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中圖分類號] S764.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122-02
鼢鼠是農(nóng)、林、牧業(yè)的主要害鼠之一,常年在地下生活,取食植物根莖、幼樹根系,危害極大。隨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荒山造林等生態(tài)工程建設(shè)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山地蘋果的快速發(fā)展,防治鼢鼠等森林、草地、果園、農(nóng)田鼠害越來越重要,國家林業(yè)局已將森林鼠害防治列入重點(diǎn)治理工程。為此,我們在防治鼢鼠過程中自主研制出一種更實用更有效的防治新器械——倒T型滅鼠器,并與當(dāng)?shù)胤乐纹餍祵Ρ?,效果顯著。
1 倒T型滅鼠器
1.1 來源
志丹縣神貓農(nóng)業(yè)有害生物防治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設(shè)計制作。由扁鐵、8號鐵絲、橡膠皮筋、線繩、木棍、螺母,卡絲若干組合而成。
1.2 使用
1.2.1 尋找鼢鼠痕跡和有效鼠洞識別。一是查看地表新鮮土垅,確定鼢鼠活動;二是挖開洞口,通過看、摸判別鼢鼠方位。
1.2.2 挖坑。洞口向前挖10-20cm后,在洞口前挖一坑,要求洞底與坑底至少5cm,洞頂距地表15cm,超出15cm則鏟去多余土層,不足則墊土鏟平,洞口垂直。
1.2.3 清理洞口和探洞。找20cm細(xì)木條,手握一頭,向洞內(nèi)伸15cm,探查洞是否直,直洞可安裝,彎洞繼續(xù)向前挖,直至洞直。然后用木條將洞口落土掃出來。切記木條用于探洞和清理洞的一頭不可用手觸摸,以防汗味和氣味留在洞內(nèi)。
1.2.4 安裝器械。在地表距洞口面9cm處,用鐵釬向下直扎,使鐵釬從洞中央穿過,然后給底座兩端覆土,雙腳輕踩上去,用力拉起鐵釬,反復(fù)幾次,靈活為止,最后將鐵釬拉起掛在小杠桿短臂處,用于壓住,略向下傾斜,另一手在小坑內(nèi)抓一把濕土,捏成較洞大一點(diǎn)的土團(tuán),拿起土團(tuán),伸出小指,勾住引線,沾在土團(tuán)上,慢慢滑至洞口,把洞口堵住。土團(tuán)不宜太老太嫩,只要壓住引線即可,然后松開壓在小杠桿上的手,最后給鼠洞適當(dāng)通氣,誘其前來堵洞。
1.2.5 檢查。上午安裝,則2-3小時后檢查,看鐵釬是否落下,是否打住鼢鼠;下午安裝,第二天早上檢查,打住的小心拔去器械,除去鐵釬上血跡和氣味;沒有打住的則收起另安裝。
使用同樣的方法,在田間安裝10個。
2 弓箭
2.1 材料與制作
濕木棍1根,長100cm,直徑2.5cm;木棍4根,1根長120cm,直徑3cm,1根長5cm,直徑0.5cm,2根長10cm,直徑0.5cm;8號鐵絲1根,長60cm,一頭磨尖,另一頭做直徑1cm的環(huán);線繩3根,分別為80cm弦線,60cm引線,10cm連接線;細(xì)鐵絲若干。
2.2 組裝
2.2.1 用80cm線繩綁住濕木棍一端,鐵釬尾部的環(huán)穿過線繩,濕木棍彎曲成120°弧度,用線繩另一端綁住濕木棍另一端,即成弓箭。
2.2.2 用10cm線繩綁住120cm木棍一端,線繩另一端綁5cm小木棍一端;小木棍另一端綁60cm線繩,線繩另一端綁10cm木棍的一端。
2.2.3 將弓的最頂端用細(xì)鐵絲固定在120cm木棍中間。
2.3 安裝使用
2.3.1 打開鼠洞,等其封洞,第二天觀察,如封洞,則安裝使用。
2.3.2 在被封的鼠洞前挖一小坑,鼠洞與小坑一側(cè)面垂直,且洞頂距地表20cm左右,然后探洞,清理洞口。
2.3.3 將150cm木棍插在洞側(cè)5cm且距洞口面10cm處,將箭沿洞直徑處插過。
2.3.4 拉起箭,尾部掛在5cm小棍短臂一端,后用一只手壓住長臂端;另一只手將10cm木棍插在鼠洞下角5cm處,外余2cm,然后將引線拉起繞過鼠洞口木棍,使引線上木棍一端置于洞口土球上方。
使用同樣的方法,在田間安裝10個。
3 石板塌
3.1 材料及要求
3.1.1 石板一塊,長40cm,寬20cm,厚3cm,重量5kg左右,面平。
3.1.2 8號鐵絲3-5根,長20cm,一頭磨尖。
3.1.3 木棍6根,分別為直徑3cm,長60cm,一頭帶叉,一頭削尖共2根;直徑2.5cm,長60cm的木棍1根;直徑2cm,長30cm的木棍1根;直徑1cm,長10cm木棍1根;直徑1cm,長5cm木棍1根。
3.1.4 100cm麻繩2根,60cm線繩一根。
3.2 安裝使用
石板塌的使用和安裝同時進(jìn)行。
3.2.1 挖小坑。鼠洞找好后,在洞前挖一小坑,使鼠洞留在小坑的一個側(cè)面上,鼠洞與側(cè)面垂直,洞的頂部離地表10cm,地表修成平面,洞的底部離小坑的底部5cm。
3.2.2 扎釬子。將3-5根鐵釬子順著洞方向分別以5cm的間距扎進(jìn)去,第一根釬子距洞口5cm,釬子一定要垂直扎在洞的正中央。
3.2.3 支架子。將兩根帶叉的木棍分別扎在洞的兩側(cè),將60cm的木棍橫擔(dān)在帶叉的木棍的叉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長方形的架子。
3.2.4 吊石板。用麻繩把石板綁住吊起來,掛在直徑3cm,長30cm木棍的一頭,木棍另一頭是引線,把吊石板的木棍放在架子的正中央位置處,石板對準(zhǔn)地表的釬子,高低可以調(diào)節(jié)繩子,一般20cm高就可以了。
3.2.5 做“機(jī)關(guān)”。將引線的長短調(diào)整好以后,再把直徑1cm長5cm的小棍綁在引線的另一頭,把直徑1cm,長10cm的木棍扎在洞口右下角約3cm處,露出2cm的頭做為支點(diǎn),洞口做成下坡,在下坡上放比洞口小2cm的圓土球,最后把引線上的小木棍繞過支點(diǎn)放在圓土球的上部。
使用同樣方法,在田間安裝10個。
4 試驗結(jié)果分析
三種滅鼠器,用同樣的方法,在田間安裝使用,結(jié)果為倒T型滅鼠器1天可打住9只鼠,滅鼠率為90%,弓箭2天滅鼠13只,石板塌3天滅鼠8只,從滅鼠效果與效率上看,倒T型滅鼠器明顯優(yōu)于弓箭和石板塌。
5 結(jié)論
石板塌,是我國最古老的捕殺鼢鼠方法之一,用這種方法滅鼠,所需部件多,操作繁瑣,費(fèi)工,尤其是石板不易攜帶,命中率低,不適宜大面積應(yīng)用。弓箭,是在石板塌的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的,它可以大面的應(yīng)用,但是由于做弓用的濕木棍要經(jīng)常替換,才能保持彈性,耗材多,且安裝時必須要有很高的熟練度,因此也不是最佳滅鼠方法。倒T型滅鼠器,是志丹縣神貓農(nóng)業(yè)有害生物防治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技術(shù)人員,經(jīng)過了多年的努力,自主創(chuàng)新研制出來的實用新型滅鼠器,具有性能穩(wěn)定,命中率高,使用年限長,裝卸靈活,操作簡單,材料來源廣,成本低,便于組織生產(chǎn)與推廣,可以大面積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