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
家書抵萬金(隨筆)
程輝
“有你的快遞!”——這恐怕是很多現(xiàn)代人很愛聽到的消息。而在那個郵件“慢時代”,能夠收到一封家書,曾經(jīng)是多少人的渴望!你多久沒有寫信了?又多久沒有收到過信了?如今,寫信也成了一種情懷,只因我們懷念那種被人惦念的感覺?!皬那暗娜兆幼兊寐?,車,馬,郵件都慢”。在那個家書抵萬金的年代,一聲“有信來了”,牽動多少驚喜;一句“此致敬禮”,收獲多少愛意。
一封家書宛如一部史書,凄厲清揚、扣人心弦。人們喜愛家書,是因為家書為家編織著經(jīng)久不衰的感情紐帶,更因為家書為家填充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了家以生命力。諸葛亮寫過《戒子書》,告誡兒子要“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痹鴩募視蔡N含著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翻譯家傅雷的家書更是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
家書的意義不僅僅是那幾行親筆書寫的文字,更在于字里行間蘊藏的無限情感。魯迅給許廣平的信,聞一多留美期間的家書,這些家書在情真意切的字里行間,顯現(xiàn)其高尚的生活準則、優(yōu)良的行為操守及真切的愛國熱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道德力量。因此,書信從它誕生之日起,歷經(jīng)數(shù)千年而不衰。“開拆遠書何事喜,數(shù)行家信抵千金”,唐代詩人李紳得家書后喜極而泣,在他看來,寥寥數(shù)行的家書,遠遠勝過了“千金”的價值。
記得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寫信回家。由于工作后不在父母身邊,難免有點隔閡少于親近。這封信寫得長,用了三頁紙,選的那種特別有個性的信箋紙。通篇都在介紹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詳盡而瑣碎,卻不知該怎樣向父母表達想念的情感。一同學建議我加一張照片,我采納了,并在照片背后寫下一句從未說過的話:爸爸媽媽,我想你們!后來不敢再表述自己的情感,一直保持這種微妙而復雜的寫法。
有一次回家,與媽媽聊起寫信一事,媽說:“看了你寫的信,我和爸放心了。”看來,媽媽對我那些詳盡而瑣碎的工作生活學習匯報已然打動了父母的心。事實證明,父母常因收到我的來信而十分開心。這些書信由父母保存著,因?qū)掖伟徇w,我已不敢問津,怕他們因為遺失書信而自責。就當它們都還在吧,其實不管它們還在與不在,那些信編織的感情紐帶,已牢牢拴住了我和我的父母。
世間萬物莫不愛家。家充滿了愛、關(guān)懷及了解,是“一個人養(yǎng)精蓄銳的場所”。一位作家說:“家會很小很小,螺螄殼是蝸牛的家。家會很大很大,宇宙是星星的家。家會很輕很輕,像一粒浮塵,不留痕跡。家會很重很重,像一座鉛山,壓在脊上,寸步難行?!?/p>
是啊,家是每一個人永遠的牽掛……歲月悠悠,給我們帶來期盼帶來希望帶來幸福時光的書信,已遠離我們而去。每當翻閱那些曾經(jīng)所熟悉的、或行或草的手寫家書,細細品味著詩圣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落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辈唤锌抵寄钣兄?。
當今社會已步入信息化、數(shù)字化時代,電話、電腦、傳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有。腳步加快了,生活緊湊了,諸多事情一個電子郵件、一個電話、一條短信或微信就可以解決。就連辛勤筆耕的文人也在忙著“換筆”,換來的是工工整整、索然無味的打印體。的確,我們已經(jīng)走過書信時代,經(jīng)過電郵時代,來到即時通訊時代?,F(xiàn)在,手段更豐富、溝通更便捷,但有時卻也難免悵然:家族微信群里的消息,動輒成百上千條,卻難有細細品味的內(nèi)容和心境;視頻通話只需簡單操作,可以隨時問候,但聊來聊去卻發(fā)現(xiàn)話題越來越少。甚至有年輕人困于和長輩的交流鴻溝,極言“父母皆禍害”,春節(jié)返家也需要先來上一份“自救指南”。多了聯(lián)絡的方法,卻少了溝通的能力;有了通訊的效率,卻少了交流的質(zhì)量,在很多人都感日益孤獨的今天,這是多么讓人遺憾的情感流失,又可能造成怎樣的家風斷層。
有位叫千葉明的日本人出了本書,名曰《中國傳統(tǒng)書信鑒賞與寫作》,起初我覺得這事兒很搞笑,繼而又感到了一絲悲涼,中國傳統(tǒng)書信的寫法,竟然要由一個日本人來教了!的確,現(xiàn)如今的好多年輕人,都已不再用筆寫信,甚至不會寫字了。其實,一支筆一張紙,在我們眼前展開的,可能是一個更加闊大的空間。一個個漢字像小鳥兒一樣地飛出去,或許也更能駐足別人心底的那片叢林,即便那張信箋隨著歲月泛黃發(fā)脆,而在心里,它卻依舊鮮亮如昨?,F(xiàn)代發(fā)明與傳統(tǒng)方式,究竟哪個更具溫情?哪個更具恒久的生命力呢?
杜甫曾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zhàn)火連綿的歲月,一封報平安的家書何其珍貴?,F(xiàn)在,我們正處于欣欣向榮的和平時代,然而,家書對于離家很遠的人來說,仍然是珍貴的,家書的含金量絲毫未減。
如今網(wǎng)絡發(fā)達了,身處異地的游子可以通過QQ、微信、Email等方式與家人聯(lián)系,然而,手寫的家書依然重要,因為它能喚醒人們溫馨的記憶?;蛟S寫信的方式有些古老,等待的時間有些漫長,但是手寫的東西能夠留藏很久,它不會輕易地被“DELETE”掉,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它會變得更加珍貴。家書抵萬金,一封內(nèi)容真摯、情感充沛、字體親切的家書,一定能溫暖家人的心,一定會像陽光一樣照亮每個黑夜。
有人預言,隨著科技的進步,手寫書信這一古老而又傳統(tǒng)的交流方式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通信手段。我不禁惶恐起來,因為我已經(jīng)深深懂得:手寫書信中的一筆一劃、字里行間所浸染的那份深情,是任何一種通信方式都無法替代的。
不管怎樣,我是不敢忽視寫家書了。網(wǎng)聊雖容易,家書抵萬金。在信息時代,家書這種古老的交流方式仍然不過時,它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情感享受,一種愛的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