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平
用愛滋潤學生心靈
□柳佳平
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愛,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關鍵、最重要、最核心的內(nèi)容?!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班的主任,首先要愛自己的學生。有了愛心,班主任就能動之以情,喚回學生的自尊心;有了愛心,班主任就能導之以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有了愛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每個孩子都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們有哪些痛苦和歡樂等等?!敝挥挟斘覀冇脨坌娜ベp識學生,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學生才有可能對我們敞開心扉,訴說他們的心里話。
以前,我總認為班主任應該是個“醫(yī)生”,專門找出學生的缺點,然后批評教育,督促他們及時改正,盡可能使自己的學生更加優(yōu)秀,在我看來,只有這樣才能算是一個稱職的班主任。因此,我總是在不斷地尋找學生身上的缺點,幫助他們改正,使他們變得更加優(yōu)秀。
當學生改掉一個缺點后,我并沒有給予肯定和鼓勵,而是立馬再找出他的下一個缺點,心想即使他是塊爛鐵,我也要把他煉成好鋼。可我這樣做換來的結果是常常使自己心煩氣躁。因為學生的所作所為總不能令我滿意,“恨鐵不成鋼”大概是很多班主任的共同感受。
后來,我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的藝術》和周弘老師的《鋼是怎樣煉成鐵的》,終于找到了自己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我總是馬不停蹄地給學生找缺點,總是讓學生覺得自己是一個缺點很多的人,以致他們看不到一點希望和光明,認為不管自己怎樣努力,永遠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這種失敗感最終消磨了學生的自信心,“好鋼”最終成了“爛鐵”。
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后,我開始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對于學生的優(yōu)點,我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而對于他們的缺點,我則會給予他們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了解學生,賞識學生,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不要掩飾對學生的關愛之情。因為學生渴望老師的愛就像禾苗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善意和愛心,才樂意聽從老師的教誨。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我國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睙釔蹖W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師愛是班主任在教育實踐中凝聚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
在教育工作中,我總是試圖以平等的姿態(tài)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呵護學生的自尊,給予學生尊重,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感化和觸動,這才是教育對愛的詮釋。設想,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斥責和譏諷,又怎么能換來“浪子”的回頭呢?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把批評轉(zhuǎn)化為親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學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斷地調(diào)整方向,讓學生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成長。
尊重是一種愛,真正的愛不能沒有尊重。一個善于愛的班主任,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因為“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誡我們,“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zhì)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反之,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就會阻礙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甚至毀掉他們的前途。
一個善于愛的班主任,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德國著名詩人海涅說過:“每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秉S沙如海,找不到兩顆完全相似的沙粒;綠葉如云,找不到兩片完全一樣的葉片;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我們有責任了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教師的愛就是彌漫在班級之池的水,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由此可見,班主任要懂得尊重學生,用真正的愛去滋潤學生的心田。
班主任必須要有一顆寬容心。因為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所以說,我們要有一顆寬容心。班主任不能用成人的心態(tài),苛責孩子們天真的想法和無拘無束的行為;而應用滿腔的熱忱喚起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熏陶稚嫩的心靈,開啟虛掩著的心扉,致力于創(chuàng)造和諧、寬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
寬容是給學生一個機會,也是給班主任一個了解情況的機會。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尊心,過分嚴格的要求,極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學生未經(jīng)歷過社會的風雨,猶如一棵幼樹,需要及時地慢慢澆灌,不能拔苗助長。
班主任要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急躁;多一點寬容,少一些斥責。班主任寬容學生的過錯,實際上是把一種信任、一種責任交給學生,而學生一旦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過錯,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
楊從明 攝
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靈。我們對學生的寬容,就呵護了他們幼小而純潔的心靈。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依然會對每個學生都付出真誠的情感和尊重,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心智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把握與學生間情感的發(fā)展狀況,發(fā)揮師生間情感的積極效應,使每個學生都擁有平等的愛。讓我用愛的理念,為學生支撐起一片湛藍的天空,給他們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間。
只要班主任善于播撒愛的種子,用愛心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我相信在愛的滋潤下,教育之花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教育之樹一定會萬年長青、越發(fā)茂盛。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倉埠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 陳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