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小妹
江南最詩情,關(guān)于蘇州的那些詩人
記者 張小妹
蘇州是詩酒之鄉(xiāng),詩名尤甚。
這要多虧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自古以來蘇州便是人文薈萃,才子佳人、帝王將相、名士大儒數(shù)不盡數(shù)。
文人聚集在詩意的古城里,難免要詩興大發(fā),作詩幾首助興。
代表人:范仲淹
代表作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蘇州幾千年的文化浸染,才人輩出,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北宋詩人范仲淹,他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更是成為了千古絕唱。
范家祖祖輩輩都是蘇州人,范仲淹幼年時,為官的父親病逝,隨母改嫁。數(shù)年的求學(xué),功夫不負有心人,范仲淹考中進士,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官至參知政事。中年的范仲淹回到蘇州任知州,期間他組織鑿?fù)ㄟ\河,打通了整個太湖水系,解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水患問題。在蘇州,他購買義田、興建義莊,即便是遺表,他關(guān)心的都是家國大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边@樣坦蕩的胸襟,宏大的氣魄,不是普通的詩人能有的。
這位在政治、軍事和文學(xué)上頗有造詣的一代名人,留給故鄉(xiāng)的還不止這些,他創(chuàng)辦了蘇州府學(xué),開啟了地方教育的先河。有人說,正因為如此,蘇州才世世代代文人薈萃,成為狀元之鄉(xiāng),文化名城。
代表人:唐寅
代表作: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唐寅,因為寅為虎,取字伯虎。世人都知道唐伯虎點秋香,這個傳說無從考證,但四大才子之說確實存在。唐伯虎是蘇州趨里人,玩世不恭又才華橫溢,唐家世世代代在蘇州經(jīng)商,到了唐伯虎這里,他能吟詩能畫畫,還跟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唐伯虎號桃花庵主,又稱六如居士,他還自稱“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到中年,唐伯虎在蘇州城北筑室桃花塢,就在今天的桃花塢大街上。他自稱桃花庵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后半生,唐伯虎在桃花塢寫詩畫畫,好不快哉。
在唐伯虎看來,故鄉(xiāng)蘇州是塊樂土,他曾寫詩云:“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又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代表人:范成大
代表作: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范成大,號石湖居士,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早年,家境貧寒的范成大考中進士,一路奮斗下來,官至參知政事,卻因為與宋孝宗意見相左,隨即辭去官職,隱居故鄉(xiāng)石湖。“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闭谴藭r所寫。
范成大的詩句最著名的便是晚年隱居石湖時所作的《四時田園雜興》,一共60首,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農(nóng)村生活,這些詩句鄉(xiāng)土氣息濃重,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皶兂鲈盘镆箍兟?,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p>
代表人:陸龜蒙
代表作: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晚唐時期,陸家是江東望族,陸龜蒙父親曾做過御史。陸龜蒙考過一次進士,不第后便混跡江湖,無心仕途,常年隱居在甫里(蘇州甪直),人們都稱他為“甫里先生”。
因為名氣不錯,又常常和皮日休唱和往來,詩史稱他們?yōu)椤捌り憽?。倆人曾經(jīng)唱和過《太湖詩》《樵人十詠》等等田園野趣的詩句。有一次,跟皮日休一起飲酒醉倒,醒來他寫了一首詩:“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壚。覺后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p>
農(nóng)學(xué)家、文學(xué)家,各種身份,他都切換自如。后來因為聲名遠播,朝廷多次請他出仕,都被他拒絕了。
代表人:張翰
代表作品: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古代詩人寫詩,都愛引經(jīng)據(jù)典,你也許不熟悉西晉的張翰,一定聽過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水龍吟》: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這里的季鷹正是西晉張翰,字季鷹。
后世的詩人們紛紛引用張翰“莼鱸之思”的典故,原來,當(dāng)時晉朝時局復(fù)雜,齊王驕奢淫逸,專橫跋扈,在他手下為官,張翰擔(dān)心自己不能善終,萌生退意。正逢秋天來臨,他更加思念故鄉(xiāng),他想到了蘇州的茭白,太湖的莼菜和鱸魚,這些都是在北方吃不到的,于是,他命人打點行裝,乘船回蘇。果然,不久之后,齊王就兵敗被殺。
張翰留下詩文數(shù)十篇,可惜多未保存下來,如今流傳的《思吳江歌》實屬難得:“秋風(fēng)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痹谑罆r,張翰活得瀟灑自在,不為名物所累,他曾說:“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這句話也衍生出了李白的“君愛身后名,我愛眼前酒”的名句。
代表人:韋應(yīng)物
代表作: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曾在蘇州任刺史的白居易、劉禹錫、韋應(yīng)物,都是著名詩人,于是便留下了一段“蘇州刺史例能詩”的佳話。他們?yōu)楣倨陂g,造福一方,白居易和韋應(yīng)物離開蘇州后,還被世人稱作“白蘇州”和“韋蘇州”。
韋應(yīng)物出身豪門,少年為天子近侍,少年時多紈绔惡習(xí)。安史之亂后折節(jié)讀書,慕黃老之術(shù),性情沖淡。他的詩風(fēng)淡雅,為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人物,后世以“王孟韋柳”并稱。任蘇州刺史時,他常在郡齋中焚香冥坐,以清靜無為持政。
代表人:白居易
代表作: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的白居易來蘇州赴任時,已經(jīng)54歲,當(dāng)時,一聽說白居易要來,連小孩子都上街打掃塵土,表示歡迎。來到蘇州這座江南名勝地,白居易詩興大發(fā),寫下不少關(guān)于蘇州的詩句:“闔閭城碧鋪秋草,烏鵲橋紅帶夕陽”,“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白居易還為蘇州百姓修建了山塘街,改善了原來的水利環(huán)境,竣工后,他來山塘游玩,寫下一首詩:“自開山寺路,水陸往來頻。銀勒牽驕馬,花船載麗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種仍新。好住湖堤上,長留一道春?!?/p>
代表人:劉禹錫
代表作: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劉禹錫的詩風(fēng)豪放鋒利,向有“詩豪”之稱。曾多次被貶,后來,幾經(jīng)調(diào)動,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擔(dān)任刺史。當(dāng)時蘇州發(fā)生水災(zāi),饑鴻遍野。他上任以后開倉賑饑,免賦減役,很快使人民從災(zāi)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劉禹錫臨走時有《別蘇州》兩首,其二這樣: “流水閶門外,秋風(fēng)吹柳條。從來送客處,今日自魂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