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紅
特拉費斯曾說:“教學是一種具有獨到特色的藝術。”我想,當一位教師擁有一種韻味、一種風貌的時候,便是學生心向往之的時機。課堂上,捕捉契機,時常吟誦一首小詩,唱上一首小曲,隨機應變來個恰到好處的評價語,和孩子們一起愛上語文。
鏡頭一:一首小詩,激發(fā)學習欲望,積淀語文素養(yǎng)
五年級開始,每上完一課,我便寫上一首小詩,吟誦給學生,有的自己寫,有的借鑒。每每此時,孩子們總以欽佩的目光望著我。隨機,我便引導學生也來寫,孩子們興致盎然。記得最開始,學完老舍的《草原》一課,孩子們躍躍欲試,其中一個孩子寫道:“草原,你那么遼闊!草原,你那么多牛羊!草原的人民熱情好客,草原,我愛你!”雖然只是對全文的總結,簡單,打油,卻博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隨著師生吟誦小詩的熱情,孩子們越來越喜歡“賦詩一首”,一個個以“小詩人”自稱。六年級第三組課文《窮人》《唯一的聽眾》《別餓壞那匹馬》《用心靈去傾聽》圍繞“人間真情”為主題,不太好賦詩一首,可是,孩子們的興趣有增無減:
“愛的旋律——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心靈之歌,愛的旋律,唱出人間真情。一曲無字的歌謠,愛是主題;一串動聽的音符,愛是旋律。用心呼喚心,用愛擁抱愛,讓愛的心靈之花,在我們心中久久綻放,讓愛的美好旋律,在我們心中久久回蕩。”
“愛是什么?愛是關懷,是給予。愛是善意的謊言,愛是在你失去信心時的那盞明燈,愛是用心靈去傾聽敞開的心扉,愛是貧窮中還能彰顯出的人性的光輝。”
“真情的種子播下泥土,善良與希望比翼雙飛。讓真情在我心靈扎根!讓真情在我心頭騰涌!心中愛之潭,會因為你,變得更加清澈與湛藍。”
就這樣“賦詩一首”活動變成了我們班語文拓展的主題,我和孩子們一起積淀了語文的素養(yǎng)。
鏡頭二:一句評價語,激發(fā)學習動機,建立語文自信
一次以《讀者》第18期為話題的課外閱讀公開課上,學生交流喜歡《四年七個月十二天》這篇文章的原因,這時候,班上有兩名語言豐富、才思敏捷的學生為這篇文章描寫的兩位老人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還是“平淡是真”的辯論起來。她們在一陣雄辯之后,目光炯炯地望著我,希望我來當“裁判”,我激動地點評:“我欣賞你們獨特的感受?!Z轟烈烈也好,‘平淡是真也罷,都是忠貞愛情的寫照,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長大以后都向往這種真誠的生死相依、白頭偕老。兩位同學的感言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讀書后的魅力,看到了他們讀書后的睿智……”同學們的掌聲響起,她們倆人對視一笑,激動的笑臉更紅了。
班上有個土耳其國家的孩子,他談喜歡的文章的時候,雖然有幾個詞語用得不夠準確,但還是很完整地表達了自己讀書的感悟。我充滿希望地點評:“阿倫,將來就是一個中國通,一個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人?!闭坡曉俅雾懫稹?/p>
班上還有一個學習特差的孩子,遲遲不敢舉手發(fā)言,我輕輕地叫起他,他不好意思地說:“我讀的文章很短,是……”我深情地說:“看來《讀者》這么多文章,每個同學都能找到自己的鐘愛,無論篇幅長短,有收獲就是最好的?!苯酉聛?,他參與小組的活動更加積極。
鏡頭三:一曲小曲,激發(fā)學習樂趣,提升語文境界
記得我們六年級第二組課文是圍繞“愛國情懷”為主題的學習。學完課文《懷念母親》,我唱上一曲《我的中國心》,學生激情澎湃,愛上了此曲。學完《桂花雨》,我又唱上一曲《我思戀故鄉(xiāng)的小河》,學生的情感在歌聲中得以升華。學習《白楊》我們師生一起唱上一曲《小白楊》,學生感慨萬千…..
在我們經(jīng)典誦讀課中,我們以“明月”主題,吟誦唐詩宋詞,當吟誦蘇軾的《水調歌頭》,學生竟然與我pk歌曲《明月幾時有》,又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激情,吟誦詩詞韻味十足,情感升華,我和孩子們鐘愛語文的熱情都在不言之中。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