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江蘇省太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江蘇 蘇州 215400)
探討糖尿病健康教育對患者護理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
王 薇
(江蘇省太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內分泌,江蘇 蘇州 215400)
目的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對患者護理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對比兩組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依從性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護理依從性,值得推廣。
健康教育;糖尿病;生活質量;依從性
糖尿病屬于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科疾病,該疾病的主要發(fā)病機制在于胰島素作用發(fā)生障礙或者胰島素分泌缺陷,高血糖屬于該疾病的主要特征[1]。糖尿病屬于一種終生性疾病,需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對患者進行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治療,但是因為多數糖尿病患者嚴重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所以治療依從性較低,這會對康復造成嚴重影響,所以這就凸顯出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2-3]。本研究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全面掌握,將其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提高,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15例,觀察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齡(60.21±5.26)歲,平均病程(7.76±1.32)年。對照組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齡(60.05±7.12)歲,平均病程(7.78±1.30)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向其口頭宣教疾病相關知識,囑咐其定期進行血糖檢查、服用藥物。
觀察組(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評估患者受教育程度、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心理狀態(tài)以及病程等,對其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進行了解,找出原因,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和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爭取獲得患者信任,與其共同對患者生活習慣等可能引發(fā)負面情緒的因素進行探討,指導患者采用調整生活作息、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緩解。(2)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病情預后等,通過系統(tǒng)化的講解來幫助患者對疾病進行全面認識;向患者反復強調按時、按量服用藥物的重要性,可將其用藥依從性提高;定期舉辦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健康講座,或者制作糖尿病健康知識宣傳小手冊,以便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更好了解。(3)運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運動的重要性,使其認識到運動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代謝情況,促使機體充分利用胰島素,將胰島素受體敏感性增加,將機體內血糖消耗增加,進而發(fā)揮出降低血糖水平的效果。囑咐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跳廣場舞、慢跑、散步等運動形式,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運動過程中注意嚴格遵循“循序漸進、定時定量”的原則,對運動過程中與運動后的機體承受能力進行充分考慮。(4)用藥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要向患者講解嚴格遵照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紹藥物作用機制、用藥時間與藥物質量等,對患者的用藥副作用加強觀察。告知患者低血糖的正確處理方式,糾正患者關于糖尿病用藥的錯誤認知,促使其用藥依從性得到提高。(5)飲食健康教育??茖W合理的飲食控制有利于對并發(fā)癥進行有效預防,促使血糖水平得到合理控制。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飲食控制方法,對患者的飲食節(jié)奏進行全面掌握,為其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囑咐患者注意定時定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注重食物的多樣性,少吃甜品,飲食過程中注意加強對熱量的控制。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評分,主要評價內容包括疾病知識掌握程度、接受胰島素治療情況、定期進行血糖監(jiān)測情況、遵醫(yī)服藥情況以及飲食控制情況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依從性越好;其次,還要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依從性評分為(97.56±2.56)分,高于對照組的(72.56±1.28)分,生活質量評分為(96.25±3.02)分,高于對照組的(70.12±2.18)分,組間對比,(P<0.05)。
臨床上,健康教育指的是通過采取有系統(tǒng)、有組織、有計劃的社會教育活動,幫助人們采取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將影響健康的各種危險因素減輕或者消除,達到有效預防疾病、促進患者健康、將其生活質量提高的目的[4-5]。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幫助患者樹立起健康教育意識,將其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糾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進而將影響健康的危險性因素減少[6]。本研究中分別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常規(guī)護理與健康教育,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依從性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P<0.05),這充分說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幫助其對疾病進行全面性、深刻性的認識,有效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最終促使其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 劉淑敏.跨理論模式的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11(7):584-587.
[2] 黃麗芬.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80-83.
[3] 黃梅珍.糖尿病患者一體化模式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致病原因之一[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一種慢性病,所以需要很長時間去治療,醫(yī)院不僅要注重藥物治療,還要最好日常的護理工作,因為護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一般都是和手術治療與藥物治療一起為患者服務的[4]。循證護理是通過科學的護理方式,從而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最終達到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本文研究結果也顯示,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效果顯著,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立華.循證護理在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12(30):232-233.
[2] 任 杰,李宇萌,趙忠陽,等.循證護理對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的影響[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49(02):193-196.
[3] 史 靜.循證護理在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24(60):219-220.
[4] 景秀娟,郭麗紅.循證護理在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12):23-24.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