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鳳
摘要:無論學哪一門語言都要從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來抓起,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研究語言特點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結合節(jié)點,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學生認知和發(fā)展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全面掌握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讀寫;口語訓練;閱讀教學;寫作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而聽說讀寫就是語言的基本組成要素。這就要求我們一線英語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語言特點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結合節(jié)點,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適合學生認知和發(fā)展的教學方案,以期讓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全面提升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鑒于此,筆者從一線英語教學實踐出發(fā),對如何引導學生全面提升英語技能進行討論與研究。
一、聽力訓練探析
聽是語言學習的肇始,沒有聽的輸入就沒有對語言的感知,這也是當前聾子和啞巴英語產(chǎn)生的根源。初中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我們一定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聽力技巧,增強聽力,樹立信心,然后才能開啟“說、讀、寫”等語言學習要素的潛能。
(一)聽前推演
英語聽力訓練通常給5秒鐘讓學生先熟悉題干和備選信息,學生一定要抓住這關鍵的幾秒鐘,迅速瀏覽材料,抓住問題的關鍵,這樣才能保障在聽時更有針對性和準確性。譬如,我們可以通過提綱的疑問詞來琢磨材料的要點,諸如:who/what/which/why/whose/when/where/how(much,long,marly,far)等都在暗示我們要注意是誰,什么,哪個等重點,只有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二)聽取關鍵
聽前做好了推演,抓住了關鍵疑問詞,聽時就需要我們對應地找到該疑問詞對應的對象,進而捕捉問題需要的關鍵語句。播放錄音具有即時性,我們單憑直覺的聽力暫留是不行的,所以我們要引導同學們養(yǎng)成隨手筆記關鍵詞的習慣,尤其是記敘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who)、故事發(fā)生的原因(what)、時間(when)、地點(where)和方式(how)等關鍵信息,這樣我們方能有張有弛,準確將我們需要的信息一網(wǎng)打盡。
二、口語表達訓練
口語是語言的輸出,啞巴英語是無法實際交際的。所以英語學習務必重視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筆者建議口語訓練盡可能地貼近同學們的生活情境,以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人手,牽引大家運用新學的句型和詞匯組織語言,進行交流。比如:我們在教學Module l Wonders of the world時,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世界各地優(yōu)美的風景,引導大家結合所學句型和詞匯,自己組織語言給大家做導游進行解說。這樣設置能廣泛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牽引同學們搜腸刮肚將所學的句型組織和整理成口語表達句式,達成口語交流與訓練的目的。
三、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是知識和信息的輸入方式,尤其對于語言學科來說至為重要。語言都具有約定俗成的特性,許多東西都要靠多讀多記才能培養(yǎng)語感,才能進行原始的語言知識積累,因此筆者認為,良好的英語學習發(fā)軔于閱讀。
教學實踐中,針對許多同學閱讀乏趣的現(xiàn)象,筆者建議閱讀教學采用設置問題包袱的方式,驅動學生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尋找答案,例如學習Module3 sDortinglife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分另0找出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tài)的典型語句,并建議比較、區(qū)分和運用。這樣用問題牽引,不但可以給學生緊張感,還能刺激他們在更仔細的閱讀過程中掌握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最終回答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另外,我們也積極倡導學生的自主閱讀任務。許多同學為了積累詞匯和語感,每天進行一定時間的閱讀量,并將閱讀中遇到的生詞整理背誦,或者積累一些閱讀心得,經(jīng)典語句集錦等。
四、寫作能力提升
寫作是語言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鼓勵同學們不怕出錯,大膽地根據(jù)情境發(fā)揮想象,進行描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我們怎樣牽引這些對語文寫作都有點害怕的初中生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語言誘導,或者設置比較有興趣的話題。比如:學完Module 7 Auslralia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先交流暢談其旅游心得,大家一定談得熱火朝天,這時我們再趁熱打鐵,不提作文倆字,而是讓同學們將自己剛才描述的旅游經(jīng)歷整理成書面的形式。這樣大家蘸著興趣,有著充分的思路和準備,必然是下筆如神,不再似在“作文”倆字壓迫的做的“苦力”,從而也為大家樹立能寫好英語短文的信心。
上文是我結合教學實際對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提升的實踐總結。當然,教學實踐中,我們千萬不要照搬他人的理論說教,而是要從班級的實際學情出發(fā),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契合點,抓住教學內容的結構,適時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流程,轉化教學理念,充實和更新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學習,最終提升課堂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