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摘要:西方美術史的進程,與“從事視覺藝術人”的社會地位變化緊密相連,而藝術發(fā)展的歷史,也是“藝術家”不斷完善自我和塑造自我的真實寫照。文章關鍵問題是對文藝復興所建立起的藝術家獨特的認知角度、當時的藝術環(huán)境、以及藝術家自我塑造對視覺藝術的影響的闡述,而視覺藝術對于文藝復興的特殊意義也是文章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藝術家;社會地位;文藝復興
中圖分類號:[J52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3-0079-02
一、以柏拉圖看西方美術史
“當我們考慮繪畫、雕塑和建筑這些視覺藝術時,似乎它們在古代的社會和知識聲望比人們可能根據(jù)它們的實際成就或者多半屬于后來幾個世紀的偶然的熱情評論所預期的要低的多?!睒嫵山w系的五門“美的藝術”在古代并沒有被歸為一類,他們分別被劃分到不同的學科;柏拉圖(Plato)談論最多的詩歌通常與語法、修辭相伴,音樂與數(shù)學和天文學緊密相連;而“視覺藝術”由于被大多數(shù)作家排除于“自由學科”(liberal arts)的領域,必然卑微地與其他一些被人們看不起的手工藝為伍。
柏拉圖在《斐德若篇》(Phaedrus)和《伊安篇》(Ion)中,認為創(chuàng)作圖像的品質(zhì)依靠“技藝”和“知識”的結合以及天生的才能、亞里士多德和賀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曾把繪畫與詩歌相比較、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把建筑包括在文科中、普林尼(Pliny)把繪畫包括在文科中,然而塞內(nèi)加(Lucius Annaeus Seneca)明確地否認了繪畫在文科中的地位,大部分其他作家也不予理睬。通常一些用于描繪畫家和雕塑家的詞,也都反映出他們低下的社會地位,這與古代對體力勞動的蔑視有關。
當柏拉圖在《會飲篇》(symposium)和《斐多篇》(Phaedo)中討論美時,他不僅談到人的人體美,而且談到心靈的美的習慣,談到美的認識,而在這方面他完全沒有提到藝術品?!鹅车氯羝分邪乩瓐D將人分為九等,在九等人中第一等人是“愛智慧者,愛美者,詩神和愛神的頂禮者”,而“詩人和其他模仿的藝術家”的地位在醫(yī)卜星相之下,位于第六等,柏拉圖認為他們是運用技巧知識從事生產(chǎn)勞動的“手工藝人”,從中看出柏拉圖鄙視他所謂的從事勞動實踐、非“理式”的“手工藝人”。
而到了中世紀,這一時期的藝術幾乎都在指向同一個目標——傳遞上帝的觀念,其所關注的是如何最清楚、最經(jīng)濟地去表達意圖,為普世信仰服務。上帝的思想通過各種藝術語言被揭示出來,幾乎每個圖像的背后都隱藏深意,因此中世紀藝術首先是一種象征主義藝術,它的形式僅僅是傳達信仰的載體。由于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基督教作為普世宗教),圖像本身的使用和圣經(jīng)律法中關于制像的明令禁止產(chǎn)生了沖突,經(jīng)歷長時間的論爭,才找到適當?shù)乃囆g表現(xiàn)方式。盡管中世紀的視覺藝術是為宗教服務的,卻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光輝燦爛的藝術打下了基礎。
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地位研究
14世紀開始,意大利人自覺認識到他們在創(chuàng)造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他們自稱為古典文化“再生”的時代,一個被19世紀歷史學家命名為“文藝復興”的時代,在這個偉大時代的人們,試圖擺脫“黑暗的中世紀”,擺脫封建制度和教會神權統(tǒng)治的束縛,脫掉那層由“宗教信仰、毫無根據(jù)的幻想和先入為主的成見”鉤織成的面紗,逐漸得到精神的解放。文藝復興的各個方面都是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以及人文主義的表現(xiàn),我們看到了許多藝術家他們在每一個領域里,都創(chuàng)造了新的完美的作品,并且他們作為人,也給人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在意大利,從契馬布埃(Cimabue)和喬托(Giotto)開始,繪畫與其他視覺藝術穩(wěn)步興起,在16世紀達到高潮。
早期人文主義者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在談論古學復興時,首次將畫家與詩人相提并論,并且在其著作《十日談》中他把喬托說成是佛羅倫薩的光榮的杰出人物之一,是“佛羅倫薩的王冠上的一顆寶石”,把他視為畫家中的但丁,也正是他“在繪畫被埋沒了許多世紀后又使它得到復蘇”。
(喬托)具有極大的繪畫天才,在那哺育眾生、載負萬物的大地上,以及在那不分晝夜、運行不息的天梯上,沒有一樣東西他不能用一支鉛筆,或是一管鵝毛筆,抑或是一桿油畫筆,把它描繪出來,而且描繪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的藝術幾次三番瞞過了人的眼睛,叫人乍一看去,竟把圖畫當作了實物。幾百年來,始終是迎合庸俗趣味、不登大雅之堂的繪畫藝術,到他手里才又重新發(fā)揚光大起來。
但丁在《神曲》的《地獄篇》中,提到喬托和他的老師契馬布埃:人力所得的真是虛榮?。∑躐R布埃認為他是畫壇的巨擎,可現(xiàn)在鷹揚的卻是喬托,而前者的聲譽已被淹沒,人世的盛名不過是一陣風,一會兒向西一會兒向東,改變了方向也就改變了姓名。
雖然這段話是為了揭露那些愛慕虛榮傲慢的人,也通過揭露喬托的成名讓契馬布埃黯然失色來告誡人們虛榮就像一陣風,但他的詩句著實向人們證實了這兩位畫家已普遍存在的知名度。此后,這兩位被提到的畫家在評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人們不僅評論他們的作品,而且開始談論喬托的為人,人們欽佩這樣一位普通手工藝人能獲得如此大的榮譽。
15世紀繪畫理論家們極力尋找古代國王、親王或是羅馬教皇對繪畫喜愛的例子,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他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曾或多或少地練習過繪畫?!白杂伤囆g”(liberal arts)和“機械藝術”(mechanical arts)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前者一般是閑人練習的,而后者多是奴隸、工匠們參與。
“藝術家”認識到必須做出更偉大的成就,才能使得周圍社會承認他們不僅僅是興旺的作坊中可敬的主人,而是具有寶貴卓絕的天賦的能人。他們的視野不斷擴大,他們不再與那些隨時接受活計,根據(jù)雇主的要求也可做鞋、也可做柜櫥、也可作畫的工匠為伍。他們不斷探索自然的奧秘,研究宇宙的深邃法則,渴望得到更多的美名和盛譽。由于有許多地方爭搶最著名的藝術家去為他們工作,于是藝術家就能講條件了。他們竭力擺脫工匠的稱謂,他們希望被人看作是從事“自由藝術”的人,充分向人們展示其作品中智慧的原素。
三、總結
文藝復興人們?yōu)橐曈X藝術家的成就感到自豪,在那里到處盛傳藝術家的軼事,宣傳他們的聰明才智,佛羅倫薩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就把畫家喬托列入到該城為人名錄,“首先是在意大利,后來又在別的國家里,藝術史就成了偉大藝術家的歷史?!边@一時期的特點不僅是藝術品的質(zhì)量,而且是在視覺藝術、科學和文學之間確立的密切聯(lián)系。他們除了精通自身所從事的視覺藝術,還對其他廣泛的心智學術問題深有鉆研。達芬奇的博大精深,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宏大雄偉,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的優(yōu)雅嫵媚,提香(Tiziano Vecellio)的自由奔放,立刻讓我們想到了那個恩格斯所說的偉大而光輝的“巨人的時代”。
參考文獻:
[1]柏拉圖.柏拉圖文藝對話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貢布里希.藝術發(fā)展史——藝術的故事[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2004.
[3]但丁.神曲·地獄篇[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4]范景中,曹意強.美術史與觀念史[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M].東方出版社,2007.
[6]E.H.貢布里希.藝術與人文科學:貢布里希文選[M].浙江攝影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江橙(1989-),女(漢族),安徽池州人,碩士研究生,池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