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德林
在許多人的眼里,作為教師的孩子,應該享有許多“福利”,比如先天的教育優(yōu)勢、良好的教育氛圍、民主的成長環(huán)境等。
實際上,看似得天獨厚的背后,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無奈與辛酸。
作為教師的孩子,父母對其各方面自然是嚴格要求。試問天下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這既是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更是師者對學生的希望。要知道,教師的孩子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不能拼爹拼媽,除了靠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又能有啥捷徑呢?
作為教師的孩子,失去的,遠遠比得到的多。
在我們學校的每周例會時,許多教師的孩子都無人照看,只能抽出一名教師來專職管孩子,即把孩子們集中在一塊,輔導作業(yè),組織游戲等。這種無奈,又有幾人能夠體會?
教師的工作是繁重而瑣碎的。每天不是備課、講課、輔導、批改作業(yè),就是教研、聽課、寫論文,組織活動、撰寫材料。忙了一天回到家,孩子和家人都還餓著呢!于是就拖著疲憊的身子,再次投入鍋瓢勺鏟交織的合奏曲里,等家人吃上飯,已然夜深??煽纯磁枥锱葜呐K衣服、廚房凌亂的碗筷、臟兮兮的地板,又只能強打精神,拖著透支的身體,在孩子的酣聲中,與家務活進行一番搏斗。
許多時候,嗓子會因高強度的講課輔導,啞得不想說話,更不要說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學習心得、校園趣聞了。許多時候,身子因為太乏,在和孩子玩游戲的過程中,居然不知不覺睡著了……
曾看過一個新聞,有位女教師在上晚自習的時候,幼小的女兒就聽話地坐在教室后面的凳子上,可能過于疲憊,居然在教室里睡著了??蓩寢屢廊幻τ谳o導學生,沒時間看一眼坐著睡覺的孩子。那一幕,讓我的眼睛濕潤了:媽媽為了更多的孩子,只能狠心地忽略自己的孩子。
每到節(jié)假日,身心俱疲的教師,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久未盡孝的年邁雙親需要關懷、緊張一星期的孩子需要外出放松、家里的水電需要交費,擱置許久的書想要翻……于是,他們只能像個超人,用盡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去逐個完成、一一兌現(xiàn)。
有一位領導在總結會上這樣評價我們老師:教師是中國最敬業(yè)的一群人,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晚,吃的比豬差,干的比牛累,拿的比民工少。雖是調侃,可謂一針見血,一語中的。
作為教師的孩子,常常要扮演理解者的角色,即理解父母的工作、理解父母的理想、理解教師這個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