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云萍,廖桂鳳
(昆明醫(yī)學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瘤切除的配合體會
晁云萍,廖桂鳳
(昆明醫(yī)學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本文介紹了我院手術室護士配合手術醫(yī)師成功完成56例乙狀竇后入路手術。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瘤切除,手術難度大,術中稍有不慎易誤傷重要的顱神經與腦干,造成嚴重后果;因此,要求巡回護士及洗手護士術前必須了解術者選擇的手術方案,充分準備好各種特需的器材及藥品,在手術過程中洗手護士應全神貫注地配合手術醫(yī)師操作,巡回護士應密切配合手術、麻醉醫(yī)師操作,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以便及時發(fā)現意外情況立即處理,保證醫(yī)療護理和患者的安全。總之,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是保證枕下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順利進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乙狀竇;聽神經瘤切除;配合體會
聽神經瘤又稱前庭神經鞘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多數取自上前庭神經的鞘膜,占顱內腫瘤的5%~10%,小腦腦橋腳腫瘤的80%以上,其好發(fā)于40歲以上,以女性多見,女:男約為2:1[1]。多數聽神經瘤適宜手術治療,目前國內外聽神經瘤手術的全腫瘤切除率為93%~97%。對于能耐受手術切除的聽神經瘤患者,應力爭做全腫瘤切除術[2]。手術室護士必須認真做好術前準備,熟悉小腦橋腦角的局部解剖,才能很好地配合手術醫(yī)師施行手術,這對提高手術成功率十分必要。筆者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聽神經瘤全腫瘤切除術患者56例,無手術死亡患者,無術后顱內感染,無嚴重并發(fā)癥,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聽神經瘤全腫瘤切除術患者56例,其中女38例,男18例,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2歲?;颊叱R虿煌潭鹊念^昏、眩暈、耳鳴與聽力衰退而入院治療;少數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嗆咳、發(fā)音嘶啞,經枕下乙狀竇后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后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2.1 枕下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技術要求高,因此對手術配合者便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器械護士及巡回護士術前需熟悉小腦橋腦角的局部解剖與術者選擇的手術方法,術前一日探視患者,做好心理護理,對因聽神經瘤導致聽力障礙者,與患者交談時,可以使用患者容易理解的手勢、圖片等方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患者能主動配合手術,術前除應備好常規(guī)開顱器械外,還應備齊特殊手術器械及藥物,如:高速微型鉆、雙極電凝止血器、活檢鉗、刮匙、各型號腦壓板、腦科自動牽開器、銀夾、三釘式頭架、特殊藥物、高滲性脫水劑、局部止血劑、利尿劑及抗生素類藥物。
2.2 備齊各類翻身軟墊,避免患者受壓而損傷皮膚。
3.1 巡回護士配合
3.1.1 接手術患者入室后,巡回護士應與麻醉醫(yī)生、手術醫(yī)生一起仔細核對患者,實行手術確認制度,應認真核對患者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時間、術前用藥、是否禁食、禁飲等術前準備完成情況[3]。
3.1.2 靜脈穿刺部位選擇。用16G套管針在患者患側上肢建立靜脈通道,注意選擇好靜脈,避免患者側俯臥位時,壓迫靜脈而導致輸液、輸血不暢;協(xié)助麻醉師進行氣管插管及靜-吸復合全身麻醉。
3.1.3 與器械護士一起共同清點用物、并作好記錄,以便關顱時核對。
3.1.4 患者側俯臥位,患側向上,用三釘式頭架固定頭部、暴露好手術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身體受壓部位墊于軟枕,避免壓傷皮膚,而誘發(fā)褥瘡。
3.1.5 醫(yī)院工作人員是手術部位醫(yī)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傳染源[4]。因此在手術過程中,禁止非手術人員入內,因人員流動多,增加塵埃細菌在空氣中的浮游增加感染幾率,而顱內感染將導致嚴重后果。
3.2 器械護士配合
3.2.1 器械護士術前應了解手術步驟,按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肌層等步驟擺好手術器械,依次傳遞給手術者。
3.2.2 術者開顱后,護士傳遞腦壓板給術者將小腦半球向內側牽開,撕開小腦延髓池及橋池蛛網膜,排出腦積液,降低顱內壓,以便充分暴露手術野。
3.2.3 術者暴露腫瘤后,器械護士應迅速傳遞雙極電凝器給術者電凝腫瘤包膜,再依次傳遞吸引器,活檢鉗或刮匙行囊內腫瘤切除。
3.2.4 如切除腫瘤時出血較多,可傳遞銀夾給術者先夾閉小供血動脈后切斷,再繼續(xù)切除腫瘤。
3.2.5 如腫瘤巨大,可分塊切除,殘留于內耳道內的腫瘤組織,可用高速微型鉆磨開內耳道后壁,顯露內耳道內的腫瘤部分,將其切除。
3.2.6 協(xié)助術者仔細止血,沖凈傷口,于瘤床放置引流管,行閉式引流。
3.2.7 與巡回護士認真清點手術器械、針線、小紗布、棉片等,核對無誤后,傳遞縫合線給術者逐層縫合硬腦膜、肌層、皮下及皮膚層。
4.1 枕下乙狀竇后入路聽神經瘤切除術是治療聽神經瘤的重要手段,但此手術技術要求高,稍有不慎,可誤傷腦干,造成術后發(fā)生腦干梗塞、腦干水腫,造成腦干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故手術室護士必須熟悉小腦橋腦角的局部解剖,做到配合時心中有數,出現意外情況能及時協(xié)助醫(yī)師處理。
4.2 術前準備應充分,器械護士應修剪好大小不等的各型棉片,用于覆蓋顱神經,避免損傷顱神經。
4.3 器械護士在手術過程中,應妥善保管縫針??p針細小,術中極易被手套、敷料粘附而丟失,導致物品清點不清。因此,縫針應放在針盒內或別在專用布巾上,不可隨意擺放在桌面上,以免丟失。若縫針離開針盒,必須保持針不離鉗[5]。
4.4 由于手術野深,止血困難,一旦撕斷腫瘤供血動脈,止血非常被動,故術前應調試好雙極電凝止血器,備齊足量的銀夾,以便術中夾閉腫瘤供血動脈,避免出血。
4.5 由于此手術采用側俯臥位,易壓迫呼吸道,巡回護士術中應協(xié)助麻醉醫(yī)師保持呼吸道通暢,這對手術成功至關重要。
[1] 徐啟武.顱底外科手術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341.
[2] 徐啟武.顱底外科手術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342.
[3] 魏 革,劉蘇君,王 方.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185.
[4] 魏 革,劉蘇君,王 方.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204.
[5] 魏 革,劉蘇君,王 方.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64.
本文編輯:張 鈺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24.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