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
★藝術(shù)研究★
威爾第歌劇《奧賽羅》雅戈藝術(shù)形象探析
——以詠嘆調(diào)《我信奉一位惡神》的演唱為例
李明月
在威爾第的歌劇作品中,《奧賽羅》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經(jīng)典劇目。《我信奉一位惡神》是劇中反面人物雅戈的一段男中音主要唱段,威爾第用獨特的音樂手法成功塑造了雅戈這一反面人物形象,是該劇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劇情也由此展開了更加復雜的情節(jié)。這首作品音樂表現(xiàn)力強,獨特的風格和音樂表現(xiàn)堪稱經(jīng)典,但是演唱難度大,演唱者需要有很好的演唱功底和音樂表現(xiàn)力,是男中、低音演唱和學習的最佳作品。研究和分析這首作品,對提高男中、低音美聲唱法的演唱技巧將會有極大的幫助,希望能給演唱者以有益的啟發(fā)和借鑒。
威爾第;歌劇《奧賽羅》;聲部定位;音樂表現(xiàn)
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年出生在意大利的普通家庭,父親經(jīng)營著一個小酒館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威爾第的童年是在比較清貧和困頓中度過的。威爾第從小就對音樂產(chǎn)生了興趣,曾考過米蘭音樂學院卻失之交臂,但這并沒妨礙威爾第繼續(xù)追尋音樂,后來他在斯卡拉歌劇院找老師學習音樂。威爾第憑借自己的刻苦努力,于29歲(1842年)就創(chuàng)作出了第二部歌劇《那布科王》,成功的演出使威爾第躍入了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的行列。
在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28部歌劇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中國大眾比較熟悉的,如:《弄臣》《茶花女》《游吟詩人》《奧賽羅》《阿伊達》《假面舞會》《法爾斯塔夫》等;還有合唱作品如:《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等,在一些大型宗教活動中都有過演唱。歌劇《奧賽羅》是出自于莎士比亞戲劇,把《奧賽羅》搬上歌劇舞臺,是威爾第很早就有的想法,但他深知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把這著名的悲劇中極度悲痛、極其深刻地對人的內(nèi)心描繪和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搬上歌劇舞臺并用音樂來完美詮釋,這對音樂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在經(jīng)過多年的思考和經(jīng)驗積累后,終于在1879年,威爾第開始請他長期的合作伙伴——著名詩人博依托寫作《奧賽羅》的歌劇腳本。博依托用了三天的時間完成了《奧賽羅》劇本綱要,之后又歷時三個月完成了劇本的寫作。威爾第在忙完了其他案頭工作后,直到1884年才開始認真地創(chuàng)作《奧賽羅》的音樂,此時威爾第已經(jīng)73歲高齡,至1887年12月5日歷時三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音樂創(chuàng)作,可以說,古稀之年的威爾第是傾注了全部精力來完成這部作品的。
威爾第歌劇《奧賽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秉承原著風格, 兼顧歌劇表現(xiàn)需要,注重對人物心理描寫,通過肢體語言和優(yōu)美唱腔,將人物性格和精神表現(xiàn)出來。[1]19世紀的歐洲正處于浪漫主義時期,人們更直接關注的是人的本質(zhì),認為惡是人的本性。在《奧賽羅》劇中,威爾第對“雅戈”這個人物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起初甚至還想過把歌劇命名為“雅戈”。雅戈這一角色就是惡的典型,為準確賦予雅戈的音樂形象,威爾第希望能想像到他的容貌,特意請畫家畫了一幅雅戈的肖像,這足以說明雅戈這個角色在劇中的重要性。為完美體現(xiàn)莎翁詩意,威爾第為劇中的人物性格配上了貼切的音樂表現(xiàn),使整部歌劇無論是人物的塑造、劇情的設計和音樂的處理都顯示出他對“莎”劇不尋常的理解和詮釋,也顯示了他在音樂技法上的與眾不同。
劇中的主要人物有:
奧賽羅:威尼斯公國的著名將領,英勇善戰(zhàn),勇猛頑強。但由于受種族影響,自卑心理嚴重,偏聽偏信。
苔絲狄夢娜:出身高貴,心性善良。與奧賽羅相愛,兩人私下成婚。懦弱的性格給自己帶來了悲慘命運。
雅戈:奧賽羅手下一個陰險惡毒的旗官,人格變態(tài),以邪惡為榮耀,一心想除掉奧賽羅。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用盡各種卑鄙手段促成了悲劇的發(fā)生,是一個極其陰險惡毒、心狠手辣的人。
加西奧:奧賽羅手下的一員副將,忠誠善良,被提職后一直受到雅戈的陷害。
第一幕:司令官奧賽羅勝利歸來,候補軍官雅戈因沒有被提拔而懷恨在心。他挑撥和聯(lián)合羅德里格想將奧賽羅置于死地。在雅戈暴露自己險惡用心的同時也預示著邪惡的風暴即將來臨。
第二幕:在雅戈的策劃下,加西奧被迫向苔絲狄夢娜求助,讓她向奧賽羅代為求情。奧賽羅的自卑心理和人格缺陷導致雅戈成功地設置各種圈套,并在他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覺得妻子對他不忠。雅戈演唱了詠嘆調(diào)《我信奉一位惡神》,表白了他邪惡的靈魂和信仰,用搶奪來的苔絲狄夢娜的手絹開始了新的罪惡陰謀,加緊了對別人陰險惡毒的陷害。
第三幕:奧賽羅指責苔絲狄夢娜不忠,準備與雅戈商量殺死苔絲狄夢娜。面對豪氣不再的昔日英雄奧賽羅,在挑撥、誹謗、煽動效果不斷顯現(xiàn)的情況下,雅戈顯得得意洋洋。
第四幕:被邪惡蒙蔽的奧賽羅到妻子的房間,掐死了苔絲狄夢娜。在傭人告訴他一切真后,又羞愧之余用刀自盡身亡,躺倒在苔絲狄夢娜的身邊。
整個劇情主要圍繞雅戈的嫉妒、惡毒、破壞和挑撥奧賽羅與苔絲狄夢娜之間的感情,以及污蔑造謠副將凱西奧與苔絲狄夢娜有曖昧關系為中心而展開。自卑心理嚴重、頭腦簡單、愚昧的奧賽羅被雅戈的謊言迷惑,信以為真地在極度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當真相大白后,導致他的精神徹底崩潰,只能選擇自殺來結(jié)束自己悲慘的命運。
19世紀是浪漫主義時期,也是一個推崇人的個體意識、追求自我的文化轉(zhuǎn)折時期。這個時期無論在文化、科學、社會進步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對于人性的普遍疑慮還縈繞在廣大知識分子中間。19世紀又是一個政治動蕩的變革時代,各方勢力的矛盾和和摩擦預示著歐洲社會即將發(fā)生的變革,歌劇《奧賽羅》中所抒發(fā)的正是人的本質(zhì)和個性。
威爾第把雅戈定位為男中音演唱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重大決定。在歌劇界,歷來有“威爾第式男中音”的說法?!巴柕谑侥兄幸簟甭暡柯晿方绻J為是音色雄壯、寬厚、醇正、飽滿、張力強、具有獨特的表現(xiàn)力。細分又可分為較低男中音和較高男中音,較低男中音一般音域為E-el或者fl,較高男中音一般聲部為F-g1,現(xiàn)在一般稱較低男中音為低男中音。低男中音音色渾厚、飽滿、結(jié)實、沉暗,適合演一些成熟、穩(wěn)重、勇敢、果斷的英雄式人物,也可以演劇中反面人物,如把成熟轉(zhuǎn)換為陰險、穩(wěn)重轉(zhuǎn)換為老練、勇敢轉(zhuǎn)換為膽大妄為等,這樣的反面形象更具感染力。用低男中音演唱《我信奉一位惡神》詠嘆調(diào)完全可以表達出雅戈的陰險、狡詐和不達目的不擺休的丑惡嘴臉。威爾第把這首詠嘆調(diào)寫的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如音樂中嘲弄地模仿場景詠嘆調(diào)、如歌詠嘆調(diào)和卡巴萊塔,還有被打亂的句法等,這些表現(xiàn)手法完全呈現(xiàn)了雅戈裝腔作勢、篡奪權(quán)利的丑惡嘴臉,以及用惡毒手段害人時暴露的非人性的一面。
在威爾第的歌劇作品中,他遵循歌劇人物的音色、演唱都要服從于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所以他所創(chuàng)作的男中音形象都不是單一性格的。而是一些實實在在具有多重性格的復雜人物形象,他賦予了角色強烈的真實性。[3]雅戈就是一個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在上級面前,他極盡媚俗、趨炎附勢、阿諛逢迎;在同級面前,他表現(xiàn)得誠實可信;在女性面前,他顯得體貼入微;作為一個惡人,他更是一個意志堅定、深謀遠慮、陰險狡詐、詭計多端的強者。面對這樣一個有血有肉、靈魂豐滿、復雜多變、性格怪異的人物,威爾第給他賦予了“威爾第式男中音”來完成對劇中人物的刻畫。在對雅戈的音樂形象刻畫上,威爾第用時而堅定、時而陰險、時而狡詐的多重角度,透過音樂旋律的時而強、時而弱、時而高、時而低的變化,突出了雅戈惡毒的本質(zhì)。威爾第恰到好處地把雅戈的聲部定位在男中音,把一個陰險、狡詐、不達目的不擺休的惡人形象活脫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對于提升人物的藝術(shù)魅力有著舉足輕重的關系。
為了保持莎士比亞原著的戲劇效果,威爾第對劇中人物性格做了更加深入的音樂描繪。詠嘆調(diào)《我信奉一位惡神》出現(xiàn)在第二幕的開頭,是雅戈挑撥奧賽羅對妻子苔絲狄夢娜與加西奧之間猜忌時的一首唱段。歌中多次的變調(diào)為演唱增加了難度,全曲共85小節(jié),前7小節(jié)為8/12拍,之后又變?yōu)閒小調(diào),4/4拍。整首曲目完全是出于音樂戲劇發(fā)展的需要而創(chuàng)作,使詠嘆調(diào)《我信奉一位惡神》成為了劇情進展中矛盾展開的紐帶,也是在雅戈實施一系列惡毒計劃之初對其人格本質(zhì)的交代,可見威爾第對雅戈的藝術(shù)形象和音樂表現(xiàn)是作了精心安排的,為雅戈邪惡的進一步展現(xiàn)打下了基礎。
這首詠嘆調(diào)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唱出了雅戈的人生信條。他認為自己就是邪惡的化身,因為生來就是卑賤的,所以他就是個惡棍。命運是不公平的,人生也毫無意義。誠實的人就是傻瓜,他相信邪惡是正確的。那些正直的人都是虛偽的演員,無論外表或是內(nèi)心,他們的存在就是一個謊言。他唱道:“去吧,眼看你掉進陷阱,惡魔逼著你前行,我就是這位惡魔,而我的幕后人,是一位我信奉的無情的惡神!”[3]簡短幾句把雅戈的邪惡之心暴露無余,他是一個嫉妒心極強,見不得別人好的惡人,還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說自己后面有一位無情的惡神。演唱這段作品時,演唱者要充分把握雅戈的心態(tài)變化。
第二部分威爾第運用頻繁地轉(zhuǎn)調(diào)把雅戈邪惡的信念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他為邪惡的作為和心態(tài)找到了更加充分的理由,更堅定了自己邪惡的信念。他唱道:“我信奉一位惡神,他給我生命,我崇拜他,因為他十分殘忍!”[3]充分展示了惡人雅戈的人生信條。
第三部分是高潮,長時間的恐怖陰冷的音樂氣氛使邪惡在滋長,似乎人們都生活在邪惡中,把人們對邪惡的恐懼心態(tài)滋長到極致,伴奏旋律的不斷變化將狂暴的情緒一直延續(xù)到曲終,使雅戈的邪惡信念最終得到自己的肯定。
威爾第的音樂一直是以追求寬闊、雄厚、深沉、旋律優(yōu)美、演唱技巧高超、音樂線條突出而著稱的。在這首作品中,完全展現(xiàn)了威爾第的音樂技巧。他以寫實的手法,運用音樂旋律和演唱技巧,把作品中的惡人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演員的表演情緒也很重要,在演唱時情緒要隨著歌詞和音樂的變化而變化,從演唱開始就進入陰險狡詐的情緒,一直保持到最后。幾次的音樂變調(diào),提示演唱者要加強對聲音的控制和運用。通過強弱、快慢的對比,襯托出雅戈陰險的心態(tài)。因此,要把握演唱的情緒,要唱出他陷害別人感到分外興奮和快感的心態(tài);還要拿捏好人物的表演,比如運用面部表情的表演、眼神的表演、手勢和體態(tài)等加深對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刻畫,把雅戈性格中的陰險狡詐充分展現(xiàn)出來。
結(jié) 語
威爾第成功將莎士比亞原劇奧賽羅搬上歌劇舞臺,雖然已經(jīng)演繹了130年,至今仍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正像1887年在米蘭首演成功時人們的激動地呼喊“威爾第萬歲”一樣,威爾第的音樂光芒仍然照耀著歌劇樂壇。他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用獨特的視角和高超的音樂能力把作品完美地演繹,并使作品無論在戲劇性、抒情性以及悲劇色彩上,都表現(xiàn)得近乎完美而堪稱經(jīng)典,從而帶給人們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啟迪。
《我信奉一位惡神》這首詠嘆調(diào)音樂表現(xiàn)力強,演唱難度大,需要演唱者有很好的演唱功底和音樂表現(xiàn)力。傾聽這首詠嘆調(diào),會對人物、情節(jié)、主題都有大致把握,足以說明這首作品在劇中的重要性。研究和分析這首作品獨特的風格和音樂表現(xiàn),對于提高男中、低音美聲唱法的演唱能力,以及對聲音的控制、把握和表演都有極大的幫助,是一首非常難得的聲樂教學作品。
[1]趙碧波.威爾第歌劇《奧賽羅》的藝術(shù)特征[J]. 藝術(shù)教育,2014年第5期,p100
[2]蘇丹.威爾第歌劇男中音詠嘆調(diào)演唱風格研究[D]. 新疆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06-08
[3]周楓、朱小強譯編.外國歌劇選曲集.男中低音詠嘆調(diào)[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1997年
[責任編輯:朱茂青]
An Analysis of Art Image of Verdi 'sOthello--Take the Singing Style of "I Believe in a God of Evil"in the Aria as an Example
LI Mingyue
In the Verdi opera,Othellois a very famous classic repertoire. "I believe in a God of evil" is a baritone main aria of villain character Jacob in the play, and hereafter the play plot becomes more complex. Verdi 's unique music technique successfully created the negative image of Jacob, whi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drama' s success. The music art with unique singing and performance demands sublime musicality and proficient sing technique. "I believe in a God of evil" requires Singers to have good singing skills and musical expression, so it is a best music work for male singers to practice bass singing.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is work can help the male bass singers improve their singing techniques and give them a useful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Verdi; opera ofOthello; voice positioning; music performance
李明月,沈陽音樂學院講師。(遼寧沈陽,郵編:110001)
J832
A
1674-8824(2017)02-00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