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淑婷
摘要:在進行外語的教學中,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良好的非語言交際能力對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都有積極的影響??缥幕浑H既是語言的交流也是民族文化的交流過程。在進行交流過程中,語言不是唯一傳遞信息的途徑,非語言的交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交際行為。
關鍵詞:外語教學;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
H09
自古以來,語言都是進行外交行為的主要工具,隨著信息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發(fā)展,掌握多種語言成為當前工作中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之一。在進行外語教學中,大多時候教師是對外語語音、語法等方面的教學,而忽視了在交際中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以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為例,具體分析培養(yǎng)非語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yǎng)非語言交際行為。
一、跨文化非語言交際的特點
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非語言的交際方式,相同的非語言交際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含義。比如說在大多數國家見面是握手禮,代表友好尊重,而在歐洲的很多國家見面是實行貼面禮的,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非語言交際能力是有其專屬特性的。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中,如果不理解非語言的專屬特性,會導致在進行交際時產生誤解,使交際行為無法順利完成。
二、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作用
非語言行為可以使用動作、目光、繪畫等行為表現出來,非語言行為可以當做交流的工具,非語言行為能夠像語言一樣表達出一個人的態(tài)度、思想情感等。非語言交際能力在表達情感和態(tài)度上是有其特殊性的,不僅能夠獨立的表達一個人的思想態(tài)度而且還可以對語言交際行為做進一步的補充和說明,使表達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起到良好的強調作用。
在跨文化的交際中熟悉掌握相關的非語言交際行為,可以避免文化沖突的發(fā)生。在交際中,非語言交際行為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交流行為,是文化的長期積淀,是民族中共同的行為習慣,非語言交際行為與一個民族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在進行跨文化的交流的中掌握一定非語言行為是對其他民族的尊重,也是維護交際關系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對于職業(yè)學校的中專生來說,在進行外語教學中加之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學習,可以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加強對外國文化的了解。
三、外語教學中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1.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認識到非語言交際能力在交際行為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自身具有專業(yè)的熟練的非語言交際能力,在課堂上,關于國外非語言能力的知識全面的細致的講授給同學們。教師只有在思想上給予重視,才會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中。
2.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詞匯給同學講解完其基礎含義以后,如果牽涉到非語言交際,教師要給同學們講解清楚,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之上對非語言交際行為做詳細的展示,親自示范給同學們,加深同學們對非語言交際能力的認識,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非語言交際行為重要性的了解。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將相關的非語言交際行為的視頻或者圖片等,展示給學生們觀看,幫助學生學習非語言交際行為,讓學生直觀的加深對非語言交際行為的理解,增加學生學習非語言交際能力的興趣。
4.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將非語言交際行為融入到教學中,對相關的問題不以語言來表達,而是選用所學語言國家的非語言交際行為進行回答,加深學生的學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學習學到非語言的交際行為。學生對老師是懷有尊敬的情感的,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融入非語言的教學,學生會對相關的行為進行模仿。
5.非語言行為在現在的外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掌握相關的語言能力并不是唯一的,語言是基礎,非語言能力在交際中的使用,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交際能力也會進一步提升,并且如果語言能力掌握不熟練,還可以運用非語言的能力進行救場。教師如果對非語言能力的掌握不夠熟練,可以聘請相關的專業(yè),對非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進行全面細致的講解。讓同學們對非語言交際行為能夠有熟練的掌握。
6.非語言交際行為對于中專生而言,要比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主動的去發(fā)現非語言交際行為,比如說在電視中、在電影中,發(fā)現外國人在進行交流時不自覺的作出的行為是什么意思。學生自己去主動的發(fā)現,更能加深學生自身的理解,對交際行為也能夠加深印象。在不斷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母語進行對比,發(fā)現兩者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加深學生的理解。
7.非語言交際行為已經成為交際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學習非語言交際行為可以加深學生對他國的文化的了解,學習非語言交際行為不僅是學習一種簡單的行為,而是學習一種文化。在對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掌握多種語言已經成為基本的要求,所以非語言交際行為在人們的交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學校應當組織開始相關的非語言交際行為的專門課程,對非語言交際行為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學習。
8.在進行相關的學習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實際操練,課堂中設置情境教學,或者組織學生們對相關的著名影視片段進行模仿等。讓學生不僅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而且也更好的學習了非語言交際行為,從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內容。
四、結束語:
非語言交際行為是交際中重要的交流手段,非語言交際是交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跨文化非語言交際中,掌握一定的非語言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非語言交際行為相對于語言交際,其形式更加的豐富多樣,內容也是更加具有趣味性。在進行跨文化的交際中,非語言交際能力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去理解對方的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態(tài)度,更好的理解對方的文化,在交際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在進行外語教學中,語言學習與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莊恩平,楊盈. 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外語教學的盲點[J]. 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6,02。
[2]王歡. 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外語教學的契合[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
[3]于海燕. 試論外語教學中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 成功(教育),2010,12。
[4]侯治剛.淺析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