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尋親節(jié)目里,一幕幕親人別離又重逢的畫面常令我悲傷不已,那些從小被誘拐而離開父母的孩子不僅一生在接受畸形的情感,整個家庭也在飽受骨肉分離的折磨。因此我深感培養(yǎng)、加強幼兒防拐騙意識的重要性。如何引導幼兒,幫助他們在內(nèi)心建構(gòu)一座堅實的安全之墻,將危險拒之于門外呢?基于此,我園開展了一次防拐騙模擬游戲,旨在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為家長提供教育的素材。
時間:10月15日上午
地點:上站幼兒園操場
陌生人扮演者:中一班妞妞的父親,中一班小雨的姥姥
對象:全體小班幼兒100余人
10月15日上午,煦暖的陽光普照大地,透著初秋的氣息,舒適而溫暖,榴園的操場上小班的幼兒玩得熱火朝天,嬉戲奔跑間開心快樂的笑容洋溢在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上。
畫面一:一位手拿豪華玩具跑車的高大“陌生人”走進了園內(nèi),他環(huán)顧四周把手里的玩具汽車放在地上后,便慢慢走開。很快,一個男孩走過來,看了看地上的玩具汽車,又抬頭看了看周圍,沒有找到玩具的主人,但忍不住好奇地蹲下來看著玩具,又抬頭看了看周圍……這時,又有三個孩子圍攏過來,他們便一起玩起了汽車玩具,孩子們追著小汽車玩得熱火朝天,這時“陌生人”走了過來。
“汽車好玩嗎?”
“嗯,叔叔是你的汽車嗎?”
“對,是我的汽車?!?/p>
孩子們自顧自地玩著,陌生人跟著孩子們來到了滑梯前,更多的孩子圍了過來。
“你們喜歡汽車玩具嗎?”
“喜歡?!?/p>
“那你們家里有汽車玩具嗎?”
“有!”有兩個男孩特別積極,爭搶著介紹自己家里的汽車玩具。隨后“陌生人”重點與這兩個男孩聊天,從汽車玩具到飛機玩具、槍類玩具等,邊說還邊用手比劃著,兩個男孩也說得眉飛色舞,看上去他們聊得很投機。
“想去看看叔叔家的玩具嗎?”
男孩甲:“我想和男孩乙一起去可以嗎?”
“當然可以了?!彪S后問男孩乙:“你愿意去嗎?”
男孩乙:“不愿意去,你可以把玩具拿來讓我玩。”
“叔叔家離這里不遠,就在幼兒園外面?!?/p>
男孩甲有點迫不及待,拉著“陌生人”手的同時還拉著男孩子乙就要跟著“陌生人”走,男孩乙卻不肯去。“陌生人”又和他倆聊了一會兒發(fā)現(xiàn)男孩乙堅決不愿意出幼兒園,隨后男孩乙轉(zhuǎn)身離開,男孩甲顯得有點失落。這時過來一個女孩,“陌生人”轉(zhuǎn)變話題,問女孩:“想爸爸媽媽嗎?”
女孩:“想?!?/p>
“叔叔認識你爸爸媽媽,帶你去找他們好嗎?”
女孩痛快地答應(yīng)了。
這時男孩子甲聽說能去找爸爸媽媽,也要去找,隨即“陌生人”拉著男孩甲及女孩離開幼兒園操場向門口走去。
畫面二:在榴園的另一個角落里,“陌生人”姥姥懷抱大玩具兔子走向正在玩耍的孩子們,手里拿著孩子們愛吃的棒棒糖、巧克力等好吃的食物,同樣的場景也在發(fā)生著……
以下是老師在幼兒園門口和孩子的對話:
老師:“你認識他(她)嗎?”
“認識。”
“他(她)是誰?”
“叔叔(姥姥),他(她)認識我的爸爸媽媽,我要去找爸爸媽媽。”
“你什么時候見過他(她)?”
“剛才?!?/p>
“那你就跟他(她)走嗎?”
“嗯,他(她)能帶我找到爸爸媽媽?!?/p>
“如果他(她)是壞人,你跟他(她)走了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怎么辦?”
“不會,我會跑??!”
……
在小班幼兒的眼中,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找到爸爸媽媽都是容易被拐騙的誘因,我們要從這些方面入手,教育幼兒提高防范意識,堅決不與陌生人說話,不跟陌生人走。
游戲結(jié)束后,“陌生人”的扮演者——中一班妞妞的父親姜卜感慨良多:“說實話,當園方通知我配合幼兒園開展此項活動時,我連續(xù)兩個晚上都睡得很晚,在網(wǎng)上搜索了許多這方面的資訊,既想如何騙取孩子們的信任圓滿完成活動,同時又緊張怕自己做不到,好在沒有辜負幼兒園的信任。這些天去接妞妞的時候碰到小班的孩子們時,有孩子拉著自己家人的手說‘就是這個叔叔那天騙我說帶我去找爸爸媽媽,我沒去’,看著孩子們有這么高的警惕性,我覺得這項活動非常有意義?!蓖瑫r,這位家長還為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小班的孩子畢竟剛剛?cè)雸@,多數(shù)都沒有適應(yīng)幼兒園的環(huán)境,當有人提出帶他去找家里人,同意的可能性很大,希望園方及各位家長群策群力多多想辦法,杜絕真實的拐騙事件發(fā)生,同時希望園方能針對入園一至兩年的孩子多開展此類活動?!?/p>
小班教師對此次活動做了小結(jié):教育幼兒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在公共場所要緊跟大人不離開;在超市如果找不到親人要尋找保安或售貨員;在馬路上要尋求警察的幫助;如果在家中無家長在家不能給陌生人開門……通過此次防拐騙游戲活動,也讓家長和教師了解教育幼兒防拐騙的重要性,呼吁家長要將安全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