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梅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北 唐山 064000)
小兒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特征分析
徐靜梅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北 唐山 064000)
目的分析小兒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特點。方法 選取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并診斷為大葉性肺炎的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收集資料,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檢測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肺CT、痰培養(yǎng)、支原體抗體測定、血氣分析、胸部X線等。結果 1例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一直高熱不退,經(jīng)??┭?,經(jīng)肺CT檢查提醒為肺膿腫,已轉院治療并繼續(xù)跟蹤病情直至痊愈。流感嗜血桿菌1例,體溫反反復復增高不見消退,轉院治療后繼續(xù)跟蹤隨訪。其余患兒經(jīng)過抗炎、吸氧等綜合治療已經(jīng)痊愈出院。結論 大葉肺炎是由多種細菌引起,多數(shù)是肺炎鏈球菌,在Ⅲ型是最容易致病的。經(jīng)過綜合的治療方法,選用敏感的抗生素,促進患者對藥物的吸收,降低病原體耐藥率的發(fā)生,預防其他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使患兒早日恢復健康。
大葉性肺炎;嬰幼兒;治療;病原學
大葉性肺炎多種細菌感染引起的呈大葉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臨床上起病較急,會出現(xiàn)高熱、胸痛、寒戰(zhàn)、咳嗽、鐵銹色痰,部分會出現(xiàn)嘔吐、惡心、腹脹、腹瀉;有時還會煩躁不安、局部呼吸運動減弱及語音共振等表現(xiàn)。兒童期病理分型常以支氣管肺炎為主,但近幾年大葉性肺炎呈上升趨勢,多為細菌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其治療周期較長,了解不同年齡短的病原學特點對治療的關鍵[1]。以往認為大葉性肺炎多見于3歲以上的年長兒,偶見于嬰幼兒。選用在我院收治并診斷為大葉性肺炎的60例患兒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并診斷為大葉性肺炎的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此中肺炎鏈球菌感染有22例,支原體感染為32例,流感嗜血桿菌4例,金黃色葡萄球菌為1例,病毒感染1例。平均5周歲以內(nèi)。60例患兒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及咳嗽,1例患兒出現(xiàn)咯血,以采取轉院治療,其余患兒已康復出院。
①收集資料:收集患兒的資料,包括:姓名、年齡、發(fā)病表現(xiàn)、疾病史等。②生命體征及臨床表現(xiàn):咳嗽出現(xiàn)60例,發(fā)熱為51例,呼吸困難為6例,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為18例,咳嗽帶有血性粘痰的1例,有少量胸腔積液的5例,有劇烈腹痛的6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
有呼吸道感染癥狀,肺部X線呈肺葉、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升高、大葉性肺炎發(fā)病前期主要以刺激性的干咳及發(fā)熱為癥狀。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檢測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肺CT、痰培養(yǎng)、支原體抗體測定、血氣分析、胸部X線等。
1.4.1 一般治療及護理
前期患者的消化功能因發(fā)熱原因導致不容易吸收,要準備易消化的食物,等退熱了再吃些高蛋白的食品。室內(nèi)的門窗要打開保持空氣通風。及時補水補充能量,頻繁改變姿勢,降低肺部淤血,使炎癥吸收。
1.4.2 保持呼吸通暢
氣道痰過多可使用霧化吸入增進濕化,平常注意拍背。為了治療呼吸困難引起的缺氧,我院選用了安溴素霧化吸入療法,鹽酸安溴素屬祛痰藥,有良好的黏痰溶解作用及潤滑呼吸道作用,可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纖毛運動等。另外還能促進呼吸道內(nèi)部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減少粘液的停留,幫助排痰[2]。
1.4.3 抗感染治療
依照微生物室細菌培養(yǎng)檢查結果來決定患者要使用的抗生素。前期如果有必要的話可服用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服用兩周,每7 h左右就服用一次。如被診斷出是支原體肺炎的,使用抗菌治療三周左右。對于高熱不退的患者增添中成藥熱毒寧治療。
1.4.4 對癥支持治療
在患者高熱時最容易引起脫水,嚴重脫水者會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可用阿司匹林,必要可使用物理降溫,嚴禁使用激素。
大葉性肺炎患兒前期的癥狀主要為發(fā)熱及咳嗽,基本情況良好,部分患兒在服用抗生素三天后體溫減退,半個月內(nèi)胸片檢查陰影部分已完全消失,恢復良好已出院。1例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一直高熱不退,經(jīng)??┭?jīng)肺CT檢查提醒為肺膿腫,已轉院治療并繼續(xù)跟蹤病情直至痊愈。流感嗜血桿菌1例,體溫反反復復增高不見消退,轉院治療后繼續(xù)跟蹤隨訪。
大葉肺炎是由多種細菌引起,多數(shù)是肺炎鏈球菌,在Ⅲ型是最容易致病的。在冬季和春季最為多見,氣候的變化會使抵抗力降低,致使容易發(fā)病。大葉性肺炎在臨床上起病較急,從高熱和惡寒開始進化,最后發(fā)展為胸痛、咳嗽、粘狀血性痰、呼吸困難,伴有肺部體征的改變,外周血白細胞增高等。該病原普在我國,發(fā)病年齡為5歲以內(nèi)。在嬰幼兒時期大葉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占有著重要地位。嬰幼兒機體免疫力下降,各細胞功能發(fā)育還未完善,免疫球蛋白A的缺少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兒童時期的免疫力就會逐漸增加,病毒感染逐漸下降,這些現(xiàn)象足以表明在嬰幼兒時期預防治療大葉性肺炎是很關鍵的一步。加強鍛煉使機體能夠抵抗寒冷;避免著涼;對于自身患有慢性肝炎、糖尿病或口腔疾病等要積極治療都可起到預防大葉性肺炎。
在臨床上患有刺激性咳嗽大于一周的患兒,要注意由支原體感染引發(fā)的大葉性肺炎,在兒科患兒的呼吸道感染可用支原體IgM抗體檢測,如已確診采用大環(huán)內(nèi)酯抗生素治療。大葉性肺炎的的病原種類過多,可通過病原學來檢測,患兒曾用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效果不佳時,患上病毒感染及不典型的病毒感染概率很大。在使用抗菌藥后3天內(nèi)觀察病情,如體溫下降,其他癥狀有所改善說明藥物見效了。如3天后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注意是否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還是特殊疾病感染,及時尋找原因及時治療[3]。
由此可見,大葉性肺炎已經(jīng)不再是以肺炎鏈球菌為為主,細菌、病毒、真菌都可混合感染形成,尤其在小兒當中發(fā)病率較高,主要為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早期欠缺典型的胸部X線,容易被誤診為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療過程中經(jīng)過綜合的治療方法,選用敏感的抗生素,促進患者對藥物的吸收,降低病原體耐藥率的發(fā)生,預防其他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使患兒早日恢復健康。
[1] 余小紅,趙利君,趙明雷.臨床表現(xiàn)為大葉性肺炎的小兒支原體肺炎52例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3(9):657-658.
[2] 唐志紅.小兒大葉性肺炎5 7例臨床分析[J].特別健康:下,2014(4):561-561.
[3] 弋惠茹,羅興育.小兒大葉性肺炎120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9):1145-1146.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40.181.02
本文編輯:劉欣悅