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興+李大強+王寧
【摘要】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WEB2.0技術為背景的博客、微信、微博等技術正在迅速崛起,大力推動了我國信息化建設和工業(yè)進程的發(fā)展。但是有關大數據技術應用的討論逐漸呈現(xiàn)出井噴趨勢,其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就是個人隱私能否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下得以保護,不給違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本文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大數據時代下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并根據我國大數據技術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合理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大數據 信息化建設 個人隱私 保護
一、引言
如今,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是人們的上網瀏覽記錄中隱藏著大量的個人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些數據信息進行違法犯罪行為,損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也進一步擾亂了正常的網路秩序,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2.1個人隱私的概念
個人隱私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通常開說,個人的私人生活和安寧不受到他人的非法干擾,私密信息保密不受到他人的非法搜集、探秘和公開,個人的利益得到合法保護。保護個人隱私不受侵害是公民具有的基本合法權益,在現(xiàn)代社會,尤其是西方經濟發(fā)達國家,保護個人隱私已經成為公民的基本常識,侵害個人隱私行為將會受到法律的懲處。
2.2大數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大數據概念起源于美國,基本含義是所涉及的規(guī)模巨大到無法通過人工在合理的時間內達到截取、管理、處理和整理的人類所能解讀的信息。大數據是伴隨著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出現(xiàn)而發(fā)展起來的新興事物,在大數據時代下,互聯(lián)網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很多互聯(lián)網公司都掌握著大量的用戶個人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必將給違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正常的社會秩序也將被擾亂,嚴重影響了地區(qū)經濟發(fā)展。
2.3大數據下個人隱私的新特點
①隱私的數據化。大數據下個人信息的典型特征就是隱私的數據化,這也是與小數據時代的根本區(qū)別所在,個人隱私隱藏在數據化的個人信息中。②隱私的商業(yè)化。在大數據時代下,泄露的個人信息很有可能被二次利用,或被私底下進行交易和轉讓,為不法者謀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③隱私換取個性化服務。一些互聯(lián)網商家為我們提供貼心的個性服務的同時,用戶地瀏覽數據也被商家進行采集和分析,預測用戶的行為,從而實現(xiàn)精準營銷。用戶實際上是用自己的個人信息換取了商家的個性化服務。
三、大數據時代下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舉措
3.1完善個人隱私的相關立法
個人隱私作為公民的合法所有物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保護個人隱私不受侵害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建立健全的相關保障性法律,為公民尋求法律保護提供支持。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我國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有四十多部法律,但是這些法律的出臺首先只是約束個人,對企業(yè)和國家機關的約束力度不夠。我國立法機關一定要提起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根據人民的意愿逐步完善相關法律體系的建設,加強對機構行為的約束力度,同時掌握公民最大、最全數據的政府機構更應該成為法律約束的重點對象。同時在大數據時代下應該充分考慮大數據的特性,擴寬個人數據的外延,用法律手段維護個人的權益不受損害。
3.2加強行業(yè)自律性建設
加強行業(yè)自律是預防隱私侵犯行為發(fā)生的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在大數據時代下,相關互聯(lián)網企業(yè)應該提升自律精神,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在遵守個人隱私數據相關法律相關條文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自律措施來規(guī)范對消費者個人數據的使用行為。企業(yè)只有提升了對自身行為的自律性和自省性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3.3提升公民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公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也是解決當前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泄露的關鍵因素。我們生活在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難免會受到智能設備的監(jiān)控和采集,需要提升自身的隱私信息保護意識,學會辨別信息,對相關信息被儲存和挪用有一個清晰地認識,有節(jié)制的讓自己的數據被記錄。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大數據的個人隱私保護還處于起步階段,盡管隱私保護對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對于廣大的用戶通過實行全民教育與技術防范同步的方式,提高人們對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意識,進一步規(guī)范互聯(lián)網公司相應的經營管理行為,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侵害。
參 考 文 獻
[1]劉雅輝,張鐵贏,靳小龍,程學旗. 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保護[J].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5,01:229-247.
[2]黃成鵬. 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李升陽. 大數據時代隱私保護研究[D].南京大學,2015.
[4]童拿云. 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保護[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