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滿
?
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嘗試與探索
廖偉滿
(深圳市銀湖外國語實驗學校 廣東 深圳 518000)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但在當下的地理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只看重課本知識的講解,忽視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精神世界,這對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可以鞏固他們的所學,進而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诖耍疚膶W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方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地理實教學;學生實踐力;培養(yǎng)措施
在“立德樹人”任務背景下,地理課程將地理實踐能力列為學科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體現(xiàn)了對地理實踐能力之于個人和社會的價值的認知。與此同時,在厘清地理實踐能力內(nèi)涵的基礎上,廣大地理教師應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教科書中的“活動”專欄形式多樣、主題新穎,并且簡單易行,對培養(yǎng)學生實踐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湘教版必修一“地球運動”中“用觀測日影的方法,粗略測定學校所在地的經(jīng)度”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對正午太陽高度、地方時等知識難點的掌握和理解,有效地將課堂中學生難理解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
對于當?shù)氐墓派镪惲叙^,要盡可能地協(xié)調開放,綜合各方面因素,可以借助電子觸摸屏展示,讓學生近距離觀察,研究不同的展品,像演示標本、礦石標本、古生物標本等。在其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提醒其關注每個標本的成因和產(chǎn)地,以此了解背景,更好地研究標本本身,收獲更多發(fā)現(xiàn)。此外,地理園也是可利用的資源,其不僅是陳列館室外的延伸部分,更是學生觀察學習的絕佳場所。對此,可與管理人員協(xié)調,給學生提供觀察機會,借助典型巖石、地質構造、化石等的展示,讓學生充分觀察,甚至觸摸,以此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促進觀察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為理論學習奠定基礎。
地理實驗是結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采用的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通過實物將地理知識、地理事物形成原因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例如,學習“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時,可以用冰塊和熱水杯模擬大氣熱力環(huán)流,觀察同一水平面上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流動;在教授“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時,可以將事先收集好的沙子帶人課堂,與水同時受熱、冷卻,比較分析兩者的升溫、降溫狀況,從而清楚地理解熱力環(huán)流原理,以便對海岸邊何時吹海風、何時吹陸風有更深刻的記憶等。將地理實驗引人課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地理學習的熱情,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課堂中進行地理實驗時,要注意:實驗前明確實驗的目的,做好實驗設計;實驗時要引導學生觀察并有重點地記錄數(shù)據(jù);實驗后小組討論,教師歸納總結。
地圖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東西,它不僅需要表現(xiàn)出山峰、水流等地表事物,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每一個點的海拔表現(xiàn)出來,當然,在地圖上還可以觀測出地理單位所在的方位。對于地圖這復雜的事物,僅通過課本知識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們很難將其理解透徹。然而,野外的觀測可以很好地彌補課堂上的不足。例如,在進行“辨別地理方向”的單元活動中,我將我的學生帶到了野外,讓他們進行實地的觀察。很多學生的方向感不是很強,他們雖然能夠在地圖上準確地辨認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地理方向,但是到了野外,就完全不知所措了。野外的實地觀察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不足。在野外,我們可以根據(jù)太陽的方位來辨別大致的方向,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中午太陽在南方,傍晚太陽就在西方,太陽是不會出現(xiàn)在北方的。我將這個自然現(xiàn)象陳述給了學生們,他們一聽就會,很快就掌握了這個技巧,隨后我指出幾個方向讓他們辨認,他們都可以快速正確地說出我所指的方向。在這次實踐課結束的時候,學生們都沒有了剛開始的暈頭轉向,能夠很正確地辨別出大概的方向,這次實踐課完美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帶領學生們走出校門進行野外觀測,可以很好地讓他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避免“紙上談兵”,有益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加強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為了解決自己的疑問,學生在地理實踐中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和探究精神。這讓原來只注重評價既定教學過程和知識落實情況的評價體系,很難全面有效衡量學生在這樣主動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fā)展。因此,需要利用發(fā)展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陳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不但有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評價,也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利用對學生共同完成的學習作品,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學習后學生的感想等方式進行了評價。這些評價不僅僅局限于地理知識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地理學習,而是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水平的綜合變化與發(fā)展。這正是我們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和發(fā)展所要追求的評價方式。
總之,學生地理實踐能力養(yǎng)成的途徑很多,應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課內(nèi)外地理教學時間,高效地利用好現(xiàn)有包括教材在內(nèi)的課程資源。廣大地理教師也應該利用這次地理實踐能力的“升格”的契機,及時加深學科理解、更新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認知過程和地理學科特點出發(fā),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
[1]周寧銀,鄭宇醒.地理實踐力中“關鍵經(jīng)驗”的習得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7):23-26.
[2]趙麗平,鐘全林.淺析心理地圖對培養(yǎng)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9):123-125.
[3]龍泉.地理學科育人價值及其教學實現(xiàn)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劉學梅.地理教學目標達成路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5]陳實.我國中學生現(xiàn)代地理實踐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our teachers that every student can apply the learned knowledge to practice. But in present geography teaching, most teachers only value the explanation of textbook knowledge, ignore the students 'actual life and spiritual world, which is disadvantageous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geographical core accomplishment. Therefor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we should carry out more practical activities, so that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o practice, so that they can consolidat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improve their core literac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practical force cultivation in students geography.
geography teach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measures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303
G633
A
1672-9129(2017)10-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