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媛 陶 笑 袁建玉 江解增
(1.江蘇省張家港市蔬菜辦公室,江蘇張家港215600;2.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張家港市設(shè)施茄果類蔬菜栽培面積較大,經(jīng)濟效益好,但土壤連作障礙日趨嚴重;2016年我們承擔了《江蘇省農(nóng)業(yè)“三新”工程—水生蔬菜新技術(shù)集成創(chuàng)新及示范》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并總結(jié)出了大棚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輪作模式,現(xiàn)將該模式主要栽培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大棚越冬番茄在上年11月中旬播種育苗,1月下旬~2月下旬定植,4月下旬~6月底上市;夏水蕹菜在7月初種植,25~30d種植1茬,連種2~3茬,8月底9月初騰茬;7~8月高溫多雨,大棚蔬菜種植難度大,水蕹菜喜溫喜濕,適合夏季種植,利用大棚內(nèi)春季蔬菜和秋季蔬菜之間的空茬期(1~2個月)種植水蕹菜,既增加了產(chǎn)值,又提高了大棚利用率;9月初種植水生蔬菜豆瓣菜,10月中旬開始采收,30~50d種植1茬,連種3~5茬,翌年2月中下旬騰茬;翌年2月底以后可種植茄果類蔬菜或者其他旱生蔬菜。
早春栽培番茄宜選用抗病抗寒性強、耐低溫弱光品種,如金棚一號、合作906等。
上年11月中旬播種。先用55℃熱水浸種15min,邊浸邊攪動,然后將種子撈出冷卻,置于25℃溫水中繼續(xù)浸泡4~6h,撈出洗凈后用濕紗布包裹,置于25~30℃條件下催芽,待2/3種子露白即可播種。苗床土需進行消毒殺菌,預(yù)防猝倒病。大棚內(nèi)苗床表面覆蓋地膜及小環(huán)棚,70%幼苗頂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
1月下旬2月上旬定植番茄。定植前,667m2施腐熟有機肥3000kg、復(fù)合肥(15-15-15)50kg、尿素12.5kg、鉀肥15kg,起壟筑畦,畦面覆蓋地膜,按行距60cm、株距30cm在地膜上打孔移栽,每667m2栽3000~4000株。
(1)溫度管理:冬季需覆蓋四層膜(地膜+小環(huán)棚+二道棚+大棚)或三膜一覆蓋(地膜+小環(huán)棚+草簾+大棚),保證夜間氣溫不低于10℃、白天不低于20℃。(2)光照管理:白天揭開保溫覆蓋物,盡量增加光照時間。(3)肥水管理:澆足定植水后至第一序果核桃大小前,一般不澆水;第一序果核桃大小時,667m2隨水追施尿素10kg加復(fù)合肥(15-15-15)10kg,促進果實膨大。(4)植株調(diào)整:可采用單稈整枝或一稈半整枝方式,一般留四穗果,用防落素或番茄靈等生長調(diào)節(jié)劑?;ā?/p>
春番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晚疫病、葉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颐共】捎?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晚疫病可用8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葉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蚜蟲和白粉虱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還可利用黃板、殺蟲燈等物理方式誘殺。
4月下旬開始采收番茄,6月下旬采收結(jié)束。一般在3/4果面轉(zhuǎn)成紅色時即可適時采收。
現(xiàn)有蕹菜品種均可以水栽,主要有闊葉、柳葉和青梗、白梗等4個品種類型,水栽條件下蕹菜生長速度較快、莖稈更加脆嫩,但產(chǎn)品香味變淡。闊葉型蕹菜品種易發(fā)生倒伏而抽生粗壯的匍匐莖,生產(chǎn)上建議選用柳葉型蕹菜品種。連云港市南片地區(qū)消費者偏好白梗,北片地區(qū)偏好青梗,應(yīng)根據(jù)當?shù)叵M習慣選擇適銷對路的品種。
蕹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采用條播或點播方式,條播行距30cm左右,點播穴距15~20cm,每穴播3~5粒種子。直播的,667m2用種量10kg左右,苗高3cm左右即可分批間苗,最后按15~20cm間距定苗。育苗移栽的,多采用平畦育苗,每667m2苗床用種量18~20kg,可定植大田0.67~1.00hm2。蕹菜種子皮厚而堅硬,吸水慢。早春氣溫低,出苗緩慢,如遇低溫多雨天氣,種子易腐爛,因此播種前要進行浸種催芽處理。播后覆蓋細土厚1cm左右,并覆塑料薄膜提溫保溫,待幼苗出土后揭膜。播種后5~7d即可出苗,苗高15~20cm時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株行距為15~20cm,每穴栽1~2株。
水蕹菜在高溫季節(jié)生長迅速,需水需肥量大,應(yīng)勤追肥。肥料以速效氮肥為主,肥液濃度不可過高,以免燒苗。為促使莖葉迅速生長,提早采梢上市,也可用20mg/kg赤霉素噴灑幼苗,每隔7~10d噴1次。蕹菜對水位要求不嚴,但直播或育苗階段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爛種。出苗后,可在土壤充分濕潤至5~10cm淺水層之間任意調(diào)節(jié),但考慮到可同時進行洗鹽壓鹽、淹殺病菌蟲卵及雜草等連作障礙的治理,應(yīng)始終保持5~10cm明水層。
播種前和移栽前,每667m2可噴灑50%丁草胺100~125mL、50%都爾100mL、96%金都爾50mL兌水50kg,消滅芽期雜草。水蕹菜生長期如有馬唐、早稗、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可噴施穩(wěn)殺得或高效蓋草能等除草劑。水蕹菜在旱田育苗期易發(fā)生猝倒病、立枯病等,可噴施代森錳鋅、立枯凈、敵地克等殺菌劑防治。生長期病蟲害主要有白銹病和斜紋夜蛾,白銹病可噴施杜邦福星、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防治;7~9月,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蟲量較多,可噴施杜邦安打、海正三令、奧綠一號、攻蛾、京博保爾(甲維鹽)等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防治。
當蕹菜群體植株高度達30~40cm時,適當降低水位,近地面留根茬3cm左右收割,扎把銷售。應(yīng)使殘留的根茬露出水面,以免水淹腐爛。適量追肥,促進下茬蕹菜繼續(xù)生長。部分蕹菜品種莖稈易發(fā)生倒伏并抽生粗壯的匍匐莖,應(yīng)及時割除,以免擾亂生長群體。
根據(jù)豆瓣菜小葉大小分為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大葉品種豆瓣菜商品性較好,生產(chǎn)中應(yīng)用較多。
豆瓣菜性喜冷涼、不耐炎熱,因此秋播一般在9月待氣溫降至20~25℃時播種育苗。直播,100g種子可種植0.27hm2左右,一般采用逐步浸潤播種。清理前茬,筑畦寬1.2m,畦溝寬30cm、深20cm,畦面須耱平,灌水
使畦面充分濕潤,但無水層,畦溝中始終有水浸潤。因豆瓣菜種子細小,須混拌8~10倍干細土撒播,播后撒蓋一薄層過篩細土。
豆瓣菜定植后30~40d即可收獲。收獲1次,應(yīng)及時追施1次速效肥,一般每667m2撒施尿素15kg或葉面噴施0.5%尿素液,也可每667m2用腐熟糞肥1200kg稀釋5倍后澆施,施肥宜在早晚進行。豆瓣菜對水位要求不太嚴格,苗高5~8cm時保持畦面有一薄層水,后隨幼苗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3~5cm。但在10℃左右的次適宜生長溫度區(qū)間,必須保持3~5cm明水層,否則豆瓣菜生長非常緩慢;在15~20℃最佳生長溫度區(qū)間也可適當降低水位,在土壤充分濕潤至3~5cm淺水層之間調(diào)節(jié),考慮到產(chǎn)品品質(zhì)及洗鹽壓鹽、淹殺病菌蟲卵和雜草等連作障礙的治理,應(yīng)始終保持3~5cm明水層。
豆瓣菜蟲害主要有蚜蟲、小菜蛾、黃條跳甲等,可用樂果、Bt、速滅殺丁等防治;病害主要有葉枯病、銹病等,葉枯病可用代森錳鋅或百菌清防治,銹病可用三唑酮防治。
豆瓣菜株高25cm左右時即可收獲。采收方法有3種:一是逐株采摘嫩梢,采后逐把捆扎,該方法比較費工費時;另一種是齊泥收割,每次割去全田的3/4,把老根踩入泥中,施肥耙平,留下的1/4作種苗再行栽插;還可以距地面3~5cm留茬割收,追肥促長下一茬。采后摘除枯黃葉,扎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