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巖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荊州434020)
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制定問題
程巖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荊州434020)
在我國會計工作中,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是會計行業(yè)研究的重點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國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探討了兩者的制定問題,研究了在制定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關鍵性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個人的建議和見解,供進一步研究參考和借鑒。
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制度
(1)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聯(lián)系。簡單來說,準則和制度的制定發(fā)布都是為了規(guī)范會計行為,都隸屬于會計規(guī)范體系。統(tǒng)一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無非是對各會計要素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依據(jù)和準繩,它們都是會計標準。我國的會計準則和統(tǒng)一會計制度都是由國家財政部門組織制定和發(fā)布實施的,所以可以說,它們都是同一層次的部門行政法規(guī),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區(qū)別。統(tǒng)一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制定的理念不一樣,前者是屬于規(guī)則導向,而后者則屬于原則導向。統(tǒng)一會計制度主要是解決會計要素如何進行記錄和報告的問題,會計準則主要是解決會計要素如何進行確認和計量的問題。對會計而言,兩者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執(zhí)行準則需要會計人員做出更多的職業(yè)判斷,會計準則的可操作性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較強。會計準則和統(tǒng)一會計制度是兩個不同層次的規(guī)范,前者制約后者。
總體而言,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也在努力建立一種能夠充分吸收各方觀點、提高會計準則水準與質量的工作機制,也確實取得過很多成績,但是與規(guī)范的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相比,以下問題仍然會嚴重影響并制約我國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的標準化和國際化水平。
(1)制定機構的代表性和獨立性都有待加強。一方面,盡管在我國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吸引了不同的社會群體參與,如高等院校教師、政府官員以及有關部門的實務工作者等,甚至還將國外相關專家的建議納入考量體系,但并沒有將那些代表廣大會計準則使用者、高應用頻率且會影響到會計準則客觀程度的群體考慮、吸收進來。雖然在會計準則制定的某一階段征求、咨詢過廣大會計工作者的意見,但是其作用明顯不如直接參與會計準則制定那樣直接。另一方面,會計準則涉及利益主體眾多,既有投資人,又有債權人,涉及的利益類型也多樣,既有企業(yè)利益,又有個人利益乃至國家利益,不同的利益主體在利益的動態(tài)變化中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沖突。就我國來看,財政部會計司是我國公認的合法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在準則制定及完善過程中,會計司努力理清其中復雜的利益網(wǎng)絡,最大可能平衡各方利益,但個別行政領導在會計行業(yè)有關的制度或會計準則起草完成后,過多考慮到部門的利益,或對會計準則制定的后續(xù)步驟進行干預,導致會計準則重心偏移,或者通過強制手段要求采用某種特定方法,降低會計準則的靈活性或獨立性。盡管這些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和談判成本,但是容易導致運行成本和后期監(jiān)督程度的急劇上升。
(2)制定人員代表性缺乏且綜合素質不高。我國目前會計準則的制定人員大多是技術性的政府官員,他們或組成核心小組,或作為起草小組的主要成員,然而,他們僅僅代表政府機構或國有資本所有者的立場和利益。但是從我國經(jīng)濟制度的角度來看,國有資本所有者與企業(yè)的其他投資者、債權者等都是處于平等地位。隨著公司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公司股權的社會化程度也日益增強,若這一部分人的利益在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不能得到考慮或是體現(xiàn),會造成極其惡劣的負面效應。近年來,由于會計準則制定者代表性缺乏所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愈發(fā)嚴重。同時,因為我國目前會計準則的構建理念、內(nèi)容體系及具體進程等主要依賴于設計人員,或是領導者理解、領會、交流信息與知識的能力、水平及頻率,而民間會計團體或是會計從業(yè)者通過其認知水平與希望參與的程度,對制定過程產(chǎn)生重要影響。盡管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的諸多缺陷與弊端是多種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最關鍵的變量還在于制定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他們的教育背景、知識結構、知識儲備、學習能力、思維方式與深度、工作熱情等均存在巨大的差異,一旦他們對相關信息掌握得不全面、不透徹,或是無法有效接受批判意見,將始終無法找到制度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自然也難以形成高質量、高規(guī)范的會計準則。
(3)制定公開性及博弈程度相對不足。從博弈論角度探討會計準則制定,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是充分利用市場博弈行為來確定合適的管制范圍;第二是通過對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博弈機理的系統(tǒng)探討,確定合適的管制程度。由于一些強勢群體的存在以及經(jīng)濟人的自利行為,在規(guī)范、最優(yōu)的會計準則制定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成本收益分析,而且制定者還會衍生出自利行為,以使自身和所代表的集團群體利益最大化。因此會計準則在本質上與其他經(jīng)濟制度存在共性,它是一種有關經(jīng)濟利益博弈及分配的制度安排,是編制財務報表者和財務報告相關的利益集團,合作、博弈繼而平衡的過程。
(1)進一步改善準則制定的制度。會計準則的程序制定對于會計準則的追求價值方面具有較為重要的影響。在我國制定會計的準則程序當中,要改善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制度,解決好在準則制定中遺留的問題,這就要規(guī)范會計準則的制度程序加快其規(guī)范的建設水平,明確其項目在確認的過程當中所觸及道德有關利益的主體,進而提升國家會計準則的專業(yè)水平。并且設立社會各界與制定主體的交流信息平臺,這樣才能把社會中存在的合理建議及時地反應給會計準則制定的委員們,能夠對其準則草案進行進一步的改善。然后進一步地設立聽證會的制度,并且頒布各種備忘討論的記錄,這樣能夠更好地取得社會各個行業(yè)群眾的建議。然而對于社會團體所提供的建議工作不要只是流于形式,要做好已經(jīng)收取的建議,并且設立意見反饋的渠道,采取聽證會、互聯(lián)網(wǎng)座談和座談會等方式進行交流給出建議,從而達到提升會計準則的應用性。
(2)推行我國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制定公開度。我們國家會計制度的制定只是有政府的相關部門所制定,并且制定程序公開度的透明性并不是很高。在當前市場經(jīng)濟的大形勢下,就要進一步推進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公開性。在會計準則制定的時候,能夠加強社會群眾的參與度,誠邀專業(yè)的社會人士,共同參加會計準則的制定。與此同時,當會計準則制定的時候,就要注意制定程序的公開度,并且及時對準則的制定情況給予公開,誠邀社會各界群眾的共同監(jiān)督。
綜上所述,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制定不能夠一味的從個人出發(fā),應該考慮到我國會計行業(yè)的發(fā)展,并進一步推動會計行業(yè)的進步,才能夠真正做好我國的會計工作。
[1]葛家澍.關于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制定問題[J].會計研究,2015,(1):4-8+64.
China's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CHENG Ya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0,China)
In China's accounting work,accounting system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two very important issues.How to develop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ccounting system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accounting industry is the focus of the work.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our country,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ssues,studies the key issue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accounting system;accounting standards;system
F233
A
2095-980X(2017)03-0111-01
2017-02-16
程巖(1994-),男,湖北咸寧人,主要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