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彬,耿偉潔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
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本土文化導入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
唐 彬,耿偉潔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 )
文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已不是人們簡單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弘揚文化的手段。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學研究者開始重視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學。在全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影響下,新疆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的教學現(xiàn)狀如何?本文以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作為調(diào)查對象,通過問卷調(diào)查以及師生訪談的形式,旨在了解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師生對于新疆本土文化的教與學的現(xiàn)狀以及對其認知的觀念和所持的態(tài)度。
新疆;外語教學;新疆本土文化
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語言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文化是語言的基礎,并且是語言和交際的內(nèi)容。我國著名英語教學專家胡文仲先生認為:“學習語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猶如只抓住了外殼而沒有領會其精神?!盵1]因此,作為以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功能的大學英語教學,自然也承擔著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跨文化交際能力應該是西方文化與本國文化雙向的平等的互動交流。近些年,隨著全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以及跨文化交際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外語教育者們開始將目光從“目的語文化”的單向?qū)W習轉(zhuǎn)向“目的語文化”和“母語文化”的雙向?qū)W習;已經(jīng)開始逐步意識到母語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澳刚Z文化”在培養(yǎng)外語學習者“綜合素養(yǎng)”方面應與“目的語文化”處于同等的地位。[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也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最終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3]因此大學英語的教學應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qū),多民族的獨特歷史條件造就了新疆多姿多彩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 如,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The Twelve Mucam)古典民間音樂以及刀郎麥西熱甫,塔吉克族的“鷹舞”;文學上有以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和蒙古族的《江格爾》為代表的英雄史詩,以及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等,名目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如何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英語語言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能用英語準確、流暢地表達本國文化,本民族文化,從而保證文化傳輸?shù)碾p向性。本文以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作為調(diào)查對象,通過問卷調(diào)查以及師生訪談的形式,旨在了解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否有意識地在課堂內(nèi)外將新疆本土文化適當?shù)厝谌肫渲校黄浯瘟私庑陆咝4髮W生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差,新疆地方特色文化不會表達的現(xiàn)象;以及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新疆本土文化的認知的觀念和所持的態(tài)度,試圖去了解新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新疆本土文化教學現(xiàn)狀;并試圖探求解決方法和途徑,力爭為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本土文化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1 調(diào)查對象與內(nèi)容
本次調(diào)查對象是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4、2015級的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及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共310人。其中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45人,大二學生39人;非英語專業(yè)學生226人,其中包括動物醫(yī)學、草業(yè)科學、食品科學、機械交通學院等專業(yè)。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310份,回收有效問卷302份。 本問卷共設計了19道單選以及多選題,主要涉及到的內(nèi)容有:①是否有必要在英語語言學習中進行相關文化內(nèi)容的學習;②英語教師是否會在英語課堂中導入新疆本土文化;③對新疆文化學習的重視以及興趣;④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新疆本土文化的認知的觀念和所持的態(tài)度。
1.2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結(jié)果與分析
(1)對于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以及對中英文化的了解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的認識調(diào)查(見表1)通過對調(diào)查問卷的分析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語言和文化具有密切的關系;91.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82.7%的學生認為中英文化知識在英語學習中重要; 79.7%的學生認為學習中英文化知識對英語語言學習幫助很大。84.4%的學生希望在英語學習中更多地接觸中國文化知識。45.3%的學生遇到過因為缺乏中英文化知識而產(chǎn)生的交流障礙。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學生的文化主體意識開始增強,他們逐漸意識到英語學習過程中文化知識的了解和學習也同等重要,并希望將中國文化知識納入到英語學習過程當中。
表1 語言文化關系及中英文化了解認識調(diào)查表
(2)對于英語教師是否會在英語課堂中導入包括新疆本土文化在內(nèi)的中國文化的基本情況了解。(見表2)調(diào)查顯示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依然是注重英語詞匯語法以及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為主,只有12%的老師重視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的教學與學習。其中只有不到10%的老師會在課堂上偶爾提及到新疆文化,內(nèi)容多為節(jié)日習俗和特色小吃,偶爾提及習語諺語和宗教信仰以及建筑風格。以上數(shù)據(jù)結(jié)果表明,在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文化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本土文化導入意識淡薄,教師在課堂上只重視了英語的工具性,而忽視了其人文性。
表2 課堂教學中對本土文化導入情況調(diào)查表
(3)對新疆文化學習的興趣以及對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新疆本土文化的認知的觀念和所持的態(tài)度(見表3)。調(diào)查表明有76.3%的學生認為學習用英語表述新疆本土文化十分重要;64%的學生對英語老師課堂中導入的新疆文化感興趣,60%的學生希望學校專門開設關于新疆文化的選修課程,并希望老師通過多媒體,如電影、圖片、互聯(lián)網(wǎng)等方式介紹新疆本土文化。以上數(shù)據(jù)結(jié)果表明學生在主觀心理上已經(jīng)意識到新疆文化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反映了學生對新疆文化內(nèi)容的需求以及強烈的學習新疆文化知識的欲望。
表3 英語學習中對本土文化認識情況分析表
2.1 學生訪談
通過對20名大一年級和大二年級的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訪談調(diào)查,我們了解到學生基本都很贊成在新疆高校英語課堂中適當?shù)貙胍恍┬陆就廖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加了解新疆,獲取更多的新疆文化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用英語對外介紹新疆的的英語能力。當問到學生對新疆文化中的哪一部分更為感興趣時,學生的回答大都是新疆的風土人情、神秘的宗教、特色的美食、多彩的服飾等等。對于老師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導入新疆本土文化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一問題時,學生都積極地各抒己見,除了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如電影、圖片、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介來介紹,還可以通過老師推薦的新疆文化閱讀材料、對比英語國家與新疆文化之間的差異,他們更希望老師能帶領他們到少數(shù)民族群眾中去,深入地了解新疆本土文化。以上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新疆高校學生對于中國文化以及新疆本土文化的學習是有需求的,但同時也表現(xiàn)出學生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能力欠缺,急需加強。這與本次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基本一致。
2.2 教師訪談
在與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10位英語任課教師的訪談中,大部分教師對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知識學習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認為有必要在課堂上加強中國文化的引導,將新疆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對于是否有意識地在英語課堂上適當?shù)厝谌肓酥袊幕?,尤其是新疆文化這個問題時,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教師提到當前我校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如,(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新世紀大學英語》,《新視野大學英語》等都是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其中有豐富的西方背景文化知識,而關于中國文化的文章以及閱讀材料很少,因此導致沒有現(xiàn)成的本土文化的英文材料讓學生學習。所以有一部分教師建議改革英語教材,適當?shù)丶尤胍恍┍就廖幕?。如,在讀寫課中,根據(jù)教材每一個單元的主題內(nèi)容,可以在每個單元加一些與本單元主題相似或相關的介紹新疆地方文化的英語短文,讓學生學習如何使用規(guī)范、流暢、得體的英語表達新疆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化等話題,從而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能力。其次,教師也普遍提到由于英語課周時數(shù)少(每周四節(jié)),教學內(nèi)容多、任務重,學生的英語基礎底子薄等原因,從而導致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仍以教授英語語言知識為主,依然是旨在幫助學生過英語四六級的應試教學模式,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在課堂上穿插文化內(nèi)容。有個別少數(shù)教師談到他們偶爾也會在課堂上提及到一些新疆本土文化的內(nèi)容,但大部分是基于教師自己對新疆本土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所以只是僅限于一些隨意的、零散的、偶發(fā)的導入,并沒有系統(tǒng)性也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從而根本無法引領學生提升文化自覺,辨析文化差異的能力。由此結(jié)果可看出,即使老師們在英語教學中有講授文化內(nèi)容的積極愿望,但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卻沒有具體將其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體現(xiàn)出來,從而可看出我校英語教學中的確存在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和新疆地方特色文化各教學層面的顧此失彼的問題。
(1) 教師轉(zhuǎn)變觀念,增強文化輸入意識。英語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主要陣地。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教什么決定了學生學什么。因此要實現(xiàn)英語教學中的本土文化輸入意識培養(yǎng),教師要轉(zhuǎn)變長期以來只重視語言知識灌輸?shù)慕虒W觀念,充分挖掘教材上的文化內(nèi)容,在講解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本土文化融入課堂內(nèi)外的教學中,如,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谟⒄Z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設計一個反映新疆地域文化的教學模塊,如在課前的熱身活動時以Free Talk或Presentation的形式,要求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并到課堂上用英語講述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新疆特色文化與同學們共享。給學生提供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機會;重視對學生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能力培養(yǎng)。并且引導學生對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對比,了解差異,在了解西方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也要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能深入地了解新疆本地文化的各個方面,避免學生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的一切,崇洋媚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中西方文化價值意識,引導學生形成文化認同感。如果沒有這樣的教學觀念轉(zhuǎn)變,很難實現(xiàn)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的傳播。
(2)提高教師自身的本土文化素養(yǎng)。教師的本土文化輸入意識和本土文化素養(yǎng)對新疆本土文化在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輸入起到?jīng)Q定性的關鍵核心作用。教師在有文化輸入意識的同時,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本土文化素質(zhì)。英語教師在課余時間應該注重本土文化知識的不斷學習與積累,了解新疆悠久的文化歷史、地理、各個民族的風俗人情、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自如地將本土文化滲透到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3)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大學生作為學習語言的主體,要認識到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文化素質(zhì)的提升是潛移默化需要時間以及大量的學習積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本土文化的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涉及到新疆文化的英語的閱讀材料,如由中國國際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的《魅力新疆》(Charming Xinjiang Series)系列叢書,或者是觀看中英文雙語的新疆名勝古跡的介紹等等。引導學生在進行閱讀或賞析時除了要掌握英語詞匯表達之外,還要重點探討文化的碰撞問題。最后,可以在課外作業(yè)中增加新疆文化英語表達的比重,如用英語講述新疆的社會歷史、風俗習慣、價值觀念、文化傳統(tǒng)等。
(4)建設新疆本土文化教學團隊。致力于新疆本土文化的深入學習與研究,建設本土文化的英文教材, 不斷地豐富本土文化的英語教學資源;以開設如“英語話新疆”之類的選修課程為試點,制定教學計劃,并逐步推進新疆高校的基于“新疆本土文化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出新疆本地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5)把新疆本土文化內(nèi)容納入考核評價中。重視考試的反撥效應,在英語期末考試中適度地添加新疆本地文化內(nèi)容,如在聽力理解以及閱讀理解題部分可加入一些介紹新疆文化的材料。從而引起學生對本土文化學習的重視。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新疆經(jīng)濟跨越式的發(fā)展中,新疆高校的學生學習英語肩負著在國際交流中傳播和宣傳新疆文化的歷史責任。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語言以及文化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將新疆本土的優(yōu)秀文化恰當?shù)伢w現(xiàn)在課堂內(nèi)外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感受、親近、解讀新疆地域文化中的自然人文景觀和文化底蘊。這樣,既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愛國愛疆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盵4]使新疆地域文化借助大學英語課堂這個平臺,彰顯其獨特的魅力。
[1] 張穎. 如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7):273.
[2] 袁芳.試析外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的地位與作用[J].外語教學,2006(5):67-70.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 梁新榮,范學新.新疆地域文化視域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探索:以伊犁師范學院為例[J].2014(2):123-125.
[5] 李成.新疆地區(qū)大學英語教學的和諧文化生態(tài)體系構(gòu)建:多元文化整合共贏視域下[J].教師隊伍建設,2014(10):46-47.
[6] 龍玉紅,劉懋瓊. 新疆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漢文化導入[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0(2):94-97.
責任編輯:劉 琳
A Surve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Local Culture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Xinjiang
TANG Bin, GENG Weiji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Culture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is not only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but also a means to carry forward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ers begi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what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ve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Xinjiang? This paper, tak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interview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ries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loc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ir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it.
Xinjia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local culture in Xinjiang
2016-10-2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教育廳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201610758126)
唐彬(1978-),女,湖北武穴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學研究。
G641
A
1009-3907(2017)02-00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