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楚向群
摘 要:利用科技文獻、摘要翻譯、科技文本這三個詞組兩兩組合的方法進行檢索,從《上海翻譯》、《中國翻譯》、《中國科技翻譯》等外語類及翻譯類核心期刊上收集研究了近十年(2006-2015)關于科技文本摘要類的文獻,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科技文本摘要的寫作有其規(guī)范要求,而且很多學者從詞法、句法、文體特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但是針對科技文本摘要中普遍出現(xiàn)的長定語問題(即中心詞前面的修飾部分過長或者多個名詞修飾一個中心詞)沒有進行深入的探討,為此,以該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對100篇國際會議上的“云計算”為主題的科技論文摘要進行分析,運用語料分析法總結了不同的處理方法,為科技文本摘要英譯中的長定語翻譯提供借鑒。
關鍵詞:科技文本;摘要翻譯;長定語;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82
0 引言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科技文本也就隨之增加。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形式,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已引起了國際上廣泛的注意和研究,而文本與翻譯的密切關系已日益為翻譯界所認識。在計算機領域,“云計算”系列做得風生水起,為促進國內外科技成果的交流與發(fā)展,有關云計算的會議及論文逐漸國際化,但是由于快節(jié)奏高效率,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最有價值的資料,論文的標題和摘要成為了科技工作者和學者首先關注的焦點,因此論文的標題和摘要英譯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決定了論文的取舍。
本文運用語料分析法就云計算國際會議上的論文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摘要翻譯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長定語的處理,特別是多個名詞修飾一個中心名詞,漢譯英時該如何處理是本文重點探討的話題,使摘要的英譯不僅符合科技文本的簡潔性、
1 文獻綜述
準確性和概括性,而且符合國際慣例,讓外國學者深知其意,進而總結出長定語的翻譯方法。
1.1 長定語
現(xiàn)代漢語長定語是名詞性短語中心語前面的復雜的附加成分。所謂復雜包含兩種變現(xiàn)形式:一是指語義表達較長但修飾或限制意義單一的定語,即長的單項定語;一是指由兩種及兩種以上的語義成分共同起修飾或限制作用的定語,即多項定語。(張誼2005)毛薇等學者對多項修飾語的語序做了研究,他們的研究重點在如何根據(jù)語義類型正確排序,卻忽視了翻譯時的方法和策略。相比多項修飾語這一概念,本人采用長定語一詞,因為本文中提到的長定語不僅是前面有多個名詞做多項修飾語,而且可能是僅有一個很長的修飾成分,因此選用長定語更加通俗易懂。
1.2 科技文本摘要研究
在前人的研究中,就科技文本的摘要翻譯一題,根據(jù)宋雅智的說法,科技文本摘要具備一定的基本特征及寫作規(guī)范,很多學者對科技文本摘要的翻譯從詞法、句法、文體特征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但側重于一些語法問題,比如被動過多(趙德全、鄭媛媛,2015),時態(tài)混亂(鄧軍濤、許明武,2013)等。論文摘要一般具備三個特征:概括性、簡練性和準確性。關于摘要的語態(tài)較多使用第三人稱,盡量少或不使用第一或第二人稱。(劉麗娟,2015)而張玫的研究則基本否定了這種觀點,認為采用第一人稱代詞和主動語態(tài)的科技文體在英美的確已經(jīng)成為主流。宋鑫《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翻譯常見問題分析》中則認為,語態(tài)的運用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達意,即滿足表達的需要,這也是語言之所以為語言的使命。二是考慮摘要的實際特點,根據(jù)不同性質的摘要選擇恰當?shù)恼Z態(tài)。
1.3 長定語的翻譯
針對這一問題,前人學者也做過一些研究,他們以多項修飾語為題,根據(jù)語義類型,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對修飾語的排序做了一定研究。但是就科技文本中,沒有關于長定語翻譯的研究,而科技文本以嚴謹性著稱,大多情況下句子較長,難以理解和翻譯,這是我們在翻譯時候經(jīng)常遇到的難題。句子長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修飾成分較長,因此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針對云計算主題的國際會議論文進行研究分析。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語料分析法,收集了以云計算為主題的國際會議上發(fā)表的文章,針對其摘要進行分析歸納,就其中的長定語句子做成語料庫,總結出來長定語的翻譯方法。語料庫分析法,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語言研究出現(xiàn)一種全新的方法,即基于語料庫的語言分析法。廣義上的語料庫,據(jù)John Sinclair(1999),指用來代表某種語言狀態(tài)或語言變體之特征的自然發(fā)生的文本集合。而現(xiàn)實中,語料庫都是依賴計算機儲存的,并以計算機為處理語料的基本工具,故此通常所稱的語料庫,一般指存放在計算機里的原始語料文本或經(jīng)過加工后帶有語言學信息標注的文本(顧曰國,2000)。語料庫及語料庫方法,在語言研究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這種方法以實際的自然的語料為語言描述的基礎,借助計算機這種強有力的信息處理工具,有相對于其他方法的巨大優(yōu)勢。
本文采用簡單的語料分析法,語料收集、分析、分類,共收集云計算主題的論文116篇,分析了100篇論文的摘要,收集了40個典型的長定語實例,并對其進行分類分析,然后以表格的形式作為語料儲存。
3 摘要中出現(xiàn)長定語問題
通過對100篇以云計算為主題的科技文本摘要的分析研讀,發(fā)現(xiàn)其中的長定語翻譯值得探究。由于科技文本的嚴密性和準確性,一個名詞前面有很長的修飾成分,或是多個專業(yè)術語,或是邏輯關系密切的修飾成分,在英譯中時,這一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通過下面的語料分析,總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
3.1 修飾成分過長構成的長定語
例1.動車組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覆蓋各級動車組管理、運維單位,全面支撐動車組運營、維修業(yè)務的綜合系統(tǒng)。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U-MIS)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which is designed for multi-layer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departments of the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and supports the business of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分析:摘要中的固定句套,XX是一種……的XX在這里“動車組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前文提到的長定語的第一種復雜形式:語義表達較長但修飾或限制意義單一的定語,即長的單項定語,其處理方法是中心詞前直接跟最重要的表示屬性的修飾語,然后其他的修飾成分用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放在后面,從句中又用介詞連接。
例2.討論了怎樣利用云學習解決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
How to use cloud-learning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a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分析:“討論……問題”主動變被動,然后用the above代替問題前面的長修飾成分,因為在摘要的首句中提到,所以這里可以用替代方法。還采用了主動變被動,how引導的從句做主語。
例3.本文分析了云計算中基于服務器的虛擬化技術帶來的安全風險,提出了針對縱向流量模型、橫向流量模型的安全防護方案。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s of server virtualization in cloud computing system, and recommends security solutions for both vertical data flow model and lateral data flow model.
分析:“本文分析了……的風險,提出了……的方案”,“風險”前面的修飾語很長,這就運用了漢譯英的省譯法中的一種情況省去范疇類詞語,當這些詞表示范疇時,失去了具體的含義,一般可以省略不譯。因此在這里就省去了“技術”這一范疇詞。
例4.提出了使用先進的云計算的計算服務及云計算提供的安全保障解決旅游電子商務運營問題的方法,得出了若將云計算應用在旅游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能降低企業(yè)商務運營成本,提高商業(yè)運營效率的結論。
proposed the methods that using the advanced computing service and security protec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ourism electronic commerce operation.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if cloud computing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tourism business operation, business operating costs would be reduced and busines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ould be improved as well.
分析:該句“提出……方法”,“得出……結論”。方法和結論前面的修飾成分都很長,英文在處理時選擇主謂賓簡單句,然后用that引導同位語從句,具體解釋是什么方法,什么結論。
3.2 多個名詞構成的長定語
例5.動車組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云計算支撐平臺研究。
Research of Architecture of Cloud Computer for the EMU-MIS.
分析:通過分析研讀論文中的實例,我們發(fā)現(xiàn)摘要有固定的句套,以“基于……的研究”、“……的分析”、“……的應用”居多,英譯時,一般情況下是研究和分析在前,因為英語是顯性語言,重點在前;漢語是隱性語言,重點在后(連淑能,英譯漢教程,47-48)。研究前面有四個修飾成分。直接簡單羅列四個名詞再加上中心詞顯然行不通。英語的句法結構需要連接詞根據(jù)邏輯關系層層連接,因此英文標題用了三個介詞,從后向前,組成一個名詞性短語。同樣,最后一句本文提出一種……框架,也是用介詞連接定語修飾部分。
例6.本文基于云計算服務模式,進行航空維修安全預警系統(tǒng)設計研究,設計了航空維修安全預警系統(tǒng)的云計算基礎架構。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 Security warning system for aviation maintenance(AMSWS) is designed.
分析:變主動為被動。設計了……的基礎架構,中間有較長修飾部分,在這里利用介詞變換主語,主動變?yōu)楸粍?。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英語是側重客觀描述,被動形式能達到此效果;漢語是強調主體性,多主動。(連淑能,《英譯漢教程》)此外這里還用到了省略,云計算這個修飾成分顯然是被省去了,因為前文已提到基于云計算服務模式,所以設計的也是云計算的基礎架構。
例7.并重點分析了基于云計算平臺的連鎖企業(yè)商品配送路徑規(guī)劃計算和制定商品配送策略的業(yè)務流程。
then especially analyses how to use cloud services to accomplish goods distribution path planning calculation and establish goods distribution strategy of chain enterprises.
分析:摘要第三句很長,后半句“重點分析了……規(guī)劃計劃和制定……流程”,英文中用how引導的從句,分析了如何運用云服務完成商品配送路徑規(guī)劃計算,把定語變成了賓語從句,符合地道的英語表達。
例8.目前的地方院校自動化專業(yè)實驗室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和實驗室管理當中存在一些問題。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laboratory in automation profess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分析:多個名詞排列翻譯的時候應避免直接羅列,用介詞根據(jù)邏輯順序將其連接起來。這里用了四個介詞將其根據(jù)邏輯關系連接起來,層層修飾,由大到小。
4 翻譯策略
針對摘要中出現(xiàn)的兩種常見的長定語形式,總結出以下四種方法。
4.1 省譯或替代
通過以上摘要翻譯的分析,在遇到長定語時可以選擇省譯法,一是省去范疇詞,二是省去前文中提到的一些詞語,意譯直接表達漢語意思,不需要逐字翻譯。其次,針對前面提到的問題或者事件,在下文可以用代詞替代。比如例2和例3。這樣既符合摘要的準確性,又符合摘要的簡潔性特征。
4.2 介詞連接
介詞連接是處理長定語的一個常用方法,利用不同的介詞,通過邏輯層次,組成一個名詞性短語。經(jīng)過對100篇以“云計算”為主題的科技文本摘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on和of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以上例子都用到了介詞,尤其是例5和例8。
4.3 從句連接
長定語的處理可以選用從句法,即把長定語作為定語從句或者非限制定語從句置后,修飾中心詞;或者是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來解釋說明修飾的名詞;或是狀語從句作狀語。比如例1、例4和例7。
4.4 主動變被動
長定語的處理方法還包括變化主語,變主動為被動。這樣可以使中心詞前的長修飾成分轉移到主語后面,避免了頭重腳輕的現(xiàn)象。比如例2和例6都用到了此方法。
5 結論
本文通過語料分析法,對100篇以“云計算”為主題的論文摘要進行分析研讀,就長定語的翻譯一題總結出以下四種方法:一是省略或替代,這種做法可以滿足摘要翻譯的簡潔性和準確性;二是介詞連接,組成名詞性短語,此類方法是使用頻率最高也是最有效的一種;三是轉化成從句,定語從句修飾,同位語從句解釋說明,該方法尤其針對句子邏輯順序復雜的情況,是保證句子邏輯通暢的最佳選擇;四是變換主語,變主動為被動,該方法可以滿足摘要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但是,分析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一種方法不是單獨使用,而是配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這樣使得語言表達更準確順暢。
6 總結
通過語料分析法,對100篇與“云計算”相關的論文摘要的分析,就翻譯時的長定語問題,除了最基本的介詞連接,還可采取省略、替代、從句和變換主動被動來處理。歸根到底,這涉及到漢譯英時,英語的地道性問題,只有深入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掌握漢英互譯的策略和方法,才能翻譯出簡潔而又準確的摘要??傊?,科技論文要求高準確性和簡潔性,在進行摘要翻譯時要注意術語準確、上下文統(tǒng)一、表達簡潔準確,與國際標準接軌。
參考文獻
[1]謝碧霞.科技論文標題與摘要的英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0,(2):11-13.
[2]劉麗娟.基于背景知識的醫(yī)學論文摘要顯化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5,(1):17-20.
[3]趙德全,鄭媛媛.漢語科技文體翻譯的英化取向溯源[J].中國科技翻譯,2015,(4):54-57.
[4]連小英.基于自建語料庫對NBA英語新聞標題的特征分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53-55.
[5]張玫.《科學》雜志摘要語態(tài)及第一人稱代詞使用的實證研究[J].上海翻譯,2009,(3):32-35.
[6]顧曰國.語料庫與語言研究兼編者的話[J].當代語言學,1998,(1):1.
[7]鄧軍濤,許明武.科技論文摘要漢譯英典型問題探究[J].中國科技翻譯,2014,(1):11-14.
[8]冷冰冰.科技翻譯典型翻譯癥之分析[J].中國科技翻譯,2012,(3):8-11.
[9]張誼.現(xiàn)代漢語長定語的歷史成因及其共時形態(tài)[D].上海:上海大學,2005:7-13.
[10]連淑能.英譯漢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