在,你是在窺視未來。這里,就是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